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辰應(yīng)土羅,提封高帝舊山河。
自從梁邸分旗侈,轉(zhuǎn)厭長沙舞袖多。
汶水一區(qū)還魯后,商於十里奈秦何。
銘勛不在干戈際,長嘆西風(fēng)詠澗阿。
劃草根須盡,傳花葉未多。
明波撐窣堵,老石臥盤陀。
煨美甘分芋,蒸肥欠裹荷。
醒然下山去,明月滿林阿。
盛德不容贊,多言可柰何。
大圭元不琢,古井竟無波。
前輩苦凋謝,后生誰琢磨。
同庚適齋老,托體共山阿。
采采原上芑,盈襜不知多。
惜共藜藿稱,命與羹糝和。
值此行役間,遺馀雜蓁莪。
京洛夸肥甘,掇擷繄誰何。
休官業(yè)已定,不待此首皤。
年年春物繁,期爾山之阿。
彭澤奇游累負(fù)痾,謝公共和覓羊何。
誰知五老分吳越,仍續(xù)前賢播詠歌。
寂寞殘年同命惜,凄迷故國告哀多。
賈胡落手疑名姓,論世差非曲學(xué)阿。
太白峰回指大峨,遙看錦水帶金波。
宜男草綠沉犀浦,織女星寒抱珥河。
老去玄經(jīng)知尚少,歸來易卜買應(yīng)多。
春風(fēng)舊著荷衣在,但乞山間薜荔阿。
方流桃花塢,窈窕入壺天。
碧城當(dāng)巖岫,清灣如澗泉。
風(fēng)月欲無價(jià),聊費(fèi)四萬錢。
雪后春事起,紅云蜂蝶邊。
西城如西塞,桃花古來多。
釣艇鱖魚肥,前身張志和。
煙霏幾白鷺,風(fēng)雨一綠蓑。
清江韻新引,清絕勝陽阿。
雙旌明滅轉(zhuǎn)委蛇,行遍秋山意若何。
暗谷路窮平野闊,回巒石斷亂泉多。
崤陵東盡開周邑,熊耳中分放洛河。
欲舉因緣尋只履,夜深隨雨到巖阿。
暫游不得久婆娑,柰此龍江景物何。
天勢去隨帆際盡,海聲來傍枕邊多。
昏窗微見燈明嶼,霽閣遙看日浴波。
定有后人尋舊跡,已留小篆識山阿。
臘屐堪乘興,徘徊捫薜蘿。
天臨丹嶺近,山入白云多。
鳥道無方軌,龍湫有暗波。
何時(shí)值野老,長嘯出重阿。
重云翳蒼柏,零露棲白蕭。
骨肉慕音容,慌惚哀空郊。
肴核班幾席,椒漿澆岧嶢。
人歸天已沫。紙錢懸枯條。
逝者如此耳,暮暮仍朝朝。
暮菲仍朝朝,人兮柰若何。
未死不能樂,既死空有家。
僮仆幾恩怨,閃朋幾悲歌。
若人會(huì)斯語,屬和紛陽阿。
強(qiáng)健近八十,如君誠未多。
夢中思謁帝,醉后縱懸河。
撫事遽如許,流年奈若何。
相期成二老,舉斗酌纖阿。
辛夷如雪照庭柯,老去愁驚日易過。
芳草漸于歌館密,落花偏向舞筵多。
故人別后皆黃土,南浦春來又綠波。
便欲移家勾曲住,采芝種玉此山阿。
昔年亟攀踐,征馬復(fù)來過。信若山川舊,誰如歲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圖猶寂寞,嘉會(huì)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漢水波。逶迤春日遠(yuǎn),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來煙景和。同心不同賞,留嘆此巖阿。
憶昔官博士,所得英俊多。
斥去典蜀學(xué),蜀士煩搜羅。
二井轉(zhuǎn)轆轤,猶能挹余波。
袍子白紛紛,有如鏡重磨。
愛汝似二父,此地曾經(jīng)過。
分職有十師,圣門嚴(yán)四科。
儻非一萬卷,難取三百禾。
我有十詠詩,考古煩吟哦。
鼓鐘樂高文,羽翼崇雄軻。
似聞禮殿柏,久矣尋斧柯。
古物天為惜,蒸薪鬼所呵。
堂堂公議地,歲月窮羲娥。
忍此恣橫說,后來敢誰何。
我集四庫書,琬琰藏洛河。
此外有石經(jīng),參酌正舛訛。
熟讀懋汝學(xué),師友相切嗟。
汝有屋三間,竹墅連松坡。
日夜望汝成,門戶高嵯峨。
我貧自有道,一竿釣漁蓑。
后生問老子,守死山之阿。
江滸行廚轉(zhuǎn),關(guān)頭細(xì)路過。
手摩如象石,目送臥龍坡。
骯臟云端柏,鬅鬙雨后莎。
晚來晴更好,舟發(fā)亂山阿。
