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驂惆悵惜芳時,嶺海歸來兩鬢絲。
縱使鶯聲如舊好,綠楊都是折殘枝。
停畫鷁。天外水澄煙碧。莫看遨頭人似織。今年都老色。最苦今朝離夕。未卜今年歸日。生怕晚風消酒力。愁城難借一。
停舟過橋去,兩岸綠垂楊。
繞屋水為界,入門花滿廊。
如今為道觀,聞昔是書堂。
此意與誰說,春風湖渺茫。
停橈磯下奠椒觴,草木猶聞翰墨香。
飛燕已辭青瑣闥,長鯨自上白云鄉(xiāng)。
他年有夢游天姥,此夕無魂到夜郎。
西望長安漫惆悵,金鑾春殿久荒涼。
停午聞山鐘,起行散愁疾。②
尋林采芝去,轉(zhuǎn)谷松翠密。③
傍見精舍開,長廊飯僧畢。④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舊游,過憩終永日。
入洞窺石髓,傍崖采蜂蜜。⑤
日暮辭遠公,虎溪相送出。⑥
停舟傍河滸,四顧盡荒原。
日落狐鳴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澤,搶雨入盤門。
悵望夫差事,吳山閟楚魂。
停橈橫水中,舉目孤煙外。借問吳溪人,誰家有山賣。
停驂問前路,路在秋云里。
蒼蒼縣南道,去途從此始。
絕頂忽盤上,眾山皆下視。
下視千萬峰,峰頭如浪起。
朝經(jīng)韓公坂,夕次藍橋水。
潯陽僅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煩馬蹄跙,勞苦已如此。
停橈嚴瀨畫橋邊。水涓涓。鷺翩翩。午熱追涼,穿竹強留連。無奈日□□欲暝,吹短笛,*新蟬。家山只在水家源。隔云天。恨縈牽。愿得甘霖,逐日*歸船。惟有紫陽溪山月,隨著我,伴愁眠。
停云在空,黯其將雨。
嗟我懷人,道修且阻。
眷此區(qū)區(qū),俯仰再撫。
良辰過鳥,逝不我佇。
停杯且止。齋里百無為客喜。冷淡文風。只有狂言數(shù)百通。不須載酒。粗有五車聊當壽。莫笑予何??枕ヘ澏嘟啦欢?。
停囚長智。
赤腳人趁兔,著靴人吃肉。
停云獨倚闌,扣門問來使。
云是張公子,永昌送詩至。
停云望極。問秀溪何似,英溪風月。劫火灰飛,又見雕檐照寒碧。何事歸來歸去,似熙載、江南江北。還又向、殊鄉(xiāng)初度。故鄉(xiāng)人,卻為客。是則。家咫尺。不是有、莼羹鱸鲙堪憶。從心時節(jié)。消得山陰幾雙屐。莫把放翁笑我,又似憶、平泉花石?;h菊老,梅枝亞,不歸怎得。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fā),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虬髯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一揮截斷紫云腰,仔細看、嫦娥體態(tài)。
停舟野渡頭,客路恨悠悠。
葉落風千樹,種殘月半樓。
蘆花雙過雁,莎草獨眠鷗。
山鬼燒青火,飛來照髑髏。
停橈暗相語,妾在長干祝
郎亦秣陵人,便可同舟去。
停車未共長官親,詩句先驚入眼新。
滴露已紉騷客佩,干云合擬大夫身。
漫論桂樹前頭影,要識甘棠著手春。
有約歸來恣吟嘯,冬心話與歲寒人。
停車欲去繞叢竹,偏愛新筠十數(shù)竿。
莫遣兒童觸瓊粉,留待幽人回日看。
停舟曲江滸,吊古謁遺祠。
巖巖始興公,遺澤芬在斯。
堂傾風雨萃,碑斷苔蘚滋。
芳春□行旅,落日歸文貍。
唐宮替無事,衡鑒方獨持。
弼諧展嘉猷,讜論非□□。
雝雝朝陽鳳,粲粲補袞絲。
側(cè)聞臥病后,九戾煙塵□。
漁陽突騎來,中華混群彝。
信哉砥柱力,用舍同安危。
昭陵鐵馬空,仟李祚九疑。
維余蘭菊存,千秋恒若茲。
我來薦微誠,再拜當前墀。
顧瞻廟貌間,風度猶可希。
武溪何茫茫,筆峰亦巍危
只今相業(yè)隆,熟與前修期。
臨風一長嘆,山雨來霏霏。
漢字停的釋義
?!磩印?
(形聲。從人,亭聲。本義:停止,止息)
同本義 [stop;cease;halt]
停,定也,定于所在也。――《釋名·釋言語》
潢汙行潦之水。――《左傳·隱公三年》。注:“潢汙,停水?!?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李白《行路難》
琵琶聲停欲語遲。――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余亦停弗上。――《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時方冬停遣。――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停床(指亡故);停市(停止交易);停刑(停止執(zhí)行刑罰);停步(停止前進)
停留,暫時居住 [stay]
停數(shù)日。――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停于大室之隅。――唐·李朝威《柳毅傳》
停tíng
⒈止住,止息:~止:~住。~頓。雨~了。
⒉中斷:~學?!?。~水?!构┙o。
⒊放置,泊船:~放。~車。~船。
⒋滯留:~留。在途中~了三天。
⒌妥當:~妥。
⒍總數(shù)中分幾份,其中一份叫一停:八~兒有七~兒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