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高紫蘭摧,雪近黃菊槁。
物理有代謝,焉得長美好。
古圣毓庶物,必欲使壽老。
不幸兇短折,豈若保終考。
莊生強(qiáng)齊物,妄謂彭聃夭。
龜鶴動(dòng)千齡,難與蜉蝣道。
什襲夜光璧,誰忍碎茲寶。
我評菊與蘭,終勝百凡草。
白露下亭皋,綠葉颯已槁。
弱質(zhì)不自貴,卻怨秋風(fēng)早。
□□征雁鳴,游子在遠(yuǎn)道。
如何鹿皮翁,忘言對芳草。
秋月朗朗關(guān)山上,山中行人馬蹄響。關(guān)山秋來雨雪多,
行人見月唱邊歌。海邊漠漠天氣白,胡兒夜度黃龍磧。
軍中探騎暮出城,伏兵暗處低旌戟。溪水連地霜草平,
野駝尋水磧中鳴。隴頭風(fēng)急雁不下,沙場苦戰(zhàn)多流星。
可憐萬國關(guān)山道,年年戰(zhàn)骨多秋草。
平生喜藏書,拱璧未為寶!歸來稽山下,爛漫恣探討。
六經(jīng)萬世眼,守此可以老。
多聞竟何用,綺語期一掃。
幽居出戶稀,衰病擁爐早。
青燈照黃卷,作意勿草草。
理棹出盤門,蓬窗掛秋曉。
蘆花一溪雨,淅瀝秋欲老。
念世多閒愁,居山未為好。
寒坐櫓不鳴,蛩聲亂衰草。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識(shí)盡千千萬萬人,終不似、伊家好。別你登長道。轉(zhuǎn)更添煩惱。樓外朱樓獨(dú)倚闌,滿目圍芳草。
隔水呼舟,采香何處追游好。一年春事二分花,猶有花多少。容易繁華過了。趁園林、飛紅未掃。舊酲新醉,幾日不來,綠陰芳草。
長空淡淡如云掃,暮過田家風(fēng)物好。
耕犁倚戶寂無人,饑牛臥嚙墻根草。
著甚干忙,人生只合糟北老。一杯軟飽。從事齊能到。不讀離騷,恐怕愁難掃。春光好。醉時(shí)便倒。何處無芳草。
露床轉(zhuǎn)玉,喚睡醒、綠云梳曉。正倦立銀屏,新寬衣帶,生怯輕寒料峭。悶絕相思無人問,但怨入、墻陰啼鳥。嗟露屋鎖春,晴風(fēng)喧晝,柳輕梅校人悄。日長謾憶,秋千嬉笑。悵燼冷爐薰,花深鶯靜,簾箔微紅醉裊。帶結(jié)留詩,粉痕銷帕,情遠(yuǎn)竊香年少。凝恨極,盡日憑高目斷,淡煙芳草。
文字眇煙云,過眼徒浩浩。
所有未見書,惜哉吾已老。
子云客長安,陳跡如一掃。
同叔向來人,我生苦不早。
亦聞青城山,斯翁為有道。
瞿塘不可上,秋夢長顛倒。
白日來西昆,一見自應(yīng)好。
縱談百代前,至竟非苦槁。
多為開口笑,明月生懷抱。
黃鶴有高樓,恍如事幽討。
攬轡逢道州,聽書下下考。
周南勿留滯,掇拾供史藁。
分手重酸辛,璠玙眾所寶。
十日不得面,何為太草草。
鷙禽雄長,惟鵰最狡。
毋撲天飛,封狐在草。
有客有客吾春湖,踏霜打門呼老夫。
寒溫粗了不暇坐,兩手奉我商山圖。
皓首龐眉發(fā)如漆,千古高人誰畫出。
疏行大字各題詩,頗類涪翁老年筆。
綺里季,夏黃公,
春風(fēng)拍浮酒兩鐘。仰天但覺宇宙窄,
麾麈一掃塵凡空。東園甪里更蕭散,
石鼎茶瓢風(fēng)日晚。琵琶不作兒女悲,
橫琴靜送飛鴻遠(yuǎn)。周家遺民方避秦,
留侯眼高識(shí)天人。翩翩小出奠危社,