古木西園勝,亭延上客過。
色無花卉妒,堅(jiān)為雪霜多。
干育千年秀,根含一氣和。
明堂求厚棟,可得老巖阿。
南朝人物盛諸何,壽母皤然樂事多。
堂下無憂萱弄色,天邊有信桂交柯。
黃金籯滿經(jīng)方重,白玉樓成恨未磨。
空誦空仁舊時(shí)賦,版輿零落故山阿。
山云百日雨,山水十丈波。
田疇與道路,一夕成江河。
巨石大於鱉,吹轉(zhuǎn)如蓬窠。
夏旱既損麥,秋潦復(fù)無禾。
津梁盡傾壞,商販絕經(jīng)過。
斗米二百金,吾生將奈何。
安敢比夷齊,愚圣不同科。
應(yīng)如元魯山,餓死深山阿。
灼灼山半花,閑閑水中藻。
茍無松柏心,飄零向誰道。
蜉蝣炫衣裳,楚楚苦不保。
野老惜春色,間籬薙青草。
青草忽已繁,蘭蕙日已老。
蘭蕙日已老,我心當(dāng)奈何。
人生貴適意,所樂豈在多。
卓然負(fù)書翁,悠悠謝山阿。
漢字阿的釋義
阿〈助〉
(漢語名詞詞頭,盛行于魏晉以后)
加在親屬稱呼前面有親昵的意味
阿姊聞妹來。――《樂府詩集·木蘭詩》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爺(又作“阿耶”。稱父親);阿翁(稱祖父;稱父親;婦女稱丈夫之父);阿嫂(對朋友之妻的稱呼);阿叔(對丈夫之弟的稱呼);阿家(又稱“阿姑”。婦人稱丈夫的母親);阿爹(稱父親;也尊稱長者);阿父(稱父親;也稱伯伯、叔叔,或作伯叔自稱);阿伯(尊稱年長的男子)
加于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稱呼,往往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關(guān)系
阿女含淚答。――《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咸(侄子。晉朝阮籍的侄兒阮咸有才,后來遂用來稱侄子);阿連(弟弟。南朝宋謝靈運(yùn)的族弟惠連很有才,人們隨謝靈運(yùn)稱之為阿連);阿杜(原指周盤龍的小妾杜氏,后為妾的別稱);阿嬌(漢武帝陳皇后的小名;泛指美麗的女子);阿蒙(三國時(shí)吳國名將呂蒙);阿瞞(三國曹操的小字)
阿ā
⒈助詞。用在稱呼前:~姨。~哥?!珡垺?
⒉[阿昌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 一。
────────────────—
阿 ē
①凹曲處:山~。
②迎合;偏袒:~諛。又見ā。
【阿彌陀佛】梵文的音譯。佛經(jīng)中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佛教寺廟中常與釋迦、藥師佛并供。佛教徒以之作為口頭念誦的佛號,表示虔誠信仰。又意譯作、。
【阿房宮】秦代著名宮殿。遺址在西安市西阿房村。始建于前212年,規(guī)模極為宏大,,全部工程至秦亡時(shí)猶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時(shí)人用其前殿所在地名而稱之為阿房宮。秦亡后,被項(xiàng)羽焚毀。
【阿其所好】無原則地迎合別人的愛好。
【阿諛】為迎合別人,說好聽的話。
────────────────—
阿ǎ 1.嘆詞。表示驚訝。
────────────────—
阿à 1.方言。副詞。猶言可﹑是否。用在問句中,加強(qiáng)語氣。
────────────────—
阿a 1.語氣詞。用在句首或句中。無義。 2.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囑咐﹑乞請等語氣。 3.語氣詞。后作"啊"。用在句中稍作停頓,讓人注意下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