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深澗,思啼猿。暗入蘋洲暖,輕隨柳陌暄。
澹蕩乍飄云影,芳菲遍滿花源。寂寞春江別君處,
和煙帶雨送征軒。
響銅簽。
許多年、舊事壓眉尖。
記得當(dāng)初,后堂弟妹,團(tuán)圞圍定紅簾。
飲盡了、屠蘇千盞,撻畫鼓,憨笑賭黃柑。
十里春城,金蛾暗撲,火鳳交銜。
自后也逢除夕,嘆此身長是,弟北兄南。
第宅俱非,顛毛都換,每因節(jié)令生嫌。
只萬點(diǎn)、官橋夜火,風(fēng)吹零亂映疏檐。
羨煞鄰家歲酒,隔巷春衫。
響舌能令百鳥羞,聽時丹杏發(fā)山郵。
春云不定雨來急,濕翅蒼茫高樹頭。
響泉一派落天風(fēng),人在浮云柳絮中。
亭午柴關(guān)猶未啟,碧玲瓏底拒霜紅。
響屟廊空香徑微,千年往跡故應(yīng)非。
青山花草斜陽下,唯見殘僧曬衲衣。
漢字響的釋義
響
(形聲。從口,鄉(xiāng)聲。本義:回聲)
同本義 [echo]
響,聲也。――《說文》
炎光飛響。――《劇秦美新》
黃玉響應(yīng)。――《史晨奏銘》
其受命也如響。――《易·系辭》
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水經(jīng)注·江水》
云集響應(yīng)。――漢·賈誼《過秦論上》
絕無蹤響。――《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響臻(響應(yīng)紛至);響徹;響效(同響應(yīng))
聲音 [sound]
泠泠作響。――吳均《與朱元思書》
歌臺暖響。――唐·杜牧《阿房宮賦》
枹止響騰,余韻徐歇。――蘇軾《石鐘山記》
群響畢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又如:響丁?。戙鲢觥P稳萸?
響(響)xiǎng
⒈聲音:~聲。音~。
⒉發(fā)出聲音:鈴~了。炮~了。
⒊回聲:空谷傳~。
⒋聲音大,洪亮:~徹云霄?!恋母杪?。
⒌[響應(yīng)]回聲相應(yīng)?!从鳌涤醚孕小幢怼蒂澩?、擁護(hù)和支持某種號召或倡議:熱烈~應(yīng)祖國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