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鸞翠構(gòu)元臨市,靖節(jié)幽居聞近朝。
事過自余安水石,客忙何至走漁樵。
價高少室仍休問,徑捷終南更易招。
嶺上有云如可寄,肯將臺鼎換簞瓢。
伯陽遺妙旨,杳杳與冥冥。說即非難說,行還不易行。
藥中迷九轉(zhuǎn),心外覓長生。畢竟荒原上,一盤蒿隴平。
伯淮臥彭城,繞屋生蓬茨。
天子呼不起,思見巖壑姿。
俾工圖其形,銜命日夜馳。
落筆竟不得,韜面以疾辭。
豫章有孺子,同時隱江湄。
棲棲非我事,結(jié)廬對風(fēng)漪。
時人亦罕識,阿堵誰寫之。
我聞郭有道,曾遣輕騎追。
疑此言語生,即是茅畫師。
伯英草圣稱絕倫,后來學(xué)者無其人。白眉年少未弱冠,
落紙紛紛運纖腕。初聞之子十歲馀,當(dāng)時時輩皆不如。
猶輕昔日墨池學(xué),未許前賢團扇書。艷彩芳姿相點綴,
水映荷花風(fēng)轉(zhuǎn)蕙。三春并向指下生,萬象爭分筆端勢。
有時當(dāng)暑如清秋,滿堂風(fēng)雨寒颼颼。乍疑崩崖瀑水落,
又見古木饑鼯愁。變化縱橫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貴。
憶昔謝安問獻之,時人雖見那得知。
伯鸞出京師,慷慨歌五噫。
豈無濟時心,升降與我違。
有來適吳中,舂粱救寒饑。
吳人皋伯通,舎之慰窮棲。
方志雖或除,此橋猶可稽。
伯鸞號逸民,佳傳照綠綈。
伯通賴有此,庶幾與子齊。
至今閶門外,兩冢陪要離。
累累各高大,冥冥春草萋。
古者賢哲人,不計鳳與雞。
焜耀亦偶爾,埋沒何凄兮。
出語賀兩公,亦以昌吾詩。
伯陽飛御上層天,繼世云礽盡謫仙。
炯炯方瞳真壽相,不勞頌祝自長年。
伯符兄弟最英雄,千載青山繞故宮。
宋祖只知曹馬事,齊高還與獍梟同。
暮簫尚帶蘭陵怨,春水多愁舊壘未。
伯鸞舂吳市,伉儷乃相之。
布衣日操作,椎結(jié)無容輝。
居貧敢忘敬,舉案與眉齊。
斯人亦何修,感彼糟糠妻。
買臣躬負薪,室家請長辭。
豈惟匹婦丑,君子諒有虧。
周道興閨房,衽席詎為微。
所以郤缺耨,重耳任不疑。
斯道久寂寞,捃摭為此詩?!?/p>
伯茲雩婁,務(wù)學(xué)實著。
三千之位,七十是預(yù)。
匪善莫行,惟德乃據(jù)。
紀(jì)干前書,式彰厥譽。
伯仲怡然意甚真,齊肩握手笑相親。
云陰解駮排空立,秀出人間棣萼春。
伯倫酒德無人敵,太白詩名有古風(fēng)。
浪許薄才酬大雅,長愁小戶對洪鍾。
月明如晝九江水,天靜無云五老峰。
此賞不疏真共喜,登臨歸興尚誰同。
伯彼監(jiān)淄,左行稱賢。
睎蹤十哲,秀潁三千。
心悅誠服,家至戶傳。
樂只君子,文聲益宣。
伯勞飛遲燕飛疾,垂楊綻金花笑日。綠窗嬌女字鶯鶯,
金雀婭鬟年十七。黃姑上天阿母在,寂寞霜姿素蓮質(zhì)。
門掩重關(guān)蕭寺中,芳草花時不曾出。
伯夷能使鄙夫?qū)?,此老傳家不在官?/p>
魂夢猶能教兒息,九原風(fēng)節(jié)更高寒。
伯牙善鼓琴,知音一子期。
已得慰生平,絕弦勿復(fù)悲。
深沉揚執(zhí)戟,玄文準(zhǔn)伏羲。
各年未原賞,豈欲求當(dāng)時。
伯夷不食周武粟,程嬰可托趙氏孤。
死者復(fù)生欲無愧,受遺歸妹況在予。
經(jīng)營百事失本意,跬步尋常畏簡書。
人閑若有不稅地,判盡筋力終年鋤。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shù)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建德館龍眠淥凈中,微吟作云雨。
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風(fēng)主。
墨禪堂此心初無住,每與物皆禪。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華巖堂佛口如瀾翻,初無一正定。
畫作正定看,于何是佛性。
云薌閣清溪便種稻,秋晚連云熟。
不待見新春,西風(fēng)薌自足。
發(fā)真塢山開稍有路,水放亦成川。
游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薌茅館山居少華麗,牽茅結(jié)凈屋。
此間不受塵,幽人亦新沐。
瓔珞巖泉流逢石缺,脈散成寶網(wǎng)。
水作瓔珞看,山是如來想。
棲云室石室空無主,浮云自去來。
人間春雨足,歸意帶風(fēng)雷。
秘全庵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嘗違。
溪山亦何有,永覺平日非。
延華洞共恨春不長,逡巡就搖落。
一見洞中天,真知世間惡。
澄元谷石門日不下,潭鏡月長臨。
細細溪風(fēng)渡,相看識此心。
雨花巖巖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墮。
忽下幽人前,知子觀空坐。
泠泠谷層崖落飛泉,微風(fēng)泛喬木。
坐遣谷中人,家家有琴筑。
玉龍峽白龍晝飲潭,修尾掛石壁。
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
觀音巖倚巖開翠屏,臨潭置苔石。
有所獨無人,君心得未得。
垂云沜未見垂云沜,其如歸興何。
路窮雙足熱,為我洗盤陀。
勝金巖置馬步巖間,巖前得平地。
肴蔬取行簏,粗飽有遺味。
寶華巖團團寶華巖,重重蔭珍木。
歸來得商鼎,試鬻溪邊綠。
陳彭漈蒼壁立精鐵,縣泉瀉天紳。
山行見已久,指與未來人。
鵲源溪深龜魚驕,石瘦椿楠勁。
借子木蘭船,寬我芒鞋玻
〈四詩皆記伯時所畫。
〉
伯兮癯似松間鶴,季也孤於云水僧。
昨夜夢中聞笑語,覺來秋在影堂燈。
伯益虞有虞,智周百物,禽用三驅(qū),無為而治永終譽。
皇帝孔武,徒手搏雕虎。
去其爪以蹲睿杌視諍笫德飾琛?/p>
雚皇之勇駭萬人,山川寧,鳥獸馴。
伯玉文章一世雄,買碑人去更無蹤。
欲尋水館風(fēng)亭處,只在西門折柳東。
漢字伯的釋義
伯
通“霸”。原指春秋時諸侯的首領(lǐng) [chief of feudal princes]
穆公任之,強配五伯、六卿施。(五伯,即五個盟主,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成相》
又如:伯氣(霸氣)
伯
稱霸 [dominate;tyrannize]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