落落高舉連青云。感君持贈(zèng)慰枯槁,
玉雪輝輝見諸老。何當(dāng)乘鶴參翱翔,
風(fēng)露清涼咽瑤草。
南國有佳人,仙姿自蓬島。
龍綃照明珰,鳳釵橫貴寶。
新妝試鸞鏡,皎皎顏色好。
芳年倏已笄,君子可偕老。
奈何行媒弱,修言棄中道。
洞房闇怊悵,琦璜結(jié)組縞。
寧作鐘離春,勿學(xué)姑瑤草。
老翁夜不寐,最愛晨起早。
既欣鄰雞鳴,更喜林烏噪。
紅日忽上窗,亟呼具衣襖。
下床一爐火,便覺春浩浩。
須臾盥洗罷,覺我神氣好。
須眉白如銀,大似商山皓。
因思履道賢,六十未為老。
本朝六君子,二張同一趙。
陳杜與鄭公,富貴俱壽考。
嗟我亦何人,八十明年到。
不敢擬前賢,后來何足道。
糞丸夸隋珠,但可付一笑。
耳目幸聰明,時(shí)時(shí)吟續(xù)藁。
金釵雖零落,杯酒不草草。
愛爾持照書,臨書嘆吾道。青熒一點(diǎn)光,曾誤幾人老。
夜久獨(dú)此心,環(huán)垣閉秋草。
立朝紹興間,猶及見諸老。
魂夢不可逢,丘墳閉秋草。
杏花雨里東風(fēng)峭。不比尋常開了。枝上飛來多少。人與春將老。山城燈火笙簫杳。夢到十洲三島。睡覺綺窗清曉。綠遍池塘草。
與君相逢難草草,與君相逢苦不早。
人生何處小泥涂,此日飄零武林道。
武林城中馬如云,閉屋狂歌人不聞。
狂歌自笑君亦笑,依然狂絕不如君。
君歌豈是真狂者,青衫少日春瀟灑。
至今俊筆五花紋,最惜青眸十步下。
虛名何用等灰塵,不如世上蓬蒿人。
黃金偏趨不貧室,白發(fā)難老無愁身。
風(fēng)雨無情亦如此,凄凄但聒窮人耳。
不見朱樓高到天,鳳簫龍管連朝起。
連朝笙管可奈何,我歌且止須君歌。
青天白雪望不極,坐見綠水生層波。
我生胡為被狂惱,江頭魚肥新酒好。
從今作樂拚醉倒,與君相逢難草草。
春歸知何時(shí),庭草一尺長。
風(fēng)軟不起塵,薄日如秋陽。
裘葛固異宜,單衣已疎涼。
妍紅色事人,攬鏡無余妝。
青山只蒼然,久要自不忘。
枯藤引我去,栗留囀幽篁。
濯足江無波,照眼竹有光。
展旗三伐鼓,騷壇起榛荒。
垂髫伏窗幾,抵掌談皇王。
持之欲何施,海禽眩鏗鏘。
風(fēng)搖薜荔屋,塵集芙蓉堂。
升斗尚何言,正比鉤餌香。
投老遲問道,欲覓閑中忙。
社成蓮亦花,歃血記此草。
漢字草的釋義
草
(形聲。從艸,早聲。小篆艸,象兩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墩f文》:“草,草斗,櫟實(shí)也”(櫟實(shí):櫟樹的莢果,即皂角)。借為“草木”之“草”以后,則另造“皂”字來代替。本義:櫟實(shí))
草本植物的總稱 [grass]
艸,百卉也。從二屮。會(huì)意。經(jīng)傳皆以草為之。漢書多以屮為之。――《說文》
大草不生。――《呂氏春秋·任地》。注:“草,穢也?!?
草食者羶。――《呂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辭·悲回風(fēng)》。注:“生曰草?!?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