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均詩語多奇揭,苦倩鴛鴦謝明月。
昭亭川上此禽閑,為寄吳郎我西發(fā)。
西歸千里浮輕舟,夜觀蟾光逆水流。
水流東海月西海,各去雖殊意常在。
月偏皎皎隨人行,水亦沄沄非浪改。
酒盆龍杓閑到吟,梅花重葉將誰采。
行年似啟期,顏發(fā)日夜改。
此身尚我累,橡栗時自采。
每憶巖房,端石玄云,宣毫紫霜。想筆端風雨,不時蕭颯,胸中淵海,無底潢洋。楓落寒江,草生春夢,欲說天機話甚長。知音者,有真能入室,好與連床。梅花窗下茶觴。小團月、烹來寶乳香。覽吳淞夜月,珠江瑩潔,昆山□□,□液淋浪。不出門庭,那知世態(tài),金玉家家要滿堂。長安市,似遺腥蠅聚,采□□□。
薄游庾公樓,俯仰三十載。
觸目昔人非,惟有廬山在。
巴峽挾洞庭,彭蠡在滄海。
奔濤何時休,故道終不改。
翩舟事如昨,緇鬢忽已皠。
俗隘路方棘,體病氣未餒。
春盡困旅瑣,此意果誰待。
欲見湘南人,問之以蘭茝。
川途恐寇暴,徒御鮮資賄。
危陽日九回,山茹且歸采。
別離多苦懷,三年當百載。
來者非所知,往者今安在。
浮云旦夕起,白日埋光彩。
天地亦有形,豈能長不改。
去去東園公,紫芝猶可采?!?/p>
北饌厭羊酪,南庖豐筍菜。
自北初落南,幾為兒所賣。
習知價廉平,百態(tài)事烹宰。
鹽曦枯臘瘦,蜜漬真味壞。
就根煨茁美,豈念炮烙債。
咀吞千畝余,胸次不蠆芥。
二妙各能詩,才名動江介。
詩論多佳句,膾炙甘我嘬。
因君思養(yǎng)竹,萬籟聽秋噫。
從此繕藩籬,下令禁漁采。
翠節(jié)摩秋云,朱轓映朝彩。
欣欣兩賓主,濟濟眾僚采。
此會良已希,斯文固應在。
寂寞秋后香,今晨有人采。
一瑣窗兒明快。料想那人不在。熏籠脫下舊衣裳,件件香難賽。匆匆去得忒煞。這鏡兒、也不曾蓋。千朝百日不曾來,沒這些兒個采。
人笑庾郎貧,滿胸飯寒菜。
春盤食指動,筍茁入市賣。
回首萬錢廚,不羨廊廟宰。
民生暫神奇,胞嶲伐性壞。
忍持芭蕉身,多負牛羊債。
籜龍不稱冤,易致等拾芥。
蕭蕭煙雨姿,壯士持戈介。
駢頭沸鼎鼎,可口垂涎嘬。
霜叢負後凋,玉食香余噫。
續(xù)詩無全功,葑菲儻可采。
大鵬摶風,蒼龍出海。
手抬手搦,日上月下。
霜雪嚴凝識歲寒,雙陸盆邊須喝采。
至道之宗,備在爾躬。
求之則遠,守之不通。
不求不守,奇載靈叟。
極離極微,應心應手。
觸目晴嵐,到處成庵。
捶呵彌勒,不與同龕。
石虎抬頭,泥牛入海。
驀劄相逢,一場風采。
每憶巖房,端石玄云,宣毫紫霜。想筆端風雨,不時蕭颯,胸中淵海,無底潢洋。楓落寒江,草生春夢,欲說天機話甚長。知音者,有真能入室,好與連床。梅花窗下茶觴。小團月、烹來寶乳香。覽吳淞夜月,珠江瑩潔,昆山□□,□液淋浪。不出門庭,那知世態(tài),金玉家家要滿堂。長安市,似遺腥蠅聚,采□□□。
飽食有殘肉,饑食無余菜。
紛然生喜怒,似被狙公賣。
爾來誰獨覺,凜凜白下宰。
(太和,古白下。
)一飯在家僧,至樂甘不壞。
多生味蠹簡,食筍乃余債。
蕭然映樽俎,未肯雜菘芥。
君看霜雪姿,童稚已耿介。
胡為遭暴橫,三嗅不忍嘬。
朝來忽解籜,勢迫風雷噫。
尚可餉三閭,飯筒纏五采。
浦口晚潮來,佳期那可待。
浪急行蘭舟,菽花更難采。
韭黃照春盤,菰白媚秋菜。
惟此蒼竹苗,市上三時賣。
江南家家竹,翦伐誰主宰。
半以苦見疏,不言甘易壞。
葛陂雕龍睡,未索兒孫債。
獺膽能分杯,虎魄妙拾芥。
此物于食殽,如客得儐介。
思入帝鼎烹,忍遭饑涎嘬。
懶林供翰墨,碪杵風號噫。
每下嘆枯株,焚如落樵采。
北方九月霜,賓盤無生菜。
