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這維摩老,悲生空懊惱。
臥疾毗耶離,全身太枯槁。
七佛祖師來,一室且頻掃。
請問不二門,當時便靠倒。
不靠倒,金毛師子無處討。
白日午未傾,野火燒青昊。
蠅母識殘腥,寒唇聚秋草。
海門不可測,練氣白于搗。
望之遠若遲,少焉忽如掃。
陰風噫大塊,冷艷攔長島。
怪沫一何繁,水與水相澡。
玩弄狎鬼神,去來準昏曉。
何地無恢奇,焉能盡搜討。
碧海漾仙洲,驪珠外無寶。一岳倚青冥,群山盡如草。
君侯圣朝瑞,動只關玄造。誰云倚天劍,含霜在懷抱。
誰云青云險,門前是平道。洪民亦何幸,里巷清如掃。
至化無經(jīng)綸,至神無祝禱。即應炳文柄,孤平去浩浩。
即應調(diào)鼎味,比屋堪封保。野人慕正化,來自海邊島。
經(jīng)傳髻里珠,詩學池中藻。閉門十馀載,庭杉共枯槁。
今朝投至鑒,得不傾肝腦。斯文如未精,歸山更探討。
小人難與作緣,惡食不妨志道。
猶勝杜陵岳陽,一飯欲從人討。
紫微降天仙,丹地投云藻。上言華頂事,中問長生道。
華頂居最高,大壑朝陽早。長生術何妙,童顏后天老。
清晨朝鳳京,靜夜思鴻寶。憑崖飲蕙氣,過澗摘靈草。
人非冢已荒,海變田應燥。昔嘗游此郡,三霜弄溟島。
緒言霞上開,機事塵外掃。頃來迫世務,清曠未云保。
崎嶇待漏恩,怵惕司言造。軒皇重齋拜,漢武愛祈禱。
順風懷崆峒,承露在豐鎬。泠然委輕馭,復得散幽抱。
柱下留伯陽,儲闈登四皓。聞有參同契,何時一探討。
秋光清淺時,白露和煙島。
良哉觀世音,全身入荒草。
一鏃破三關,低頭何處討。
昔歲原伯魯,前日棘子成。
所謂悉常事,野哉亦茍生。
豈知負孔圣,義理如何行。
善飯斯為福,食肉其堪盲。
六籍漫不省,千載誰辨明。
秦時害文維法吏,趙高趦趄誑當世。
小夫無知信可恥,大官不學粗且鄙。
深思博問如其智,精義入神以致治。
從來廊廟須奇策,乃用弓戈為快意。
孔明澤中梁甫吟,著表行師肯倩人。
呂蒙孜孜窺往事,知新益解圖當今。
橫槊胡為忘試藝,不文不武伊何遵。
嗟予貧賤年將老,學古憂時滿懷抱。
斯民陷溺豈無說,天下復平要有道。
子思立教自明誠,伯業(yè)華巔愈貪討。
古之送人,言作懷寶。
我慚老病,困管辭藻。
熊嶺迢迢兮曾立夜雪,謝池依依兮笑生春草。
頭角麟龍安可論,清風步步應相討。
古今人易老,無異霜凋草。
本根依舊青,不解尋元討。
傾盡寶山寶,全身入荒草。
若是鳳凰兒,不向那邊討。
自吾友若人,嘆息恨不早。
相逢未出語,已足慰懷抱。
寒窗逾浹旬,百慮略傾倒。
霜晴不留客,別語詎能好。
不盡此時情,梅邊試深討。
海中紫霧蓬萊島,安期子喬去何早。游戲多騎白騏驎,
須發(fā)如銀未曾老。亦留仙訣在人間,嚙鏃終言藥非道。
始皇不得此深旨,遠遣徐福生憂惱。紫術黃精心上苗,
大還小還行中寶。若師方術棄心師,浪似雪山何處討。
劉君政成□□□,闔境歡謠騰載道。
民不見吏犬無聲,持以百錢勤父老。
嗟我官卑志未伸,於人何德人稱好。
騰牒當途愿丐留,饋贐交馳雜金寶。
天涯百指攜空囊,號寒啼饑日相惱。
可取無取未傷廉。為念易污惟皓皓。
不如買書惠泮宮,聊助賢侯采芹藻。
別后青衿倘見思,窗前黃卷宜探討。
井梧墜葉聲如雨,轆轤夜靜莎雞語。
