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低樹頭青,風(fēng)急葉背白。
一塢無來人,鳥語斗格磔。
骨相坐一寒,仕宦經(jīng)百謫。
晚入文昌省,又坐煩言嘖。
詔晝復(fù)收召,付以大典冊(cè)。
期年甫奏篇,皇恐亟自劾。
歸來稽山下,三食新獲麥。
草履布裙襦,徒步老阡陌。
今年疾屢作,怳若將歸客。
道士言犯土,拜章安舍宅。
巫言神去干,翦紙招魂魄。
把臂忽自悟,此豈屋漏脈?盡去囊中藥,默觀鼻端白。
正氣徐自還,鬼子何足磔!
春寒一夜雪,繞郡千山白。
凄風(fēng)斂微和,城郭暗朝赤。
相期素心人,寒空蕩胸臆。
登高失川原,乾坤莽一色。
聘心窮俯仰,萬象眼中寂。
屋瓦白如沙,層城沒寒磧。
繽紛蔽遠(yuǎn)峰,冷色空林積。
凍鳥西北來,下啄枯枝食。
感爾饑寒心,四顧天地窄。
紫陽踞我前,積素明峭石。
上有鹿皮翁,浩歌清澗壁。
饑來嚙堅(jiān)冰,荒巖坐晨夕。
不笑復(fù)不悲,雪上數(shù)人跡。
炎威來千春,忍令膚寸磔。
云歸雨亦止,鴉起窗既白。
秋宵未為永,不寐如歲隔。
平明亟不榻,亦未暇冠幘,檢校案上書,狼藉鼠嚙跡。
食簞與果籩,攘取初不責(zé),侈然敢四出,乃至暴方冊(cè)。
坐令漢篋亡,不減秦火厄。
向能畜一貓,狡穴詎弗獲?緘縢又蕩然,追咎亦何益。
惰偷當(dāng)自戒,鼠輩安足磔。
越羅作衫烏紗幘,長安青云少年客。
梁門門西狹斜陌,飛閣氤氳多第宅。
南威十五桃花色,蕭管哀吟動(dòng)魂魄。
銀槽壓酒傾琥珀,青絲絡(luò)頭飛赭白。
韓狗胡鷹快多獲,少年意氣區(qū)中窄。
金昆玉季盈十百,君獨(dú)飄翩異風(fēng)格。
十歲鉛丹事書冊(cè),豈徒新豐困寒厄。
能犯龍頭請(qǐng)恩澤。送君此行無愴惻,
努力功名傳烜赫。它年尋我吳山側(cè),
躑躅盈山禽磔磔。
漢字磔的釋義
磔
古代祭祀時(shí)分裂牲畜肢體 [dismember]
磔,辜也。――《說文》。從桀,石聲。刳雞胸、腹而張之,令其干枯不收。故從桀
磔,張也。――《廣雅》
旁磔。――《禮記·月令》。注:“攘也?!?
祭風(fēng)曰磔。――《爾雅》。李注:“以牲頭蹄及皮破之以祭?!?
[季春之月]九門磔攘。――《禮記·月令》。孫希旦集解:“磔,磔裂牲體也?!?
又如:磔禳(磔攘。分裂牲體祭神以除不祥);磔雞(舊歷正月初一殺雞掛門外以除不祥)。又指古代的一種酷刑。以車分裂人體
吳子胥不磔姑蘇東門外乎!――《荀子》。注:“車裂也?!?
又如:磔裂(車裂人體;分割,割裂)。
磔zhé
⒈〈古〉祭祀時(shí),分裂牲畜的肢體?!匆倒艜r(shí)一種分裂肢體的酷刑。
⒉漢字筆形的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