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酒行行訪市酤,醉中亦有稚孫扶。
林梢殘葉吹都盡,煙際孤舟遠(yuǎn)欲無。
野餉每思羹苜蓿,旅炊猶得飯雕胡。
青山在眼何時到?堪嘆年來病滿軀。
別腸多郁紆,豈能肥肌膚。始知相結(jié)密,不及相結(jié)疏。
疏別恨應(yīng)少,密離恨難袪。門前南流水,中有北飛魚。
魚飛向北海,可以寄遠(yuǎn)書。不惜寄遠(yuǎn)書,故人今在無。
況此數(shù)尺身,阻彼萬里途。自非日月光,難以知子軀。
燥吻時時著酒濡,要令臥疾致文殊。
河魚潰腹空號楚,汗水流始信吳。
(《吳真君服椒法》云:半年腳心汗如水。
)自笑方求三歲艾,不如長作獨眠夫。
羨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飄飄鶴背軀。
洞口水石淺,潺潺瀉綠蒲。
緣溪進(jìn)巖竇,陰黑人境殊。
中言有物怪,蟠蟄春來蘇。
霖雨雖有意,風(fēng)雷莫相扶。
風(fēng)霜自鼓蕩,不久當(dāng)何如?欣幸禪林近,鐘梵來有無。
回策歷幽境,衣香草露濡。
老僧長樹下,麋鹿與之俱。
溪云時見起,山鳥自相呼。
羨爾得滋樂,何用勞形軀。
曾坐當(dāng)年阮籍途,功成何敢嘆桑榆。
嚼來世味十分淡,吟得詩腸一半枯。
向日有書干北闕,只今無夢到西湖。
訪君欲話前頭事,怕被秋風(fēng)吹病軀。
泥滑滑,江南路,雨雨風(fēng)風(fēng)怕春暮。
郎行三月未還家,妾心還似郎心苦。
泥滑滑,妾難行,閑階獨步青苔生。
階前雨歇櫻桃發(fā),白日須明照羅襪。
只今世路滑如泥,郎行善保千金軀。
日入川原暝,風(fēng)悲草木枯。
時逢迂孔氏,我自哭唐衢。
市有虎求食,村無雞引雛。
乾坤空納納,何處著吾軀。
麹氏雄西北,別絕臣外區(qū)。既恃遠(yuǎn)且險,縱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龍旂翻海浪,馹騎馳坤隅。
賁育搏嬰兒,一掃不復(fù)馀。平沙際天極,但見黃云驅(qū)。
臣靖執(zhí)長纓,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
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xiàn)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與軀。
出戶詢來使,能言別后臞。
病馀雙鬢改,俸外一錢無。
撰杖陪諸老,篝燈課二雛。
梅天費調(diào)燮,善保不貲軀。
世變古來有,人才時豈無。
已移甄井璽,猶握釀泉符。
壽及周三老,名成漢八廚。
彼哉武斷者,盜起欲全軀。
吾竊悲此生,四十幸未老。一朝逢世亂,終日不自保。
胡兵奪長安,宮殿生野草。傷心五陵樹,不見二京道。
我皇在行軍,兵馬日浩浩。胡雛尚未滅,諸將懇征討。
昨聞咸陽敗,殺戮凈如掃。積尸若丘山,流血漲豐鎬。
干戈礙鄉(xiāng)國,豺虎滿城堡。村落皆無人,蕭條空桑棗。
儒生有長策,無處豁懷抱。塊然傷時人,舉首哭蒼昊。
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悔不學(xué)彎弓,向東射狂胡。
偶從諫官列,謬向丹墀趨。未能匡吾君,虛作一丈夫。
撫劍傷世路,哀歌泣良圖。功業(yè)今已遲,覽鏡悲白須。
平生抱忠義,不敢私微軀。
水客凌洪波,長鯨涌溟海。百川隨龍舟,噓吸竟安在。
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高價傾宇宙,馀輝照江湖。
苞卷金縷褐,蕭然若空無。誰人識此寶,竊笑有狂夫。
了心何言說,各勉黃金軀。
義交味逾淡,心敬跡自疎。
球玉世所貴,車馬人交趨。
性懶拙造請,獨抱此區(qū)區(qū)。
贈別我何有,珍重千金軀。
趙子毫端萬斛珠,眼前百輩不枝梧。
盛名豈待它年見,公論何曾一日無?我老杜門惟足睡,君豪折簡固難呼。
此詩強(qiáng)欲相題目,堪笑衰翁膽滿軀。
逃暑吾無地,將家子在涂。
隨宜簡人事,莫久往行都。
最肯加餐否,剛能卻酒無。
功名殊未晚,愛惜萬金軀。
索米官倉例坐愚,東方未可戲侏儒。
行藏要付他年看,富貴真堪一笑無。
等死不過賒歲月,長閑勿更問妻孥。
狂豪盡道非平昔,老膽輪囷尚滿軀。
石壁高千尺,微蹤遠(yuǎn)欲無。
飛檐如劍寺,出劍門東,望上寺宇仿佛可見。
古柏似仙都。
許子嘗高遁,行舟悔不迂。
斬蛟聞猛烈,提劍想崎嶇。
寂寞棺猶在,修崇世已愚。
隱居人不識,化去俗爭吁。
洞府煙霞遠(yuǎn),人間爪發(fā)枯。
飄飄乘倒景,誰復(fù)顧遺軀。
九月盡,十月初。
山下開田,山上開爐。
開田要博飯吃,開爐暖熱身軀。
閉戶垂簾盡自如,兀然終日擁紅爐。
得歸足可優(yōu)游老,此地何堪養(yǎng)病軀。
相倚秋風(fēng)立,蘭言似有無。
未饒霜女俊,不愛月娥孤。
力弱煙被素,心危露泣珠。
剪裁隨楚思,幽怨寄吳歈。
半坼香囊解,微傾醉弁扶。
涉江如可采,百琲答輕軀。
漢字軀的釋義
軀
(形聲。從身,區(qū)聲。本義:身體)
同本義 [the human body]
軀,體也。――《說文》
籍柔覆溫之軀。――明·劉基《賣柑者言》
賴是以食吾軀。――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軀老(軀勞。身體,身段);血肉之軀;軀量(身材);軀躬(身體。引申指生命);軀材(身材);軀身(身軀)
身孕 [pregnancy]
其母懷軀,陽氣內(nèi)養(yǎng)。――《三國志》
“軀口”的省稱。宋元時代女真族和蒙古族稱被俘獲并強(qiáng)迫服勞役的漢族人為“軀口” [captive laborer]
你道要女兒著錢贖個婢,要廝兒著鈔買一個軀。――佚名《劉弘嫁婢》
指生命 [life]。如:軀命(生命)
軀 <
軀(軀)qū身體:身~。捐~赴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