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凋葉落,體露金風。
更問如何,眼瞎耳聾。
云髻飄蕭綠,花顏旖旎紅。
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
楚艷為門閥,秦聲是女工。
甲明銀得勒,柱觸玉玲瓏。
猿苦啼嫌月,鶯嬌語(讠尼)風。
移愁來手底,送恨入弦中。
趙瑟清相似,胡琴鬧不同。
慢彈回斷雁,急奏轉(zhuǎn)飛蓬。
霜佩鏘還委,冰泉咽復通。
珠聯(lián)千拍碎,刀截一聲終。
倚麗精神定,矜能意態(tài)融。
歇時情不斷,休去思無窮。
燈下青春夜,樽前白首翁。
且聽應得在,老耳未多聾。
漢家虎璽重分銅,鑾坡厭直金蓮紅。
海角瘡痍煩大手,循良不愧古人風。
偃蹇霜風鈴閣寂,蒙茸春色圜扉空。
為郡風流見前輩,隙日車蓋飛城東。
鰲首虛亭未泯滅,騷人古意無終窮。
香風十里菰蒲外,喜氣一城尊俎中。
中原景物久荊棘,南渡衣冠隨梗蓬。
此地龜文符古識,盛觀略與承平同。
腐儒謬忝無雙裔,聲價遠慚吾祖童。
青衫幕府困奔走,賴有新詩為發(fā)聾。
撫掌相逢一笑同,自言參學百無功。
密甜忘卻十年苦,雷吼嚇羞三日聾。
竟日雨冥冥,雙崖洗更青。水花寒落岸,山鳥暮過庭。
暖老須燕玉,充饑憶楚萍。胡笳在樓上,哀怨不堪聽。
白狗斜臨北,黃牛更在東。峽云常照夜,江月會兼風。
曬藥安垂老,應門試小童。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聾。
露蓮秋沼瑩,霜月曉潭空。
褕翟翻經(jīng)外,塵泡隱幾中。
禪心安瘴嶠,結習謝云櫳。
五頌分明說,癡人耳自聾。
客游江海上,幾度見秋風。
遠浦蘆花白,疏林秋實紅。
人情朝暮變,景物古今同。
老眼猶明在,從教兩耳聾。
勝游每恨不相同,郵遞猶欣日日通。
玉帳未容佳境到,云山已在好詩中。
靈珠忽富千金贈,凡馬堪嗟萬古空。
展卷高吟知幾過,大音一震耳根聾。
世路多巘險,無思不研窮。
平生見諸老,今日自成翁。
認字眼猶綻,過譚耳尚聾。
未信仙都子,曾識老仙翁。卿卿少年去後,心與道人同。揮麈不須九錫,開閣苦無長物,閑日醉千鍾。一笑欠伸起,兒戲大槐中。友彭聃,招園綺,傲喬松。年來多慣世事,莫莫惱司空。等得三朝好老,恰則而今虛左,梅信已先通。富貴正不免,從此學癡聾。
怪事年來一禿翁,懶能揮涕謝途窮。
歸心豈但杜鵑勸,官味正嫌玄酒濃。
枯葉展開蠶命老,山花飛盡蝶家空。
愿從春社田塍飲,內(nèi)史而今要治聾。
高梧樹下足涼風,滿地清陰一畝宮。
階戰(zhàn)閑看排陣蟻,檐喧靜覓課衙蜂。
日斜天外初微雨,云薄樓西忽斷虹。
客至莫談塵底事,年來多病耳初聾。¤
堯舜相傳自執(zhí)中,一瓢贏得邁高風。
白牛橋下滄浪水,應洗人間萬古聾。
皋夔無近用,芝術少奇功。
上壽當徐致,沉奇忌力攻。
醫(yī)傳三世久,事歷百年中。
畏與庸人說,終身托病聾。
孤迥迥一塵不立,清寥寥目斷千峰。
白云片片,流水重重。
驀忽和盤掇轉(zhuǎn),卻要喚西作東。
生鐵團上,迸開罅縫。
枯河道里,露出魚蹤。
不是妙用,亦非神通。
大家無別事,平等主人翁。
咄,老來雙耳聾。
萬事喧雜帝響中,細參巢父意無窮。
須還半掬溪邊水,方始教君耳不聾。
只是尋常操,傳來便不同。
初疑聲已心,旋覺曲方中。
清碎如章草,和平似國風。
自從今夕聽,吾耳一生聾。
陰陽著太極,萬化惟一中。
權衡迭軒輊,樞紐相始終。
人受命以生,今古穉耄同。
彼昏自不覺,安用尤聵聾。
伎倆有盡,我默無窮。
達磨不識,眼瞎耳聾。
何物耐交情,林翁竹借名。
霜嚴不改操,風勁鎮(zhèn)長清。
袖里森珠玉,胸中富甲兵。
江湖莫相笑,已播逸民聾。
漢字聾的釋義
聾
(形聲。從耳,龍聲。本義:喪失聽覺能力)
同本義 [deaf;be hard of hearing]
聾,無聞也。――《說文》
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莊子·逍遙游》
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又如:聾聵(耳聾或天生的聾子。比喻愚昧無知,不明事理);聾昧(耳聾目盲);聾瞢(聾盲)。又指聾子
發(fā)瞽披聾。――枚乘《七發(fā)》
愚昧;不明事理 [stupid]
鄭昭,宋聾。――《左傳·宣公十四年》
又如:聾言(比喻遮蔽,欺騙);聾俗(比喻愚昧無知的流俗,就如有耳而無聞);聾昧(比喻遲鈍、愚昧無知)。又指不明事理的人
一
聾(聾)lóng耳朵聽不到或聽不清聲音:耳~。他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