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郭山林有美處,皆為釋子所棲托。
高閑不與時俗侵,寂靜豈唯魚鳥樂。
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腳。
宮殿繞風(fēng)煙,江山壯城郭。
令君蓺桃蓺,面春筑飛閣。
春至最先知,雨露偏花藥。
是日勸農(nóng)桑,冰銷土膏作。
弦歌出縣齋,裴回問民瘼。
雞犬聲相聞,嬰此簿領(lǐng)縛。
安得攜手嬉,烹茶煨鴨腳。
回腸山百盤,揮手天一握。
俯驚危棧穿,仰詫飛石落。
挽輿如挽舟,絕叫斷雙筰。
怪蔓纏枯槎,瘠草被幽壑。
此豈車馬路,誰云強(qiáng)刊鑿。
人言遠(yuǎn)游好,呼來試著腳。
我腳何似驢腳,未舉步時踏著。
一任四海橫行,倒跨楊岐三腳。
我聞張微子,仰天能服霧。
又聞填海神,揮鞭石欲騖。
二子呼不來,登山自糾屨。
雷鼓速云陣,忽忽千巖布。
誰云九萬隔高穹,玉女笑眼逼人紅。
銀浦遂傾瓜蔓水,雪浪欲浮天梁宮。
孤孫得糟時哺翁,汎汎浮家煙浪中。
競呼力士來西域,臨江吹縮十丈龍。
那知夏雨逢甲子,身如豬鴨不須鄙。
赤松作此豈無謀,門生主兵渠主水。
長江正欲截苻堅(jiān),夜亡智伯水如天。
此功朝成暮可霽,便當(dāng)對月飲青田。
一雨從今十日約,要賡豐年入弦索。
憑君喚取阿戎俱,笑上天門同軟腳。
洗腳處更不安排,側(cè)聆時非是啗啄。
趙州臨濟(jì)二老人,相見何曾不注腳。
風(fēng)吹不入,水灑不著。
捩轉(zhuǎn)玄關(guān),隨緣自若。
任是碧眼胡兒,從頭與汝一杓。
著不著,誰言過水不濕腳。
德山雨點(diǎn)棒,臨際雷奔喝。
收拾將來,七零八落。
靈山咬定牙關(guān),盡力也難提掇,
睦州拶折云門腳。
只要拔榍抽釘,為人解粘去縛。
如何洞山老人,先自藤蛇繞腳。
前日雨如絲,繽紛雜朝霧。
昨日雨如注,萬壑爭馳騖。
今朝有霽色,作意在芒屨。
那知昨如傾,漫天飛瀑布。
介休借車振蒼穹,十八葉幡如火紅。
濤頭起伏萬銀屋,河伯盡以山為宮。
門前小艇疾飛鴻,挽我同趨急流中。
人生如夢貴適意,乘此可食千頭龍。
醉中舉杯謝舟子,口腹自營吁可鄙。
不聞大禹不過門,血指為疏九年水。
何如乘風(fēng)拜張堅(jiān),喚取女媧來補(bǔ)天。
坐令赤子脫魚腹,六合內(nèi)外還桑田。
柳枝卻下蛟龍約,談笑支奇付鐵索。
異時天上敢驚呼,斥作人間鐺折腳。
一大藏教,了無關(guān)鑰。
奇峰峨峨,幽石落落。
撥轉(zhuǎn)機(jī)輪話已行,到底不留元字腳。
眼似鼓椎,頭如木杓。
欲識趙州,八十行腳。
病齒已兩旬,日夜事醫(yī)藥,對食不能舉,況復(fù)議杯酌。
平生外形骸,??謮欂澲?。
時時鄰曲來,尚不廢笑謔。
青燈耿窗戶,設(shè)茗聽雪落。
不飣栗與梨,猶能烹鴨腳。
離欲心無苦,藥病皆拈卻。
眼耳有觀音,豈用安手腳。
內(nèi)院不肯安店,長汀分甘落泊。
拄杖不解拈提,布袋徒然倚托。
肚中計(jì)較百般,要睡何曾睡著。
睡得著,鐵奉化人須軟腳。
不是風(fēng)幡何處著,新開作者曾拈卻。
如今懵憚癡禪和,謾道玄玄為獨(dú)腳。
臨濟(jì)處一杓,末山處半杓。
玉本無暇,妄自雕琢。
有年無德老睦州,無端拶折云門腳。
不是護(hù)身符,亦非斷貫索。
直饒鼻孔遼天,也被這個穿卻。
無門老漢還免得麼,卻請維那下個注腳
可惜嬌兒,惺惺伶俐聰明作。靈臺廓。圓明光爍。我許蓬萊約。斷卻麻繩,正好修丹藥。如今卻。買條銅索。縛住踏云腳。
玉壺乳酒一色同,素手提來笑春風(fēng)。
笑春風(fēng),聽我歌,流光火急將奈何。
默坐青軒散桃李,不如抱盞發(fā)陽阿。
乘健出游遨,開懷恣歡謔。
前有一樽酒,何用銀球系床腳。
漢字腳的釋義
腳〈名〉
(形聲。從肉,卻聲。本義:脛,小腿)
同本義 [shank]
腳,脛也。――《說文》
捶笞臏腳。――《荀子·正論》
又如:腳膀(指小腿);腳脛(小腿);腿桿(方言。腿)
足的別稱 [foot]
雄兔腳撲朔。――《樂府詩集·木蘭詩》
腳著謝公屐。――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又如:腳爐(烘腳的小銅爐);腳踏(炕前供墊腳用的矮凳);腳蹤(足跡);腳驢(供人雇用騎行的驢子)
某物的底座(作為它的支承部件)[base]
水面初平云腳低。――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又如:根腳;杯腳;山腳;墻腳;腳燈;腳底下人
殘?jiān)?,即最后留下的渣?[dregs;residue]。如:
腳(腳)jiǎo
⒈人與動物體的最下部,接觸地面的行動器官:~踏實(shí)地(〈喻〉做事踏實(shí),實(shí)事求是)?!匆蹈浚钕虏浚荷健?。城墻~。桌子~。
⒉剩下的廢料:下~。
⒊[腳本]上演戲劇、拍電影、拍電視劇、繪連環(huán)畫等所根據(jù)的底本。
────────────────—
腳(腳)jué
⒈[腳色]"角色" 演員。今多用"角"。
⒉見ji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