嶺南信地暖,窮冬竹萌賣。
君念庾郎貧,繭栗供庖宰。
中有歲寒姿,真時久不壞。
前身渭川侯,千畝償宿債。
珍可配天花,賤不數(shù)石芥。
早薤與晚菘,奴仆望賓介。
文園酒渴馀,想不厭姑嘬。
預恐吹作竹,明日東風噫。
急須驅(qū)兒童,傾筐攜采采。
洛下斑竹筍,花時壓鮭菜。
一束酬千金,掉頭不肯賣。
我來白下聚,此族富庖宰。
繭栗戴地翻,觳觫觸墻壞。
戢戢入中廚,如償食竹債。
甘葅和菌耳,辛膳胹姜芥。
烹鵝雜股掌,炮鱉亂裙介。
小兒哇不美,鼠壤有余嘬。
可貴生于少,古來食共噫。
尚想高將軍,五溪無人采。
漢字采的釋義
采
(會意。從爪從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樹木及其果實。表示以手在樹上采摘果實和葉子。本義:用手指或指尖輕輕摘取來)
同本義 [pick]
采,捋取也。――《說文》。字俗作採。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詩·周南·關雎》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詩·邶風·谷風》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詩·小雅·采薇》
行以肆夏,趨以采薺。――《周禮·樂師》。司農(nóng)注:“樂名。或曰皆逸詩?!?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晉·陶淵明《飲酒》
又如:采花;采果子;采及葑菲(對別人征求意見時的謙辭)
引申為采集;搜集 [collect;gather]
古有
采 cǎi
①摘(花、果子):~蘑菇。
②開采:~礦。
③搜集:~樣。
④選取:~購。
③精神;神色:神~、興高、烈。
④同。又見cài。
【采茶撲蝶】鋼琴曲。劉福安作曲,根據(jù)福建民間舞蹈《采茶燈》改編。樂曲歡快活潑,表現(xiàn)了采茶女的喜悅心情。屬再現(xiàn)的三段體。
【采茶戲】戲曲的一種類別。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qū)的各種采茶戲的統(tǒng)稱。均由民間歌舞發(fā)展而成。藝術風格同花鼓戲、花燈戲相近。
【采訪】搜集尋訪。多用于新聞活動:~老工人、~新聞。
【采風】
①搜集民歌。
②創(chuàng)作人員到基層體驗生活,搜集材料。
【采納】接受(意見、建議、要求、方案)。
【采石之戰(zhàn)】南宋抗金重要戰(zhàn)役之一。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廢帝完顏亮率軍攻宋,十一月自西采石楊林渡渡長江。南宋大臣虞允文召集宋軍將士在采石(今安徽當涂北)迎擊,大敗金兵。完顏亮因金軍內(nèi)訌被殺,金軍撤退。
【采擷】
①采摘。
②采集。
【采邑制】始于8世紀的西歐封建土地占有制。封主分封土地給封臣,封臣為封主盡一定的義務。初期采邑不可世襲,后逐漸變?yōu)槭酪u領地。采邑制促進了西歐封建制的形成和發(fā)展,至11世紀采邑制完全廢除。
────────────────—
采 cài采地,采邑,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種土地的奴隸)。又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