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士忘疏賤,量書廢寢興。
芻言本何益,玉殿最先登。
日角依俙想,堯言涕泗稱。
龍髯遠莫及,零淚凍成冰。
取士漁鹽出,傳經(jīng)戶牖開。
驚濤簾外起,聚雨筆端來。
人競懸金鑒,書方貴玉杯。
太平元有象,勿遣賦良媒。
取第如前俯,論兵度昔賢。
擊奸清相位,捧日上虞淵。
氣節(jié)公卿右,勛庸日月邊。
一生惟許國,史牒諒盈編。
取次梅花放,樽前白雪樓。
人非分洛蜀,才豈遜曹劉。
姜桂存余辣,芝蘭憶舊游。
文章千古事,未許臥南州。
取金之精,合石之液。列為夫婦,結(jié)為魂魄。一體混沌,
兩精感激。河車覆載,鼎候無忒。洪爐烈火,烘焰翕赫。
煙未及黔,焰不假碧。如畜扶桑,若藏霹靂。姹女氣索,
嬰兒聲寂。透出兩儀,麗于四極。壁立幾多,馬馳一驛。
宛其死矣,適然從革。惡黜善遷,情回性易。紫色內(nèi)達,
赤芒外射。熠若火生,乍疑血滴。號曰中環(huán),退藏于密。
霧散五內(nèi),川流百脈。骨變金植,顏駐玉澤。陽德乃敷,
陰功□積。南宮度名,北斗落籍。
取相便成非,窮子不曾歸。
寧自拋家業(yè),甘受野狐欺。
取車當(dāng)要津,膏潤及遠野。
與天常斡旋,如雨自奔瀉置心亦何有,在物偶相假。
此理及可言,安得圓機者。
取日虞淵戰(zhàn)臨平,鼓起金山麾伏兵。
既不畫此背嵬軍陣形,國容貂蟬佩蔥珩,
軍容金甲馬朱纓。又不畫此生面真儀刑,
昔王不肯專樞庭。清涼居士以自名,
散遺萬騎還屯營。獨控長耳游林坰,
林間坐石樵叟爭。不無醉尉呵夜行,
孰識朱門抗旄旌。王孫妙年萬事輕,
欲蹈箕潁遺浮榮。龔侯淡墨勝丹青,
作此灞橋風(fēng)雪征。龍變不測人中英,
諦觀豈是寒書生。丈夫出處吾能評,
不可長劍即短檠。得時用世身名亨,
否哉履道幽人貞。葉葉用意何崢嶸,
大司馬侃孫淵明。
取友慚何益,論昏不厭貧。
亦公自為德,而我竟奚因。
事巧緣何淺,言深死已瀕。
枕邊呼別意,生死見情真。
取之左右逢其原,香嚴(yán)臘月火燒山。
對面謾人猶佇思,打得香嚴(yán)也是閑。
取水郎中何日了,破柴員外幾時休。
早知蜀地區(qū)娵與,悔不長安大比丘。
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化離宮腹里陰。
從此變成乾健體,潛藏飛躍盡由心。
取次升沈論等差,云霄獨不忘泥沙。
常流對面如千里,密友終身似一家。
魂夢因君游輦轂,書題為我寄煙霞。
仲容到日還應(yīng)說,半紀(jì)相思兩鬢華。
取友不無人,愛君天性真。
遠尋窮巷宅,未拂滿衣塵。
主禮貧尤重,交情別更親。
誰家釀醇酒,盡醉淮衣巾。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萬籟收聲兮萬象自閑,秋水吞空兮秋天一色。
取盡風(fēng)騷妙,名高身倍閑。久離王者闕,欲向祖師山。
幕府秋招去,溪鄰日望還。伊余豈酬敵,來往踏苔斑。
取士必取骨,相馬莫相毛。
淮南養(yǎng)賓客,所重斗與筲。
照蟬不明火,振樹將徒勞。
哀哉蒙鳩子,托命于葦苕。
取境緣情有兩輪,順時起愛逆生瞋。
狂花翳眼旋消隕,醒醉原來是一人。
取土雖多術(shù),知人在片談。
文書今倚重,謀議許相參。
餌陋賈生五,策明劉蛻三。
坤輿方厚載,朋利得西南。
取不得,舍不得,
自是眼盲心裹黑。居大洋??诮骨?/p>
兩手問人覓水吃。
漢字取的釋義
取〈動〉
(會意。從又,從耳。甲骨文字形。左邊是耳朵,右邊是手(又),合起來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戰(zhàn),以割取敵人尸體首級或左耳以計數(shù)獻功。本義:[捕獲到野獸或戰(zhàn)俘時]割下左耳)
同本義 [cut off left-ear]
取,捕取也。――《說文》
大獸公之,小禽私之,獲者取左耳。――《周禮》
且今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者,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取吳元濟。――《資治通鑒·唐紀(jì)》
斬獲敵人的首級為取 [behead]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xiāng)。――宋·蘇軾《陽關(guān)詞》
拿 [take;fetch;get]
取數(shù)斗歸。――三國魏·邯鄲
取qǔ
⒈拿,得到:~書?!睢!贸煽?。
⒉采用,選用,接受:~材。錄~。去粗~精。~長補短。
⒊尋求:~樂。求~?!Γㄩ_玩笑)。
⒋攻克,強奪:~城。奪~。
⒌按一定的根據(jù)或條件做:~齊?!珱Q。
⒍〈古〉通"娶"。
⒎[取次]任意,隨便:~次莫論兵(兵:軍事)。
⒏[取消]廢除,去掉。
⒐[取締]明令取消,禁止或制裁。
⒑[取巧]用討好巧妙的或不正當(dāng)?shù)氖侄文乘嚼?,或逃避困難:投機~巧。
────────────────—
取qū 1.通"趨"。趨向。 2.通"趨"。疾走。 3.距離;相隔。 4.見"取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