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洛多權豪,游服相隨。
青牛中甸車,白馬連環(huán)羈。
珩佩競照耀,紳組舊參差。
騶鳴行人駐,倏若流風馳。
名園不問主,下輦輒失嬉。
秦官錫雕盤,光祿假羽巵。
侏儒善為優(yōu),邯鄣有名姬。
坐客應馀論,雇眄成恩私。
鹵簿留國門,誰何不敢譏。
歸業(yè)臥華堂,瑣窗承文楣。
武夫瑩庭階,壁珰攢榮題。
列燭正晶熒,噴香常逶迤。
明朝入君門,密侍白玉墀。
開言迎合旨,群公默無為。
乍請考工地,亦拜床下兒。
吹噓枯稊生,指雇千鈞移。
回瞻狥名士,猿介爾何施。
朱云折檻去,梅福棄官歸。
寂寞揚子云,口吃不能辭。
著書述圣道,徒許俗人嗤。
漢室已久壞,往事垂于茲。
眇然千載下,慷慨有馀悲。
京洛緇塵點素衣,秋風日夕喚人皈。
鱸魚不解疏張翰,羊酪偏能留陸機。
二晉興亡幾春草,三吳人物尚漁磯。
空令千古華亭鶴,猶為諸賢說是非。
京室天下歸,飛甍無余地。
國士憂社稷,涂人養(yǎng)聲利。
貴賤競一時,峨冠各鱗次。
子龍獨幽遠,聘召漠無意。
京洛風塵久不開,晚尋云水到天臺。
如何更下章安浦,縹緲山城首重回。
京塵無處可軒眉,照面淮濱喜自知。
風里麥苗連地起,雨中楊樹帶煙垂。
故林歸計嗟遲暮,久客平生厭別離。
落日江南采蘋去,長歌柳惲洞庭詩。
京華桂玉兩關心,粗得心閑病已侵。
伴我一生成底事,誥鸞空印紫泥深。
京路馬駸駸,塵勞日向深。蒙泉聊息駕,可以洗君心。
京口沿河賣酒家,東邊楊柳北邊花。
柳搖花謝人分散,一向天涯一海涯。
京江抵、海邊吳楚。鐵甕城、行勝無今古。北固陵高,西津橫渡。幾人攜手分襟處。凄涼淥水橋南路。奈玉壺、難叩鴛鴦語。行雨行云,非花非霧。為誰來為誰還去。
京洛多年作意游,撇然歸思滿林丘。
塵衣才洗吳中水,吟錫還尋海畔州。
獨夜揮弦泣山鬼,幾旬談妙動藩侯。
孤云高跡真無定,又理輕裝買客舟。
京城六月日如火,風軒散發(fā)執(zhí)書坐。
頓嫌城市多煩囂,欲買田廬何處可。
素幾茶甌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過。
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頗。
魏氏之子文貞孫,玉樹臨風色瑳々。
讀書浙水之東頭,蒐今摭古以自課。
夏蓋湖光白涌云,福祈山氣青孚座。
三江帆上莫天長,八月潮平秋水大。
亭邊狝猿長如人,月黑林昏盜山果。
桃源人家疑此是,洞口云深晝無鎖。
百壺滿醉江南春,擊缶高歌兒子和。
西蜀少陵恒苦吟,南陽武侯尚高臥。
文貞昔在貞觀中,大節(jié)堂堂不終挫。
好將舊學佐朝堂,行見英風振頑懦。
索居何日賦歸來,盡理遺書載輕舸。
我昔耕牧峴山陽,門前水田足粳糯。
十年道阻不可歸,江上秋風茅屋破。
舊栽松柏空成林,石墻竹梢添幾個。
向來耆舊安穩(wěn)無,每一思之淚交墮。
福源林壑倘見分,卜鄰擬住山之左。
客歸好語仲遠君,歲晚寄書煩報我。
京都花品予嘗評,夭桃僅有十數(shù)名。
含絲繁艷今始識,鮮苞長蕊彯紅纓。
春晴日暖助顏色,灼灼一片朝霞輕。
鮫綃剪碎旋裝綴,虬須摘盡將紉縈。
因知化工巧難狀,偏于草木呈瑞精。
又疑華燈九光爛,蜂蝶不敢來窺爭。
江南萱草易滋殖,維揚芍藥初種成。
此花皆有紅絲號,恨不同時相合并。
