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案文書長引睡,起來搔首亂鬅鬙。
眼明嘉卉紛紈綺,竟是修篁聳棘矜。
堆勝題詩尚可懷,異時吳楚渺何哉。
傳聞屢作南州佐,政自不妨三逕開。
準擬歸舟成再見,驚嗟玉樹有新摧。
要知盛德亡窮處,連璧光輝看后來。
堆案文書不用嗟,新詩字字說芳華。
題輿事省時眠草,綸閣文高合判花。
莫待春歸空悵望,須知醉里有生涯。
如何為向邦侯說,整頓清明載酒車。
堆青仍積翠,山與水俱奇。
毫發(fā)漁船遠,尋常草舍卑。
喜君真好學,索我細題詩。
卷軸頻舒卷,明窗肯見思。
堆盤縷縷又秋風,客俎虀鹽一洗空。
羹鱠疑居柁樓底,杯螯如墮酒船中。
莼羹本是詩人事,樽俎那容俗子同。
不日挽君來快問,請分一箸供涪翁。
堆案文書在眼邊,身閑俱是好林泉。
乞渠解褐休雙足,為結(jié)□中飽睡緣。
堆來枕上愁何狀,
江海翻波浪。
夜長天色怎難明,
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曉來百念皆灰燼,
倦極身無憑。
一勾殘月向西流,
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堆槃野柿間山梨,酒美雞肥稻滑匙。
婦子團樂常見面,一醉寧識別離悲。
堆瓊積玉遍階除,個是騷人富貴余。
莫道得渠無用處,寒窗能映夜觀書。
堆瓊滴露冰壺瑩。樓外天如鏡。水晶雙枕襯云鬟。臥看千山明月、聽潺湲。渡江桃葉分飛後。馬上猶回首。郵亭今夜月空圓。不似當時攜手、對嬋娟。
堆土漸高山意出,終南移入戶庭間。
玉峰藍水應惆悵,恐見新山望舊山。
[元舊居在藍田山。]
堆紫堆紅曲徑邊,飛來飛去小庭前。
隨風入戶最難定,送雨過林真可憐。
青帝不能留一日,玄都重到又經(jīng)年。
芳菲去去無存跡,恰似生前未結(jié)緣。
堆盤紅縷細茵陳,巧與椒花兩斗新。
竹馬異時寧信老,土牛明日莫辭春。
西湖弄水猶應早,北寺觀燈欲及辰。
白發(fā)蒼顏誰肯記,曉來頻嚏為何人。
堆青泛碧放船篷,萬里風前鶴發(fā)翁。
絕境滿前官不禁,此身未省嘆途窮。
堆豗病鶴怯雞群,見酒特地生精神。
坐中索起時被肘,亦任旁人嫌我真。
堆案文書無了畢,并堤船舫且縈回。
非關(guān)董役年年事,自為春郊得得來。
堆堆路傍堠,一雙復一只。迎我出秦關(guān),送我入楚澤。
千以高山遮,萬以遠水隔。吾君勤聽治,照與日月敵。
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釋。何當迎送歸,緣路高歷歷。
堆幾盡埃簡,攻之如蠹蟲。
誰知圣人意,不盡書籍中。
曲盡弦猶在,器成機見空。
妙哉留輪手,堂下笑桓公。
堆青積翠聳□□,□□崢嶸古寺深。
此畫老錢暮年筆,真成一紙真千金。
堆山積岳來,一一盡塵埃。
更擬論玄妙,冰消解瓦摧。
漢字堆的釋義
堆
(象形。從土,隹聲。本義:土堆)
土墩,沙墩或水中聚集的礁石 [heap pile;hillock;mound]
逾隴堆兮渡漠。――《楚辭·疾世》
激堆埼。――司馬相如《上林賦》
呼水中沙堆為墠。――《爾雅·釋水》注
又如:堆阜(小丘);堆埼(曲折的岸邊)――多用于地名。如:滟滪堆(在四川長江中);雙堆集(在安徽)
常為排列的整齊有序的疊堆 [stack]。如:草堆;柴火堆;堆云(形容密集眾多);堆堆(久久不動的樣子;形容累積得很多的樣子)
堆
堆積 [pile up;heap up]
堆,聚土。――《說文》
又如:堆堵(堆積堵塞);堆絹(堆紗花。用彩絹制成花鳥人物形狀
堆 duī
①把東西聚攏在一起:~放糧食。
②聚攏在一起的東西:糧食~。
③量詞。用于成堆的東西或成群的人:一~糧食、一~人。
【堆砌】壘積磚石并用泥灰粘合。比喻寫文章時不必要地使用大量華麗的詞語。
────────────────—
堆zuī 1.猶堆(duī)。歸里包堆,方言,意為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