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九宮,照臨下土。
陰驚庶類,功施周普。
恪修祀典,禮興樂舉。
嘉玉量幣,聲非稷黍。
乃粒函民,工昭萬古。
國有常祀,薦獻(xiàn)式斜。
肅肅雍纊,舊章咸舉。
神保聿歸,介我稷黍。
久旱偶成雨,方喜慰愁苦。
雖能斂塵土,不能救禾黍。
炎蒸成積雨,異候無寒暑。
睡覺無余聲,清燈翳復(fù)吐。
長年遭喪亂,萬事其誰語。
愒日閱流年,茫然忘去齲
諒無經(jīng)世心,還山藝禾黍。
鳳簫鼉鼓龍須笛,夜宴華堂醉春色。
艷歌妙舞蕩人心,但有歡娛別無益。
何如村落卷桐吹,能使時(shí)人知稼穡。
村南村北聲相續(xù),青郊雨后耕黃犢。
一聲催得大麥黃,一聲喚得新秧綠。
人言此角只兒戲,孰識(shí)古人吹角意。
田家作勞多怨咨,故假聲音召和氣。
吹此角,起東作。
吹此角,田家樂。
此角上與鄒之子律同宮商,合鐘呂。
形甚樸,聲甚古,
一吹寒谷生禾黍。
三籬蓋馳道,風(fēng)烈一無齲
時(shí)見牧牛童,嗔牛吃禾黍。
春雨薄無泥,野苗青入俎。
深堂開畫圖,飛鳥驚寒渚。
名筆今寂寥,嘉賓競(jìng)推許。
主人何太勤,不異具雞黍。
河湟父老地,盡知?dú)w明主。將軍入空城,城下吊黃土。
所愿邊人耕,歲歲生禾黍。
秋陽皜皜人皆苦,安得清風(fēng)掃殘暑。
河流欲斷泉脈乾,一望高田變焦土。
洮湖白龍迎入城,行道燒香人亭午。
青天已響阿香車,平地未見商羊舞。
昔時(shí)曾說雨催詩,今朝還要詩催雨。
愿龍速降神力澍甘霖,萬落千村熟禾黍。
蒼蒼昊穹,覆臨下土。
欽惟幾事,民所依怙。
爰竭精虔,禮典斯舉。
甘澤以時(shí),介我稷黍。
[函鐘為宮]功烈在民,誕受露雨。
良耜既歌,乃揚(yáng)帗舞。
是奉是尊,厚禮斯舉。
相其豈年,多府稌多黍。
煌煌九宮,照臨下土。
陰驚庶類,功施周普。
恪修祀典,禮興樂舉。
嘉玉量幣,聲非稷黍。
啾啾雀滿樹,靄靄東坡雨。田家夜無食,水中摘禾黍。
祖龍筑長城,雄關(guān)百二所。
阿房高接天,六國收歌女。
跨海覓仙方,蓬萊眇何許。
欲為不死人,萬代秦宮主。
風(fēng)吹鮑魚腥,茲事竟虛語。
乾坤反掌間,山河淚如雨。
誰憐素車兒,奉璽納季父。
楚人斬關(guān)來,一炬成焦土。
空余此余基,千秋泣禾黍。
反照入閭巷,憂來與誰語。
古道無人行,秋風(fēng)動(dòng)禾黍。
雖云居異方,政自生同宇。
不但擷園蔬,仍須催釀黍。
糟床帶松節(jié),酒膩肥如羜。滴滴連有聲,空疑杜康語。
開眉既壓后,染指偷嘗處。自此得公田,不過渾種黍。
乃粒函民,工昭萬古。
國有常祀,薦獻(xiàn)式斜。
肅肅雍纊,舊章咸舉。
神保聿歸,介我稷黍。
云童童,白龍之尾垂江中。今年天旱不作雨,
水足墻上有禾黍。
朝出城南村,策馬入荊杞。
村中八九家,煙火自成里。
兒童候晨光,稍稍荊扉啟。
四鄰務(wù)收獲,時(shí)復(fù)披草語。
昵昵何所云,但言好禾黍?!?/p>
漢字黍的釋義
黍
(形聲。從禾,雨省聲。本義:植物名。亦稱“稷”、“糜子”)
古代專指一種子實(shí)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broomcorn millet]。其子實(shí)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
黍,禾屬而黏者也。――《說文》。按,今北方謂之黃米。
天子乃以雛嘗黍。――《禮記·月令》。注:“黍火谷?!?
黍白薌合。――《禮記·曲禮》
無食我黍。――《詩·魏風(fēng)·碩鼠》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論語·微子》
又如:黍離(喻覆沒;衰敗。西周亡后,周大夫過故宗廟官室,只見滿目黍離,十分荒涼);黍酒(用黍釀制的酒);黍醅(同黍酒);黍月霍(一種雜有黍米的肉羹
黍shǔ一年生草本。葉線形。子實(shí)叫"黍子",碾成米稱"黃米",乳白、淡黃或褐色,性粘,供食用或釀酒。[蜀黍]高粱。供食用或釀酒。[玉蜀黍]玉米。又叫"包谷"或"棒子"。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