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查詩詞
佞夫茍幾糞甘嘗,余子危言襲故常。
若使秉彝猶未滅,也須泚顙細(xì)思量。
佞幸傳呼至,師臣傴僂迎。
暮年靈壽杖,幸自可扶行。
佞臣巫蠱已相疑,身沒湖邊筑望思。
今日更歸何處是,年年芳草上臺(tái)基。
佞人巧求售,富貴一息頃。
千古名不磨,雨心猶耿耿。
偉哉正惠孫,疾惡何勇猛。
平生歷宦余,南臺(tái)與東剩
初著獬豸冠,排擊首權(quán)倖。
奸雄始萌蘗,忠憤已骨鯁。
一片忠義心,皦皦從簿領(lǐng)。
涵養(yǎng)老益壯,大節(jié)兼晚景,
若人久云亡,冰魂嗟已冷,
羨莫徒馳神,反身盍三剩
佞舌如簧亂孝思,竹林人物固猖披。
御衣炯炯嵇生血,不似王生淚著枝。
佞舌兒女柔,異教蜩螗喧。
豈能聽蛙黽,靜枕詩書眠。
漢字佞的釋義
佞〈動(dòng)〉
(會(huì)意。從女,信省。本義:用花言巧語諂媚) 同本義 [be given to flattery]
佞,巧諂高材也。――《說文》
佞,巧也。――《廣雅》
佞,諂也。――《韓詩外傳》
佞之見佞,果喪其田。――《國語·晉語》
為人佞巧。――《史記·周本紀(jì)》
以邪導(dǎo)人謂之佞。――《鹽鐵論·刺議》
焉用佞。――《論語·公冶長》
非佞折獄,惟良折獄。――《書·呂刑》
非佞譽(yù)誣諛之徒。――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又如:佞王(奸佞);佞巧(諂佞巧詐);佞感(諂佞,媚惑);佞道(諂佞邪惡之術(shù));佞兌(諂諛取悅);佞祿(以諂諛取媚而獲得利祿);佞色(諂媚的
佞nìng
⒈有才智:不~(多用于自謙)。
⒉花言巧語諂媚人:~口。奸~。
⒊[佞人]能說善辯而且不正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