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未醒如凍蠅,蠟梅先折能寧馨。
江梅既開瘦欲絕,蠟梅吐香方未歇。
幾思覓句攄襟期,嫌如蔬筍傷肝脾。
君詩與花辱俱見,卻悔臨淵只癡羨。
君因此花詩再題,過讀快若垢得篦。
從渠見者不著目,亦勝長安紛市鬻。
平生愛山林,里居想王屋。
孤月自無朋,斷云曾不族。
詎知莊遵市,儵有賈誼卜。
西河就索居,漆園問尊足。
翟門羅可去,軻宅仁已熟。
似聞結(jié)駟多,每見后騎屬。
魯臺時遣饋,監(jiān)侯已發(fā)粟。
競歡王儉蓮,肯問顏公粥。
家貧愿鄰富,蒹葭欣倚玉。
頗容滑稽叟,來簉堂上燭。
猶能辨絲簧,漸近不如竹。
濁醪慁兵醖,庸行參圣讀。
愿為善頌禱,既醉備五福。
謀婦擬提壺,敲門驚啄木。
持螯兩從事,來就桑下宿。
美味均適口,雙明喜增目。
命駕匪千里,星言怕不夙。
聯(lián)名乏追韓,補詩聊繼束。
終當效樂天,駱馬為酒鬻。
漢字鬻的釋義
鬻
(形聲。本義:粥。引申為“賣”)
賣,出售 [sell;vend]
鮒也鬻獄。――《左傳·昭公十四年》
市賤鬻貴。――《國語·齊語》
人爭鬻之。――明·劉基《賣柑者言》
明告鬻梅者。――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又如:鬻卜(賣卦);鬻文(為人撰寫文章而接受酬勞。即“賣文”);鬻技(出賣技藝以謀生);鬻歌(賣歌,以歌唱謀生);鬻爵(出賣官爵)
使用 [use]。如:鬻獄(利用訟案而收受賄賂);鬻舉(使用錢財賄賂而登科第)
盜取 [usurp]。如:鬻事(盜取事名);鬻權(quán)(弄權(quán))
鬻
幼小 [young]。如:鬻子(稚子)
鬻獄
[receive bribe in handling a ca
鬻yù賣:~文。
────────────────—
鬻zhōu 1.同"粥"。 2.見"鬻鬻"。 3.通"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