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落朝云候,王正小雪辰。緬懷朝紫陌,曾是灑朱輪。
氣耿簪裾肅,風(fēng)嚴(yán)刻漏頻。暗飛金馬仗,寒舞玉京塵。
豸角隨中憲,龍池列近臣。蕊珠凝瑞彩,懸圃凈華茵。
帝澤千箱慶,天顏萬物春。明廷猶咫尺,高詠愧巴人。
夷方雖爾異,天性本然同。
自昔聞曾子,如今在海東。
夷齊互崇讓,棄國從所欽。聿來及宗周,乃復(fù)非其心。
世濁不可處,冰清首陽岑。采薇詠羲農(nóng),高義越古今。
夷望山前幾釣篷,不惟能雨又能風(fēng)。
吾身故作愧王瓠,愛此沿洄敏似鴻。
夷石心腸冰雪顏,逢時亦有好花看。
玉堂可有青氈舊?不畏風(fēng)霜入骨寒。
夷吾相桓公,豈復(fù)偶際會。
觀其平生心,身已有所委。
天方困生民,吊伐實(shí)在己。
求居寓所欲,糾與白等耳。
堂堂東海邦,內(nèi)政謹(jǐn)疆理。
南荊北達(dá)燕,玉幣走千里。
仲尼免左衽,自以身受賜。
孟軻圣之偶,非薄良有謂。
彼狂后世儒,詆毀恣輕議。
嗟哉不量分,詎解圣賢意。
區(qū)區(qū)彼商鞅,操術(shù)良非是。
為法昧所從,以身受其弊。
夷門東向接郊坰,使節(jié)曾于此地停。
十九年華一回首,紫云空護(hù)壁間銘。
夷齊首陽餓,宇宙難弟兄。
同心倚雪崖,世個一羽輕。
紫莖孕雙茁,豈有兒婦情。
賢哉二丈夫,萬古離騷情。
夷齊棄封國,虞黃讓間田。
如何后世士,尺寸事爭喧。
鄰居有愧恥,況復(fù)兄弟間。
掩卷三嘆息,古風(fēng)何時還。
夷門昔日呈家丑,拈出無邊栗棘蓬。
今日甌峰孤頂替,幸然無事又相逢。
夷猶雙槳去,暮不辨東西。
夕照偏依樹,秋光半落溪。
風(fēng)高一雁小,云薄四天低。
莽蕩孤帆卸,水村楊柳堤。
夷門回首限風(fēng)煙,遙夜天涯有夢懸。
頌德敢言三代下,受恩今憶十年前。
安危海內(nèi)占容鬢,貧乏山中倚俸錢。
早晚上書辭郡紱,野堂還借片云眠。
夷齊餓至死,利固非所餂。
贏取萬世名,猶疑未為廉。
了無近名事,始不犯世嫌。
貪廉公兩忘,退與天道潛。
夷陵城闕倚朝云,戰(zhàn)敗秦師縱火焚。
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御武安君。
夷門貧士空吟雪,夷門豪士皆飲酒。酒聲歡閑入雪銷,
雪聲激切悲枯朽。悲歡不同歸去來,萬里春風(fēng)動江柳。
夷吾深旨人須識,解使封山意不行。
當(dāng)日魚鹽如靡密,已無林放小關(guān)情。
夷陵雖小邑,自古控荊吳。
形勝今無用,英雄久已無。
誰知有文伯,遠(yuǎn)謫自王都。
人去年年改,堂傾歲歲扶。
追思猶咎呂,感嘆亦憐朱。
時朱太守為公筑此堂。
舊種孤楠老,新霜一橘枯。
清篇留峽洞,醉墨寫邦圖。
三游洞有詩,《夷陵圖》后有留題處。
故老問行客,長官今白須。
著書多念慮,許國減歡娛。
寄語公知否,還須數(shù)倒壺。
夷德貪婪漢財賄,莫惜金多能使鬼。
噴玉難拘伏淑式,上駟超搖獻(xiàn)天子。
子今叱雙湘南裔,桂嶺下下復(fù)高高,
鳥驚獸駭征人喟。當(dāng)官官事從容理,
思馬斯臧由此始。雷尾風(fēng)騣未平齒,
絕壑踔山如歷塊。執(zhí)驅(qū)效牽髯校尉,
槽櫪經(jīng)由書殿最。謝公總統(tǒng)修戎備,
二柄德刑兼兩寄。不矜吾黨愈推能,
宵旰潛心活國計。雜沓英豪乘虎騎,
日闢神州一百里。
夷清韓頌古皆無,更得高平小楷書。
舊相嘉篇題卷后,蘇家能事復(fù)何如。
夷陵至胸{月忍},復(fù)嶺苦絲亂。
初程尚勇往,少日還季頓。
安得長劍揮,盡劖疊嶂?jǐn)唷?/p>
雖云北山愚,聊快南溟運(yùn)。
此意竟蕭索,勞歌謾凄曼。
日日望平陸,念念到彼岸。
人言束馬險,但欠蟠龍峻。
摧頹強(qiáng)弩末,黽勉焚舟戰(zhàn)。
譬如已償逋,猶有未折券。
山根治曉裝,峰頂寄朝飯。
稍脫蚓瘴染,還探虎窠翫。
性命乃可憂,筋力何足算
漢字夷的釋義
夷
(會意。從大從弓。本義:東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tǒng)稱)
同本義 [Yi nationality]。殷代分布在今山東省,江蘇省一帶。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夷,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會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說文》
夷有九種。――《後后漢書東夷傳》
宅喁夷。――《書饒典》。馬注:“萊夷也?!?
四夷八蠻。――《周禮職方式》
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蠻(古代東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
舊時往往用以稱外囶或外囯人 [foreign country;foreigner]
南撫夷越。――《三國志諸葛亮傳》
夷船由泥城。――《廣
夷yí
⒈〈古〉我國對東部各民族的統(tǒng)稱:東~。也泛指少數(shù)民族:四~。
⒉舊指外國或外國的:~情。
⒊平輩。
⒋平安,平坦:化險為~。夫~以近,則游者眾。
⒌鏟平,消滅:~去險阻。~族(〈古〉酷刑之一。一人有罪,殺盡家族)。
⒍[夷然]泰然,鎮(zhèn)定的樣子。
⒎[夷猶][夷由]遲疑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