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知何意,悠悠向此方。
卻知新涕淚,還是舊衣裳。
已從槐借葉,更梁菊為裳。
尋艷復(fù)尋香,似閑還似忙。暖煙沈蕙徑,微雨宿花房。
書幌輕隨夢,歌樓誤采妝。王孫深屬意,繡入舞衣裳。
吾性本疎狂,難教住帝鄉(xiāng)。
看心忘世界,濯足愛滄浪。
往事皆如夢,浮生底用忙。
到頭華袞服,不及芰荷裳。
族孫買葉中山歸,惻然聞之矜爾疲。
長腰豚蹄亟送似,未暇問到而蠶饑。
此時此念難藏假,廄焚退朝遑恤馬。
馬非不愛愛我人,用違其才終土苴。
試問母今蠶幾筐,間關(guān)未必能補(bǔ)瘡。
我亦有蠶非條桑,他日天機(jī)云錦裳。
園林物物挾春光,獨(dú)許名花壓眾芳。
雨艷寒輕清入骨,雪膚香蒙白含間。
仙人聚上夸能染,學(xué)士承恩賦倚妝。
幾欲寶酥煎洛蕊,遲回未忍折云裳。
郢人比屋慶循良,忽捧絲綸雨露香。
騎竹方迎使君馬,賜環(huán)已趣舍人裝。
好刊棠杕追嘉頌,應(yīng)有陽春播樂章。
歸侍玉皇香案側(cè),愿將五色補(bǔ)垂裳。
古來傖父愛吳鄉(xiāng),一上胥臺不可忘。愛酒有情如手足,
除詩無計(jì)似膏肓。宴時不輟瑯書味,齋日難判玉鲙香。
為說松江堪老處,滿船煙月濕莎裳。
翠幙卷東岡,欹眠用半床。
松聲悲永夜,荷氣馥初涼。
清話非無寄,幽期故不忘。
扁舟亦在眼,終自懶衣裳。
椰杯深貯荔枝漿,桂酒新調(diào)蘇合香。
啖客檳榔紅齒頰,喚人鸚鵡綠衣裳。
掘蘭宮里數(shù)名郎,好是乘軺出帝鄉(xiāng)。
兩度還家還未有,別論光彩向冠裳。
云居之陽,其水洋洋。
有美一人,霞衣月裳。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xiāng)。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忍淚不敢下,恐兄情更傷。別離當(dāng)亂世,骨肉在他鄉(xiāng)。
語盡意不盡,路長愁更長。那堪回首處,殘照滿衣裳。
根苒不自武陵鄉(xiāng),挾暖凌寒獨(dú)有光。
韻過海棠春帶露,紅羞籬菊晚經(jīng)霜。
宅仙本結(jié)千年實(shí),瑞世仍開十月芳。
過插一枝誰稱面,后堂楊柳舞霓裳。
西湖日日可尋芳,樓上憑欄意未忘。
斫取荷花三萬朵,作他貧女嫁衣裳。
商量秋思是寒螿,將息荷花得早涼。
五嶺從來說炎熱,朝來已怯葛衣裳。
援琴悵獨(dú)立,高月對秋堂。美人遠(yuǎn)于月,徒望空景光。
坐憶執(zhí)手時,七弦起凄涼。平生知音少,君子安可忘。
客意如夢寐,路岐遍四方。日遠(yuǎn)迷所之,滿天心暗傷。
主奉二鯉魚,中含五文章。惜無千金答,愁思盈中腸。
此夕臨風(fēng)嘆,零露沾衣裳。
酒余共逍遙,散步升高岡。
萬物困霜雪,歲晏俱老蒼。
江山一臨眺,志欲凌八荒。
青霞儻見分,誰能束冠裳。
南渡中興老,幽棲日月長。
買山供杖履,引水到池塘。
習(xí)懶今成癖,貪杯剩欲狂。
相過舊賓客,不換野衣裳。
漢字裳的釋義
裳
(形聲。從衣,尚聲。本義:下衣)
古人穿的遮蔽下體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種,不是褲子 [skirt worn by a woman or man in ancient China]
裳下飾也。――《左傳·昭公十二年》
黃裳元吉。――《易·坤》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詩·邶風(fēng)·綠衣》
制芰荷 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楚辭·離騷》
整頓衣裳起斂容。――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裳衣(裳與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泛指衣服 [dress]
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樂府詩集·木蘭詩》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裳shang
⒈[衣裳]衣服。
────────────────—
裳cháng
⒈遮蔽身體下部的裙子,〈古〉裙子的一種:綠衣黃~(衣:上衣)。
────────────────—
裳chéng 1.古代稱下身穿的衣裙,男女皆服。 2.泛指衣服。 3.見"裳裳"。 4.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