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憶西峰頂,經(jīng)行絕愛憎。別來心念念,歸去雪層層。
石塢尋春筍,苔龕續(xù)夜燈。應悲塵土里,追逐利名僧。
卻月枝橫淮海初,水曹句法到西湖。
橫枝影瘦池清淺,奇絕何人作畫圖。
卻盡鉛華固自奇,更憐鬢發(fā)傲霜姿。
百年可敬春風面,四老仍扶漢惠時。
顧影不知身嫵媚,嗅香全覺我支離。
殷勤為注銅瓶水,青子累累定著枝。
卻將憔悴入都門,自喜青霄足故人。萬里有家留百越,
十年無路到三秦。摧殘不是當時貌,流落空余舊日貧。
多謝青云好知己,莫教歸去重沾巾。
卻為迎賓得探春,白門官柳早尖新。
如何霜瓦才逢月,半作青瑤半作銀。
卻掃盡陰永,意行溪上停
鬢華年減黑,草暈日添青。
魚舞新磨鏡,鷗飛小畫屏,
梨花寒食近,誰與管飄零。
卻日莫揮戈,君當聽我歌。
花殘狂有限,酒熟悶無多。
生理憑長鑱,幽情寄短蓑。
江湖秋萬里,未死且婆娑。
卻到歌吟地,閑門草色中。百年流水盡,萬事落花空。
繐帳扃秋月,詩樓鎖夜蟲。少微何處墮,留恨白楊風。
卻恐鄉(xiāng)人未甚知,相知深后又何疑。
貧時與祿是可受,老后得官難更為。
自有林泉安素志,況無才業(yè)動丹墀。
荀楊若守吾儒分,免被韓文議小疵。
卻罷住山緣,歸來又十年。
自知身是妄,常道缽休傳。
塔路修來直,紗燈影處圓。
與吾相對坐,語嘿盡通神。
卻掃何須謝客,閑居每自垂簾。
門外不栽五柳,恐人知是陶潛。
卻下烏臺建隼旟,侯封歸去襲舒。
嚴霜尚滿辭天闕,甘雨看隨入境車。
卻掃客不至,端為四國騷。
杯寒薦園實,食儉煮溪毛。
霜過橘柚熟,天晴鴻鵠高。
幽齋高木近,不寢聽雞號。
卻憶西湖爛漫游。水涵山影翠光福輕舟短棹不驚鷗。帶露精神花嫵媚,依風情態(tài)柳溫柔。鶯歌燕語巧相留。
卻喜君知取友端,詩情游戲志睎顏。
更煩為說開三逕,安得斯人數(shù)往還。
卻報君侯聽苦辭,老頭拋我欲何之。
武牢關(guān)外雖分手,不似如今衰白時。
卻下斜坡并柳堤,雙飛燕子正銜泥。
紛紛風雨春將半,淥漲平湖橋柱低。
卻嘆回時鬢似霜,眉毛眼睫放毫光。
從前無理今皆道,笑指泥途七寶裝。
卻望廬山倚柁樓,半空宿靄未全收。
蒼然五老獨獻狀,似欲勸人求一游。
卻思毫末栽松處,青翠才將眾草分。
今日散材遮不得,看看氣色欲凌云。
漢字卻的釋義
卻
(形聲。本作“卻”,俗字作“卻”。從卩,谷聲。卩,象人下跪的樣子,即腿骨節(jié)屈曲的樣子。從“卩”與腳的活動有關(guān)。本義:退)
同本義 [step back;retreat;withdraw]
卻,節(jié)欲也。――《說文》。按:“退也”。
卻行仄行。――《考工記·梓人》
吾行卻曲。――《莊子·人間世》
怒戰(zhàn)栗而卻。――《戰(zhàn)國策·秦策》
卻下而載之。――《儀禮·既夕禮》
卻騏驥以轉(zhuǎn)運兮。――《楚辭·愍命》
北救趙而卻秦。――《史記·魏公子列傳》
已卻秦存趙。
持璧卻立。――《史記·廉頗藺相列傳》
曳笏卻立。――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又如:退
卻(卻)què
⒈退:退~。望而~步。
⒉推辭,謝絕,不接受:推~。謝~。~而不受。
⒊去,掉:冷~。忘~。失~。
⒋副詞。還,且,倒:~話巴山夜雨時。大家都去,他~不去。
────────────────—
卻xì 1.空隙;間隙。 2.嫌隙;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