君家數(shù)株發(fā)庭際,愛玩常掛簾鉤瓊。
有客風流欲寄目,主人喜笑張筵迎。
飛觴灑翰偏得意,都緣尤物牽風情。
我雖多病不能飲,猶思強舉花前觶
京邑嘆離群,江樓喜遇君。開筵當九日,泛菊外浮云。
朗詠山川霽,酣歌物色新。君看酒中意,未肯喪斯文。
京口畫樓三百所,第一新樓名喜雨。
大鵬展翼到中天,化作檐楹不飛去。
一日登臨天下奇,華燈照夜萬琉璃。
上與星辰共羅列,下映十里蓮花池。
泰山為曲海為釀,手挈五湖為甕盎。
銀糟香沸碧瑤春,歌舞當壚多麗人。
使君歌了人皆飲,更賞谷中花似錦。
五兵不用用酒兵,折沖樽俎邊塵寢。
茲樓屹作東南美,孰識黃堂命名意。
特將此酒噀為霖,四海九州同一醉。
京兆小齋寬,公庭半藥闌。甌香茶色嫩,窗冷竹聲干。
盛德中朝貴,清風畫省寒。能將吏部鏡,照取寸心看。
竹影遮窗暗,花陰拂簟涼。君王新賜筆,草奏向明光。
京洛風塵遠,褒斜煙霧深。
北游君似智,南飛我異禽。
別路琴聲斷,彼山猿鳥府。
一乖青巖酌,空仁白云心。
京華正是熱官地,公獨胡為起歸意。
家傳相業(yè)百未施,請佩左符聊一試。
相君道德人中英,達識早保懸車榮。
君王屢良不肯起,只今父子俱芳馨。
小春十月壺已尾,橘柚垂黃風日美。
青衫昔出紫袍歸,拜壽雙親親色喜。
京城在處閑人少,唯共君行并馬蹄。更和詩篇名最出,
時傾杯酒戶常齊。同趨闕下聽鐘漏,獨向軍前聞鼓鼙。
今日春明門外別,更無因得到街西。
京塵吹帽汗淋衣,相見頻年只道歸。
省里移文那得了,家邊持節(jié)未為非。
煮乾碧海知誰用,割盡黃云尚告饑。
可得不為根本計,秋風還見雁南飛。
京塵拂盡一囊輕,歸思飄然入杳冥。
五兩風高飛榜急,八重山秀倚天青。
供花林鳥窺禪熟,聞呪潭龍起蟄醒。
他日可容攀社侶,籃與終待叩松扃。
漢字京的釋義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為聳起的尖端。本義: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義 [artificial mound]
京,人所為絕京丘也。――《說文》
辨京陵。――《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覽冥》
為京邱若山陵。――《呂氏春秋·禁塞》
乃覯于京。――《詩·大雅·公劉》
于塹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國志·公孫瓚傳》
又如:筑京(堆土為小山);京丘(為戰(zhàn)死的人所筑的墳墓。即京觀);京觀(古代戰(zhàn)爭中,勝者為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觀)。泛指高大的山丘 [tall mourtian]
望楚與堂,景山
京jīng
⒈國都,首都:~城。
⒉特指我國的首都北京:~劇?!牛ū本?、九龍)鐵路。
⒊大:莫之與~(沒有比他更大的)。
⒋數(shù)目字。〈古〉指一千萬。另說十億為兆,十兆為~。
⒌[京族]
①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
②越南的主要民族。
⒍[京畿]稱國都或國都及其附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