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轡出都門,蔥籠日欲昕。
野寒余宿雪,樹闇濕春云。
稍望郊宮近,先悉馬首分。
一朝猶戀戀,可復(fù)久離群。
玉洞仙何在,爐香客自焚。
醮壇圍古木,石磬響寒云。
曙月孤霞映,懸流峭壁分。
心知人世隔,坐與鶴為群。
近山慘澹連深塢,遠(yuǎn)水蒼茫接暮云。
語似篙師徐系纜,莫教驚動白鷗群。
小山低映碧璘珣,十頃平湖蹙簟紋。
可惜地偏人到少,西風(fēng)白烏自成群。
共泛樓船去,臨流羨送君。
煙中旗不見,風(fēng)里樂猶聞。
李郭情堪并,荀陳事豈分。
歸來溪路上,特地愴離群。
十載屯田塞下聞,虬須燕頷氣如云。
帳留猛士皆降虜,劍是癡龍亦報君。
銀夏至今勞使者,玉門終古老將軍。
高秋較獵歸殘照,衰草黃榆散馬群。
方訝書來少,殊鄉(xiāng)訃忽聞。
素幃無祭主,破笥散遺文。
已閉三間屋,誰封四尺墳。
舊曾傳業(yè)者,南北各離群。
有偉今丞相,猶虧□令君。
全材拔半刺,白發(fā)擁紅裙。
何處分風(fēng)月,無時上水云。
莫將車騎去,驚動白鷗群。
孤棹倚江濆,魚梁浦樹分。
北書曾未達(dá),南雁最初聞。
碧海寒生月,空山夜出云。
不堪三徑遠(yuǎn),何以慰離群。
多病長無事,開筵暫送君。正愁帆帶雨,莫望水連云。
客思閑偏極,川程遠(yuǎn)更分。不須論早晚,惆悵又離群。
木杪田家出,城陰野逕分。
溜渠行碧玉,畦稼臥黃云。
薄槿煙脂染,深荷水麝焚。
夕陽人不見,雞鶩自成群。
中朝鸞鷺自振振,豈信邊隅事執(zhí)鼖。
共怪書生能破的,也如驍將解論文。
穿楊自笑非猿臂,射隼長思逐馬軍。
觀汝長身最堪學(xué),定如髯羽便超群。
得秋方一日,秋意已紛紛。
涼覺水邊早,聲先樹里聞。
高僧在西嶺,短策不離云。
我欲尋行跡,恐驚鸞鶴群。
請公屈指數(shù)朱門,誰肯孜孜愛此君。
小檻縱多栽紫艷,閑庭且要曳紅裙。
三冬翠色終難犯,五月秋聲早已聞。
不是風(fēng)流賢宰相,何人移爾人花群。
寂歷古關(guān)道,曉煙寒未分。
愁情滿秋草,歸思隔黃云。
客路自多感,宿酲猶帶醺。
蕭蕭倦游意,況可久離群。
昔用雄才登上第,今將重德合明君??嘈亩酁榘裁裥g(shù),
援筆皆成出世文。寒角細(xì)吹孤嶠月,秋濤橫卷半江云。
掠天逸勢應(yīng)非久,一鶚那棲眾鳥群。
情深袂怕分,豈不欲辭君。
轉(zhuǎn)柁方乘曉,思山已隔云。
菊當(dāng)前路見,雁在半江聞。
把盞秋才好,遙憐白鷺群。
東挹匡山洞,西凌嫵姥云。
酒船終日至,漁笛幾江聞。
扶病思留客,藏身俟報君。
交深忘去住,秋葉點鷗群。
侵曉度南薰,禁鍾猶可聞。
春郊微有霰,上苑稍藏云。
齋館人相望,官橋路已分。
寧同鳥烏樂,翔集自成群。
靈境信為絕,法堂出塵氛。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
迤邐峰岫列,參差閭井分。林端遠(yuǎn)堞見,風(fēng)末疏鐘聞。
吾師久禪寂,在世超人群。
漢字群的釋義
群
(形聲。從羊,君聲。本義:羊群;獸群;人群)
三個以上的禽獸相聚而成的集體 [crowd;group]
群,輩也。――《說文》
獸三為群。――《國語·周語》
或群或友。――《詩·小雅·吉日》
三百維群。――《詩·小雅·無羊》
大夫不掩群。――《禮記·曲禮》
群疑滿服,眾難塞胸。――諸葛亮《后出師表》
故近者聚而為群。――柳宗元《封建論》
又如:群才(有才能的人們);群生(一切生物);群立(站立在人群中);群有(佛教指眾生或萬物);群兒(一群小兒。多用作輕蔑之辭);群品(萬事萬物;佛教指眾生)。也指其他動物相聚而成的集體。又如:豬群;馬
群(羣)qún
⒈〈古〉指羊群。泛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南沙~島。三五成~。
⒉聚集,會合:~天下之英杰。
⒊眾,許多:~眾。~策~力。~威~膽。
⒋量詞: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