西里佳人怨薄寒,惆悵燈前歌白筼。
白筼新時白若霜,象床開合秋水光。
制成只恐香塵污,衣著偏宜九夏涼。
西風乍入羅幃里,數(shù)點清塵不禁洗。
競開篋笥試新紈,舊服拋捐那復理。
嗟爾白筼怨勿深,憐新棄舊他人心。
愿將貞白永相保,今年卷卻明年討。
新詩似霜月,諦玩清且好。
欲見勢未能,思君令人老。
啟蟄在朝夕,雷雨發(fā)枯槁。
愿言從杖履,高吟備搜討。
萬里無寸草,出門便是草。
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
今歲秋事早,涼風生木杪。
拄杖挑缽囊,銳志不小校
孰顧他洞山,瀏陽寒拾老。
衲僧家行履,不可得尋討。
青山無限好,自是人顛倒。
四時勿變遷,不著從人討。
南泉中水草,古錐更老倒。
放卻鼻頭繩,四天無處討。
東郭滄江市橋柳,邂逅論心成二友。
仙曹如不往復來,永書論文間卮酒。
十五年間如掣電,屋梁落月幾回首。
愛君沖靜天機深,玉雪照我驚老丑。
實屏兩月同舍館,青眼相看祗如舊。
秋風一鶚空百鷙,四海知心悅齋老。
鵲聲查查客當還,鶴發(fā)倚門春一笑。
榮途埃渇壒倦馳鶩,圣域工夫窺{上穴下文}奧。
拿云豈無九霄志,緩轡徐驅(qū)千里道。
平生我亦重擇交,與君同盟期耐用久。
紛紜歸夢促嚴裝,黯淡羈情更分手。
旭川夙擅溪壑勝,雌堂況得文章守。
贏糧寧憚兩日程,龍洞煙霞共幽討。
我有三徑園,今為牛馬皂。
傍家尋丈地,昔未長荼蓼。
瑯Γ屢嗨昕煽肌?/p>
幻出一庭陰,咫尺成深窈。
客來可款延,友至或徑造。
于時正芳菲,所欠花繚繞。
隔籬舊封植,一種媚而好。
卷翠護春姿,嬌紅衒天巧。
折來侑清尊,嫣我灰一笑。
絕勝歌舞群,聲容托幻眇。
久欲構小亭,為計恨不早。
金屋延阿嬌,只恐人易老。
此花擅春妍,獨恨易榮槁。
豈若對此君,四時森羽葆。
不惟袪塵俗,端可助吟嘯。
良辰集朋簪,杯欄慚草草。
於焉小徜徉,即此是幽討。
漢字討的釋義
討〈動〉
(會意。從言,從寸。言,言論。寸,法度。用言論和法度進行處治。本義:聲討)
同本義 [denounce;condemn]
討,治也。――《說文》
討,誅也。――《玉篇》
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左傳·宣公十二年》
楚人討陳叛。――《左傳·襄公五年》
討伐;誅戮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kill]
鄭伯為王左卿士,以王命討之。――《左傳·隱公九年》
托臣以討賊。――諸葛亮《出師表》
討賊督師。――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征討(出兵討伐);討掩(討伐掩捕。掩捕,乘人不備而捕捉);討貳(征討叛逆不忠的諸侯);討賊(
討tǎo
⒈征伐,發(fā)動攻擊:~伐。征~。聲~。
⒉查究,整治:檢~?!娂o。
⒊探求,研究:探~。研~。
⒋索?。骸珎?。~價還價。
⒌求,請求,乞求:~饒。~教?!?。
⒍招惹,引起:~人厭惡。自~苦吃。~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