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查詩詞
國小暇日多。
民淳紛務(wù)屏。
辟牖期清曠。
開簾候風(fēng)景。
泱泱日照溪。
團(tuán)團(tuán)云去嶺。
岧嶤蘭橑峻。
駢闐石路整。
池北樹如福
竹外山猶影。
自來彌弦望。
及君臨箕潁。
清文蔚且詠。
微言超已領(lǐng)。
不見城壕側(cè)。
思君朝夕頃。
回舟方在辰。
何以慰延頸。
出門重新制,纖手行自整。
愿作花工兒,長年承素頸。
昨日雪深驢沒蹄,今日雪晴驢可騎。
此時(shí)去訪楊道士,青天猶壓楊花垂。
太平門外雖多景,莫妙梅花水清冷。
棲霞有約不得行,孤負(fù)千峰老鴉頸。
漢字頸的釋義
頸
(形聲。從刀,巠聲。從“頁”,表示與頭有關(guān)。本義:頸項(xiàng))
同本義 [neck]
頸,頭莖也。――《說文》
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愿曰。――《荀子·榮辱》
譬之是猶欲壽而歾頸也。――《荀子·彊國》
喜則交頸相靡。――《莊子·馬蹄》
折頸而死。――《韓非子·五蠹》
頸血濺大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伸頸,側(cè)目。――《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撫其頸曰。――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頸血(刎頸時(shí)流出的血。比喻不惜一死)
器物像頸或部位相當(dāng)于頸的部分 [neck]。如:瓶頸;鶴頸;頸長如鵝
脖子的前面部分 [sth. Resemblin
頸(頸)jǐng
⒈俗稱"脖子",頭與軀干相連的部分:引~高歌。
⒉物體像頸的部分:瓶~。
────────────────—
頸gěng 1.見"脖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