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查詩詞
封高四尺寧從險(xiǎn),穴錮三泉豈不愚。
客過唐陵悲石馬,盜穿秦冢得金鳧。
蛩吟不必人歌挽,雞絮那無客吊孤。
自作銘詩差實(shí)錄,免教人謗退之諛。
玉樹擎雙干,靈椿老一株。
林泉閒富貴,屋漏靜功夫。
靖節(jié)自為傳,耆英還有圖。
碑材徒鎮(zhèn)石,此墓不須諛。
□□乘驄馬,安能作噤烏。
去因攻潞國,來又薦君謨。
□□延英疏,丹青洛社圖。
嗚呼傳不朽,猶足警奸諛。
漢字諛的釋義
諛
(形聲。從言,臾聲。本義:奉承,諂媚) 同本義 [flatter]
諛,諂也。――《說文》
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莊子·漁夫》
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荀子·脩身》
從命病君謂之諛。――《說苑·臣術(shù)》
官盛則近諛。――唐·韓愈《師說》
誣諛之徒。――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
諂諛之臣。――明·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又如:諛墓之金(為人作墓志所得的報(bào)酬);諛頌(阿諛奉承);諛悅(諂媚;奉承);諛墓(指替人作墓志阿諛?biāo)勒撸?;諛佞(慣于用花言巧語阿諛諂媚的人);諛言(諂媚的言語)
諛
諂媚的話 [flattery]
唯囿是恢,唯諛是信。―
諛yú奉承,諂媚:~辭。阿~。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