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九十多,百里九十半。
我持千歲樽,祝公椿松算。
憶昔釣璜叟,桓桓鷹揚(yáng)旦。
是時(shí)年未百,一出戡禍亂。
丹書佐太平,樹立更明煥。
又思淇澳翁,盛德為世冠。
懿戒亦何年,耄境若童草。
前公十年期,丹扆隆簡(jiǎn)眷。
太公出為將,遠(yuǎn)業(yè)俟時(shí)奮。
后公更五年,進(jìn)德當(dāng)不倦。
武公入為相,蒼生副深愿。
昭代儒老成,碩望孚眾觀。
百年未為多,名節(jié)千載看。
后皇啟昌運(yùn),萬一效裨贊。
厭居人世,似孤云飄逸,鶴升霄漢。自在無拘空外去,撒手直超彼岸。到處為家,琴書為伴,信筆閑吟嘆。洞天高臥,任他人笑懶慢。夏近百尺森松,水簾響亮,飛入龍泉澗。渴飲霞漿仙會(huì)處,童稚唇歌舌誕。*了輪回,完全性命,迷者應(yīng)難趕。忘名絕利,一任人非人贊。
一代先后賢,聲容劇河漢。況茲邁古士,復(fù)歷蒼崖竄。
辰經(jīng)幾十萬,邈與靈壽玩。海岳尚推移,都鄙固蕪漫。
羸僧下高閣,獨(dú)鳥沒遠(yuǎn)岸。嘯初風(fēng)雨來,吟余鐘唄亂。
如何煉精魄,萬祀忽欲半。寧為斷臂憂,肯作秋柏散。
吾聞酆宮內(nèi),日月自昏旦。左右修文郎,縱橫灑篇翰。
斯人久冥漠,得不垂慨嘆。庶或有神交,相從重興贊。
中吳饒佳游,茲山極殊觀。
磅礴踞皋陸,巑岏軼霄漢。
靈巖南蔽虧,震澤西衍漫。
岧峣見城堞,參差瞻里輟?/p>
飛甍凌褵出,紺字橫林奐。
余霞皎夕陰,初旭縟晴旦。
宗周昔無象,四國(guó)爭(zhēng)發(fā)難。
闔閭紹遺業(yè),傲睨霸東翰。
雄圖未終畢,宮車忽云晏。
年遙代祀忽,世變物情換。
深藏掞雨花,曲池冪煙蔓。
崖崩留鑿紋,石駁余劍斷。
諸君美無度,假日窮幽玩。
憑峭信多奇,覽吊亦增嘆。
伊予旅江壖,接武嗟阻限。
聆風(fēng)仰清穆,披藻羨芬爛。
重尋倘能卜,偕行愿相贊。
吾年已七十,眠早起不宴。
倦甚就宵枕,臥久思永旦。
雖無文字勞,漸絕人事嘆。
收其放心爾,戒得尤所贊。
太丘官清百物無,青衫半作蕉葉枯。
尚念故人家四壁,郝原春雪隨雙魚。
榴火雨余烘滿院,宿酒攻人劇刀箭。
李白起觀仙人掌,盧仝欣睹諫議面。
瓶笙已作魚眼從,楊花傍碾輕隨風(fēng)。
擊拂共看三昧手,白云洞中騰玉龍。
推胸磊塊一澆散,乘風(fēng)便欲款天漢。
卻憐世士不偕來,為借干將誅趙贊。
書生都將命亡書,愿身化作蠹書魚。
蠹魚生得針來大,日啖銀鉤三萬個(gè)。
書生一腹無十圍,經(jīng)炊史酌不曾饑。
君家一編本黃石,積書至今與山齊。
玉川搜腸才一半,鄴俟插架端無羨。
如何萬卷樓上人,卻去黃鶴樓前作賓贊?
