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枕愁無寐,悠悠夜未分。
誰同對床雨,惟想太行云。
黃犬行應健,飛鴻過亦勤。
如何萬金信,別久寂無聞。
疏散永無事,不眠常夜分。月中松露滴,風引鶴同聞。
堯年聽野老,擊壤復何云。自謂歡由己,寧知德在君。
氣平閑易暢,聲賀作難分。耕鑿方隨日,恩威比望云。
簣桴均下調,和木等南薰。無落于吾事,誰將帝已聞。
江到荊湘兩派分,客情無奈況離群。
爾從三峽迎春水,我過重湖望楚云。
白帝至今啼蜀魄,蒼梧何處吊湘君。
孤舟夜向巴陵泊,一曲商歌不忍聞。
不見寒山子,寒巖日欲曛。
無人到深處,眾木隱孤云。
水照秋痕盡,霞明晚翠分。
孤猿啼亦在,誰向此中聞。
茅齋對語夜生春,簾幕低園沉水熏。
冷坐顧余心似鐵,題詩羨子氣如云。
山巔有蕨應同采,郭外無田可獨耘。
市酒盈樽且狂飲,兒曹昵昵不須聞。
暮雨昏平遠,南山漸不分。
濛濛連楚塞,細細濕行云。
從宦成羇束,登危厭糾紛。
何時疏竹里,還向舊山聞。
去年何時君別妾,南園綠草飛蝴蝶。
今歲何時妾憶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玉關此去三千里,欲寄音書那可聞。
長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
衰柳風難定,寒濤雪不分。
猿聲離楚峽,帆影入湘云。
獨泛扁舟夜,山鐘可臥聞。
第五橋東潏水濱,山紅漫漫綠紛紛。
溪邊童子風雩舞,林外先生植杖耘。
高論但談雙樹法,勝游將步五峰云。
東軒夜久清無寐,山雨初后葉上聞。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氳。
將攜健筆干明主,莫向仙壇問白云。
馳逐寧教爭處讓,是非偏忌眾人分。
交游話我憑君道,除卻鱸魚更不聞。
雜樹花香少似君,雨余風曉或斜曛。
行人不著清新句,亦合移時駐屐聞。
名僧高隱盡修行,人說吾師最出群。
新向天臺承帝澤,便朝梁院謝明君。
幾程煙水趨丹闕,一院杉松鎖白云。
卻泛輕杯舊山去,石橋秋月會聲聞。
北鴈來時歲欲昏,私書歸夢杳難分。
井桐葉落池荷盡,一夜西窗雨不聞。
泉流一曲繞柴門,屋后園田有路分。
莊在輞川成故事,客歸盤谷見遺文。
借書夜讀三更火,聽鳥春眠半榻云。
堪笑幾人雙健足,每于城市報新聞。
晉朝名輩此離群,想對濃陰去住分。題處尚尋王內史,
畫時應是顧將軍。長廊夜靜聲疑雨,古殿秋深影勝云。
一下南臺到人世,曉泉清籟更難聞。
玉山佳處野亭分,千樹梨花白似云。
仙袂倚風林下得,淡香和月夜深聞。
桐柏舊題句,方瀛新記文。
因君重拂拭,為我致殷勤。
仙過峰停鶴,龍藏井閟云。
金丹如可鍊,此去訪方聞。
眾木皆穿石,名香自合焚。
兩廊吳分月,一閣楚天云。
雨過新燈露,潮平晚磬分。
僧吟貝多偈,夜靜釣人聞。
紙屋酣春意,霜空凝凍云。
甘違酒伴約,稍策睡鄉(xiāng)勛。
寂寂觀騰踔,堂堂斂放紛。
冥心得今我,回首謝前聞。
漢字聞的釋義
聞
(形聲。從耳,門聲。本義:聽到)
同本義 [hear]
聞,知聲也。――《說文》
聞耳之聰也。――《墨子經上》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聞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史記·項羽本紀》
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后漢書·列女傳》
聞屏障中。――《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聞聲不食(聽到動物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聞所不聞(聽到從未聽過的事情。也說“聞所未聞”);聞風響應(聽到風聲,
聞wén
⒈聽:耳~目睹?!^則喜?!L而起。
⒉消息,聽說的,聽見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聲:丑~。令(好的)~。
⒌知識:見~。博~強志(記)。
⒍用鼻子嗅:~著煙味?!较阄?。
────────────────—
聞wèn 1.聲譽,名聲。 2.通"問"。慰問。 3.通"問"。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