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從海底來,行上天東南。
正當(dāng)天中時,下照千丈潭。
潭心無風(fēng)不動,倒影射入紫石巖。
月光水潔石瑩凈,感此陰魄來中潛。
自從月入此石中,天有兩曜分為三。
清光萬古不磨滅,天地至寶難藏緘。
天公呼雷公,夜持巨斧隳嶄巖。
墮此一片落千仞,皎然寒鏡在玉◇。
蝦◇白兔走天上,空留桂影猶杉杉。
景山得之惜不得,贈我意與千金兼。
自云每到月滿時,石在暗室光出檐。
大哉天地間,萬怪難悉談。
嗟予不度量,每事思窮探。
欲將兩耳目所及,而與造化爭毫纖。
煌煌三辰行,日月尤尊嚴(yán)。
若令下與物為比,擾擾萬類將誰瞻。
不然此石竟何物,有口欲說嗟如鉗。
吾奇蘇子胸,羅列萬象中包含。
不惟胸寬膽亦大,屢出言語驚愚凡。
自吾得此石,未見蘇子心懷慚。
不經(jīng)老匠先指決,有手誰敢施鐫鑱。
呼工畫石持寄似,幸子留其無謙。
芳辰美景最難兼,桃李春風(fēng)桂子蟾。
百卉并生吾道泰,嘉祥敢恃我?guī)?span id="rxcilkp" class="tkv">謙。
誰謂九華遠(yuǎn),吾身未嘗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憶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潔寫一鏡,回環(huán)兩堤奩。
露坐引衣襋,風(fēng)行欹帽檐。
維舟當(dāng)此時,巨細(xì)得盡瞻。
試嘗論大略,次乃述微纖。
此山廣以深,包畜萬物兼。
噓云吐霧雨,生育靡不漸。
巍然如九皇,德澤四海沾。
此山相後先,各出群峰尖。
毅然如九官,羅立在堂廉。
挺身百辟上,附麗無奸憸。
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覺炎。
草樹萋已綠,冰霜尚涵淹。
頹然如九老,白發(fā)連蒼髯。
此山當(dāng)無云,秀色郁以添。
毅然如九官,靚飾出重簾。
佩環(huán)與巾裙,紺玉青紈縑。
遠(yuǎn)之妍西施。
近或丑無鹽。
變態(tài)不可窮,詩者徒呫呫。
我初勇一往,役世難安恬。
浪荒不走職,民瘼當(dāng)誰砭。
乖離今數(shù)旬,夢想欲窺覘。
自期得所如,何啻釋囚鉗。
念昔太白巔,下視海日暹。
朅來天柱游,屐齒尚苔黏。
猶之健飲食,屢饗亦云饜。
胡為慕攀踏,已憊且不嫌。
豈其仁智心,山水固所潛。
男兒有所學(xué),進(jìn)退不在占。
功名茍不諧,廊廟等閭閻。
況乃掄椽杙,其誰辨楩柟。
歸歟巖崖居,料理帶與簽。
得石坐兀兀,逢泉飲厭厭。
取舍斷在獨(dú),豈必詢謀僉。
子語實(shí)慰我,寧殊邑中黔。
玉枝將在山,當(dāng)倚以葭蒹。
詩力我已屈,鋒鋩子猶銛。
扶傷更一戰(zhàn),語汝其無謙。
漢字謙的釋義
謙
(形聲。從言,兼聲。本義:謙虛,謙遜) 同本義 [modest;humble;self-depreciatory]
謙,敬也。――《說文》。按,側(cè)重于內(nèi)心上的恭順謹(jǐn)慎。
謙,遜讓也。――《玉篇》
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又,謙者,德之柄也。――《易·系辭》
謙謙君子,用涉大川。――《易·謙》
皆謙而禮交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謙得益。――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非茍為謙。――清·劉開《問說》
又如:謙洽(謙虛和藹);謙光(雖謙抑而輝光益顯);謙沖(謙虛);謙克(謙遜自制);謙厚(謙遜溫厚)
謙
通"嫌"。嫌疑 [suspicion]
貴而不為
謙qiān虛心,不自滿:~虛?!d?!??!?。~受益。
────────────────—
謙qiè 1.滿足;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