拂曉呼兒去采樵,祝妻早辦午炊燒。
日斜枵腹歸家看,尚有生枝炙未焦。
黃鶴山頭雪未消,行人歸計在今朝。城高鐵甕江山壯,
地接金陵草木凋。北府市樓聞舊酒,南橋官柳識歸橈。
吏民莫見參軍面,水宿風(fēng)餐鬢發(fā)焦。
無生國,路不遙。
豁開功德歲,提起般若刀。
百寶光中垂雨露,五須彌頂鼓波濤。
還源無別旨,今日與明朝。
云間孫子開爐熬,林下一聲婆餅焦。
酒壯禾林如欲舞,詩豪萬景不容驕。
山中肯著如斯客,來聽春風(fēng)婆餅焦。
安問經(jīng)時落落,邊聲鎮(zhèn)日搖遙
寄賀塞翁馬失,決疑天老龜焦。
正擁寒灰次,何當(dāng)惠寂寥。且留連夜向,未敢滿爐燒。
必恐吞難盡,唯愁撥易消。豪家捏為獸,紅迸錦茵焦。
一簾霏雨暗花朝,焙藥爐邊擁破貂。
深坐不知畦麥信,喜看黃液上瓶焦。
贏糧破曉自薪樵,有米無柴著甚燒。
更有一般欠區(qū)處,淡餐糲飯鼎中焦。
寒意無多曉色交,云隨疏雨又還消。
山行全似三春日,林際一聲婆餅焦。
午日已過人寂寂,虛齋獨(dú)坐竹蕭蕭。
睡魔正與詩魔戰(zhàn),窗外一聲婆餅焦。
日色開晴又半朝,山溪才漲響于潮。
花遭夜雨心先病,柳媚春風(fēng)眼易嬌。
世變漢人能北語,亂興晉室有童謠。
自從國事推遷后,處處禍延林木焦。
山水清音屢見招,經(jīng)丘尋壑尚逍遙。
宅門南北雙桐木,籬徑高低萬菊苗。
特創(chuàng)小亭觀蘚石,待穿枯沼架茅橋。
忽思萬事皆虛幻,何苦空將百慮焦。
子知天分不人尤,豈若紛紛式屢驕。
舊見已知霜葉脫,新知才似谷牙焦。
何處有苗無有草,每回鋤草總傷苗。
培苗常恨草相混,鋤草又憐妙太嬌。
未見新苗高一尺,來鋤雜草已三遭。
停鋤不覺手揮汗,物理難通心自焦。
漲淥無風(fēng)影自搖,芡花生刺藕花嬌。
山禽不記春歸去,深樹一聲婆餅焦。
天戈何日戮蚩尤,省得營屯戍卒驕。
事會無窮人物眇,坳杯莫救釜中焦。
放懷物外亦何尤,便謂游遨士也驕。
西日下來巖際宿,別尊難齧嚼皆焦。
拂曉呼兒去采樵,祝妻早辦午炊燒。
日斜枵腹歸家看,尚有生枝炙未焦。
平旦清晨三月朝,南山蒼翠插云霄。
不須更覓西來意,窗外數(shù)聲婆餅焦。
世涂偪仄動逢尤,山似高人色頗驕。
寸碧亭亭還綠繞,知音不待爨桐焦。
漢字焦的釋義
焦〈動〉
(會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短尾鳥,下面是“火”。把鳥放在火上烤。本義:物經(jīng)火燒而變黃或成炭)
同本義 [charred;burnt;scorched]
焦,火所傷也。――《說文》
焦,火燒黑也。――《玉篇》
濡灸之舉焦。――《禮記·內(nèi)則》
凡氣因火變則為焦。――《素問》
又如:焦盆(焦杯。焚紙的火池);焦鎚(一種烤熟的餅食);焦尾(焦桐,焦尾瑟。東漢蔡邕用一端有焦痕的桐木所制的琴。后多指名貴的琴);焦霹靂(能對人畜、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很大危害的霹雷)
干枯;枯焦 [withered;desiccated]
五谷焦死。――《墨子·非攻下》
又如:焦芽(枯焦的
焦jiāo
⒈物體經(jīng)火燒變成炭樣:飯~了?!^爛額(頭被火燒成重傷?!从鳌凳志狡入y堪)。
⒉酥,脆:~麻花,很好吃。〈喻〉極干:這捆柴~干。
⒊著急,憂慮,煩躁:~急?!??!珣]。~躁?!啤?
⒋功、熱、能量等單位名稱"焦耳"的簡稱,符號J。
⒌[焦點(diǎn)]物理、數(shù)學(xué)上的名詞?!从鳌祮栴}的關(guān)鍵所在或人們關(guān)注的集中點(diǎn)。
────────────────—
焦qiáo 1.通"譙"。 2.通"憔"。參見"焦瘁"。 3.用同"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