舍鞅陟層巘,老步獨(dú)多嘆。
笑談谷傳響,松聲遞蕭散。
欲尋草堂池,土室無僧贊。
書摹于唐,故不當(dāng)印以貞觀。
然而涸筆天成,書名云爛,
殆不止于真之亂。彼無別者,
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贗。石汰玉出,
涇分渭判,尚考予贊。
神仙不可羈,乘螭躡云漢。
豈將避嬴劉,荒山事窮竄。
何年東觀海,一至此峰玩。
悠悠清詩傳,窅窅遺跡漫。
我來繼登臨,長(zhǎng)嘯幘初岸。
既秋煙蘿疏,欲雨風(fēng)竹亂。
夜深空潭黑,月吐石壁半。
龍?bào)@汲僧來,鳥喜游客散。
閣掩林下夕,鐘鳴巖中旦。
勝賞誰能窮,今古賦篇翰。
飛騰子何之,汩沒余可嘆。
安得契真期,超然豁靈贊。
成道自衰周,避世窮炎漢。荊杞雖云梗,煙霞尚容竄。
茲岑信靈異,吾懷愜流玩。石澀古鐵鉎,嵐重輕埃漫。
松膏膩幽徑,蘋沫著孤岸。諸蘿幄幕暗,眾鳥陶匏亂。
巖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玄猿行列歸,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余清旦。風(fēng)日采幽什,墨客學(xué)靈翰。
嗟予慕斯文,一詠復(fù)三嘆。顯晦雖不同,茲吟粗堪贊。
觴澹初勺,禮武重興。
假?gòu)R以萃,取象于觀。
清明外暢,精肅中貫。
我們圖之,三靈攸贊。
遺墨之四行,煜其如晨星之爛。
是曰元佑之名臣,所當(dāng)考而申之以贊。
夙駕出東城,城傍早霞散。初日照龍闕,峨峨在天半。
壯哉麗百常,美矣崇兩觀。俯視趨朝客,簪珮何璀璨。
而我送將歸,裴回霸陵岸。北云去吳越,南雁離江漢。
伊昔蹈丘園,翩翩理文翰。高談閔仲叔,逸氣劉公干。
每言竹柏貞,嘗輕朝市玩。山晝?cè)碃o,溪曛魚鳥亂。
寧止臥崆峒,直云期汗漫。圣君既理歷,族士咸炳煥。
矯首來天池,振羽泛漪瀾。元淑命不達(dá),伯鸞吟可嘆。
東去姑蘇臺(tái),乃過陟陽館。舍轡函關(guān)道,浮舟滄海畔。
耳目曠暄涼,懷抱盈悲惋。沉沉青歲晚,靄靄秋云換。
自言永遁棲,無復(fù)從羈絆。揮手謝知己,知己莫能贊。
我本長(zhǎng)殷周,遭罹歷秦漢。四瀆與五岳,名山盡幽竄。
及此寰區(qū)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瀰漫。
吟俯川之陰,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亂。
白云蓊欲歸,青松忽消半。客去川島靜,人來山鳥散。
谷深中見日,崖幽曉非旦。聞子盛游遨,風(fēng)流足詞翰。
嘉茲好松石,一言常累嘆。勿謂余鬼神,忻君共幽贊。
有夏多罪。
殷人涂炭。
四海倒懸。
十室思亂。
自天命我。
殱兇殄難。
既躍乃飛。
言登天漢。
爰享爰格。
福祿攸贊。
漢字贊的釋義
贊
(會(huì)意本義:進(jìn)財(cái)貨以求謁見)
同本義 [introduce;present]
贊,見也。――《說文》。按,玉帛雉羔雁之屬皆貝類。貝者,佐見之具。
進(jìn)見以見為禮也。――《說文》鍇注
又如:贊謁(進(jìn)見);贊獻(xiàn)(進(jìn)獻(xiàn)祭品);贊見(進(jìn)見)
導(dǎo)引 [guide]
太史贊王,王敬從之。――《國(guó)語》
又如:贊引(引導(dǎo));贊見(引見);贊諭(引導(dǎo)教諭)
輔佐,佐助 [assist]
贊,佐也。――《小爾雅·廣詁》
益贊于禹曰。――《書·大禹謨》
主人之贊者西面北上。――《儀禮·鄉(xiāng)飲酒禮》
卿大夫贊君。――《禮記·明堂位》
子若能以忠信贊君。――《國(guó)語·晉語》
贊帷幄之謀
贊(賛)zàn
⒈輔佐,幫助:~助。
⒉稱頌,夸獎(jiǎng):~美?!珦P(yáng)?!S。稱~。
⒊文體名。一般用于頌揚(yáng)(多用韻文寫成):~歌。像~。傳~。
⒋[贊成]
①同意。
②支持,助人成功。
⒌[贊禮]
①婚、喪、慶典、祭祀等儀式進(jìn)行時(shí),在旁宣誦行禮項(xiàng)目。
②贊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