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jīng)雖始教,何但習於初。
欲得如兒愿,常常誦此書。
孝義門風累世修,帝恩旌表耀南州。
藏書不特延多士,貢幣仍聞亞列侯。
高閣聲寒慈竹雨,小池香老瑞蓮秋。
人來辱示朝賢什,吟詠渾消萬斛愁。
孝順先知金母。更無能、背爹尋父。朝朝供養(yǎng)排*。便認得、自家宗祖。呼兒女。騎龍虎。正好與神為主。惺惺奉侍歸紫府。也管錄、姓名
孝肅以來風力少,今龍圖是恕齋公。
憑誰為請南山判,兩個道人爭一蓬。
孝為百行本,至性由天資。
曾參善事母,母氏賢且慈。
馨膳惟饋進,承意唯歡怡。
高堂既自樂,織室閑鳴機。
飛語忽來告,明識潛深思。
蓋念事吾孝,安得殺人為。
亟聞寧不信,投杼遂生疑。
乃知君臣際,反以交朋推。
道德難結(jié)固,恩情有合離。
毀譽茍不入,讒間無以施。
景慕魏文侯,滿篋留謗詞。
樂羊在中山,委遇終不衰。
孝侯遠矣使人懷,安得從之上此臺。
幾回一舸荊溪上,苦被風帆浪槳催。
孝心日奉東朝養(yǎng),儉德應(yīng)師大練風。
太史新年瞻瑞氣,四星明潤紫宮中。
孝之一字協(xié)天倫,信可通天感鬼神。
霜滿竹林安得筍,心傾淚雨自生春。
只聞郭巨曾埋子,豈得曾參亦殺人。
鑿隧及泉愚爾耳,斯人蓋是舜之臣。
孝敬中發(fā),和容外彰。騰華照宇,如升太陽。
貞璧就奠,玄靈垂光。禮樂具舉,濟濟洋洋。
孝星當寧髦英,志士擔簦入鳳城。
直犯睟顏知主圣,敢譏當路見時清。
文章不用施花草,情實都如告父兄。
老向窮檐知不恨,曾披閶闔吐崢嶸。
孝友懷宗族,謙恭接里閭。
克家千樹橘,教子萬簽書。
釀酒偏延客,能詩亦起予。
天胡中不壽,埋玉恨何如。
孝王臺下糅花飛,草草歸驂驟碧啼。
斗作暝寒凌冒絮,更回馀舞拂鄣泥。
城連迥闕迷蒼鳳,人度長橋壓素霓。
頹玉正酣天幕靜,不妨清思入新題。
孝德襄陵久,天然與眾殊。
生男不能養(yǎng),應(yīng)合愧楊姑。
孝弟須知是本根,萬般功行且休論。
圣門事業(yè)無多子,守此心為第一門。
孝子不愿為高官,履危未必親心安。
孝之不愿食厚祿,移此祿為親之福。
親家堂上太夫人,九九之算饒五春。
令郎江西三十載,董提茗事職不改。
他人公臺天上飛,我不袞衣但萊衣。
誰其總?cè)謩影偃f,我寧不作麒麟楦。
夫人愈老愈優(yōu)游,發(fā)白返黑此之由。
夫人內(nèi)丹保堅固,齒落更生此之故。
君不見莊椿一歲秋八千,彭祖十分之一焉。
夫人壽骨比彭祖,尚余七百一十有四年。
孝感柔強敵,和盟定一朝。
龍輴來瀚海,鶴駕返神霄。
歌吹仍祠禹,羹墻若見堯。
稽山同峻極,從此百神朝。
孝先風味也堪憐,肯為周公晝?nèi)彰摺?/p>
枕麴先生猶笑汝,枉將空腹貯遺編。
孝友根天性,生平禮法循。
躬行皆古道,胸次鎮(zhèn)陽春。
南國猶歌袴,中朝謾曳紳。
最傷清苦節(jié),海內(nèi)幾何人。
孝子身終者,非終父母身。
武公年九十,戒我尚諄諄。
孝女獨垂發(fā),少年唯一身。無家空托墓,主祭不從人。
相吊有行客,起廬無舊鄰。江頭聞哭處,寂寂楚花春。
漢字孝的釋義
孝
(形聲。從老省,從子。本義:盡心奉養(yǎng)和服從父母)
同本義 [filial;dutiful]
孝,善事父母者。――《說文》
孝利親也。――《墨子經(jīng)》
子愛利親謂之孝。――《賈子道術(shù)》
慈惠愛親為孝。協(xié)時肇享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周書·謚法》
眾之本教曰孝。――《禮記·祭義》
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經(jīng)也,民之行也。――《孝經(jīng)》
孝,文之本也。――《國語·周語》
孝,禮之始也。――《左傳·文公二年》
中和祗庸孝友。――《周禮·大司樂》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詩·魯頌·泮水》
孝悌之義。――《孟子·梁惠王
孝xiào
⒈舊指盡心奉養(yǎng)和絕對服從父母。現(xiàn)指尊敬、奉養(yǎng)父母:~敬。~養(yǎng)。
⒉有關(guān)居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