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有真人白日升,洞天千古卓崚嶒。
頂高絕似撐華蓋,穴暝初疑入武陵。
秋靜石枰空暈蘚,寒生泉縫忽懸冰。
依依谷口斜陽在,已覺熏風濕杖藤。
金碧招提古,高峰最上層。
喧風僧入梵,宿霧佛前燈。
禪觀延空寂,蒲牢忽震凌。
黃昏山路險,窘步一枝藤。
閉戶開窗寢又興,三更時節(jié)也如冰。
長閑便是忘機者,不出真如過夏僧。
環(huán)堵豈慚蝸作舍,布衣寧假鶴為翎。
薔薇花盡薰風起,綠葉空隨滿架藤。
何年移竺國,秀色發(fā)棱層。
清極不知夏,虛中欲悟僧。
樹幽嵐氣重,泉落乳花凝。
猶憶烹茶處,間來話葛藤。
金貂赫奕照來仍,雅意諸郎以壽稱。
矍鑠儀形千歲鶴,扶搖風力九霄鵬。
黃云{左禾右罷}稏人皆醉,丹荔芳敷俎正登。
請看君侯高閣宴,層梯無用一枝藤。
安居禁足,護生殺生。
無依倚處,百匝千層。
柏山手裹有烏藤。
梅黃詩句可爭能,素操兼看冷似冰。
他日期君何處是,龍門寺里一枝藤。
此公出世使人驚,道眼看來卻未曾。
政爾雪峰千百眾,澹然云水一孤僧。
不妨詩筆作佛事,已用茗甌傳祖燈。
我老尚堪行腳在,因風為寄古崖藤。
霖霪大雨,害遠大晴。
蝦蟆啼,蚯吲鳴,
古佛不曾過去,發(fā)揮金剛眼睛。
咄,葛藤葛藤。
丹青臺殿起層層,玉砌雕鬧取次登。
禁近恩波蒙葬地,內(nèi)家香火傍撣燈。
豐碑巨刻書元宰,碧海紅塵問老僧。
禮罷空王三嘆息,自穿蘿徑拄孤藤。
負郭有佳處,昔時來未曾。
梅高居竹表,石瘦倚蘭層。
置酒能要我,哦詩更得朋。
醉揮君勿怪,明日吊溪藤。
鐵筆俱牽動,金臺總?cè)サ恰?/p>
老僧不出院,掛起一枝藤。
京江別我正堅冰,拂袖歸來道更增。
又見嶺梅來驛使,懶將庭柏對談們。
半廓冷月溪山霧,一炷幽香殿閣燈。
此亦世間愁絕處,嶺猿歲晚哭寒藤。
電眼觀山老更真,能分天造一層層。
直須擘華尊瀛手,始解鋪張入剡藤。
讀了南華枕曲肱,無端客夢冷偏增。
官將滿去多逃吏,詩不吟不少寄僧。
亂葉打窗貓上案,斜陽過屋鼠窺燈。
孤山在望何時雪,問訊梅花策瘦藤。
燎烓長煙升槱蒸,百官星擁橋山陵。
鸞車龍馭想戾止,玄云郁勃中天興。
六飛南巡知近遠,為感歲時還惕兢。
江淮民力惟國本,先皇子育多愍矜。
烏號空抱鼎湖月,血淚幾與山泉凝。
翻思年少上陵日,隔城望山飛欲登。
來時不愁沙河漲,歸路曾踏章村冰。
年華不留心獨在,踞鞍十里已弗勝。
出山望城喜月上,騎火夾道如春燈。
化人樓殿鎖寥寂,金碧斬新無與朋。
茫茫緣業(yè)誰為考,無乃劫運相憑乘。
再吟嘉贈擬賡屬,一韻費酒幾盈升。
我才白發(fā)梳漸短,君思川流來日增。
聊將歲月紀行役,敢與斤堊論工能。
塵途紛擾又三日,岡隴下上應千層。
明年再到知健否,歸問老韓尋赤藤。
會稽竹箭東南美,化作經(jīng)黃紙疊層。
舊日土毛無用處,剡中老卻一溪藤。
冷翠千竿玉,浮嵐萬幅屏。
憑欄避微雨,挈笠遇歸僧。
殘月明樓角,屯云擁塔層。
溪山屬閑客,隨意倚枯藤。
身世茫如夢,門庭冷似冰。
逢迎賣藥叟,辭謝乞錢僧。
羸疾時時劇,衰顏日日增。
人扶亦可出,要是藉烏藤。
初陽映雪暖欲蒸,千門瑞氣通諸陵。
乾廷報本嚴奠掃,秩禮遠自前王興。
秋霜春雨意慘慘,奩香篚帛心兢兢。
高皇統(tǒng)天祀萬世,奮自垅畝揮戟矜。
兩都并建始文祖,鼎命重為諸孫凝。
傳聞橋山初啟邑,鸞輿玉趾幾降登。
小臣何幸得將事,敢論暑雨仍寒冰。
經(jīng)涂百里凈如掃,輿夫踴躍夸力勝。
回龍小憩才半道,瞬息已睹洪仁燈。
入門弛擔隨所適,東寮西館各有朋。
山僧頻見頭亦白,為我載演牛車乘。
寒光凌亂入窗戶,起視海月摩空升。
瑤宮銀闕自萬古,雖有晦蝕無虧增。
嫦娥悄立如有恨,欲斬桂樹嗟誰能。
齋居元不礙酬詠,公詩險語何層層。
磨崖擬刻永昭頌,挽斷千仞寒谿藤。
漢字藤的釋義
藤〈名〉
(形聲。從艸,滕聲。本義: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莖) 同本義 [cane;rattan; ratan]
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
丹藤翠蔓。――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交加之藤。――[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如:藤杯(滕制的酒杯。也特指酒杯藤的花,因可當作酒杯用而得名);藤子(某些植物的匍匐莖或攀援莖,可編制器物);藤牌(藤制的盾牌);藤鼓(鼓的一種。由藤蒙皮制成);藤輪(藤制的靠枕);藤蘿(紫藤的通稱);藤紙(古時用藤皮造的紙);藤椅;藤床;藤籃;葡萄藤;瓜藤;爬藤
藤(籐)téng
⒈植物名:
①[白藤]常綠藤本,花黃綠色。莖細長柔韌,俗稱"藤子",可編椅、籃、箱等。
②[紫藤]落葉藤本,俗稱"藤蘿"?;ㄗ仙虬咨?,供觀賞。莖皮和花可供藥用。
③[藤黃]常綠喬木。樹脂可做黃色顏料,但有毒,不能染食品。
⒉蔓:南瓜~。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