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落盡江南遠,羌笛關山怨。
不辭腸斷寫離情,更恐筆花熏淚易成冰。
瓊樓玉宇今何似,未有歸鴻字。
舊歡還到夢魂中,無奈夢回簾外五更風。
寒鄉(xiāng)無異服,氈褐代文練。
日月望君歸,年年不解緩。
荊揚春早和,幽冀猶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見。
誰為道辛苦,寄情雙飛燕。
形迫抒煎絲,顏落風催電。
容華一朝盡,惟余心不變。
寒入肌膚粟已生,銀河凍合水無聲。
梅花漏泄春先到,風色商量雪未成。
有愧何須問天理,無求方始合人情。
男兒未際風云會,辜負胸中十萬兵。
寒盡天涯歲又新,一尊孤賞帝城春。
懸知江畔尋梅路,踏雪吟行少一人。
寒光垂靜夜,皓彩滿重城。
萬國盡分照,誰家無此明?
古槐疏影薄,仙桂動秋聲。
獨有長門里,蛾眉對曉晴。
寒梅吐艷風初應,步輦宣游日漸遲。
道蔭無涯真緒遠,永康寰海茂春祺。
寒林落日倚枯藤,淚灑清溪紅欲冰。
此際與君為別去,好尋松柏到西陵。
寒暑今應不見侵,聊將內事付清吟。
不妨帝澤駢蕃處,燕坐山房花木深。
寒日擊難定,鳴笳弄已休。
凍崖初辨馬,昏谷自量牛。
漢樹臨關密,荒泉入塞流。
登高能賦未,風物古堯州。
寒蛬入夜忙催織,戴勝春深苦勸耕。
人若無心濟天下,不知蟲鳥有何情。
寒日荒荒野外昏,亂山深處訪祗園。
一條澗水穿龍洞,十里松陰蔽寺門。
衲子茹蔬惟鶴瘦,吾儕飲酒作鯨吞。
夜闌笑語喧空闊,驚起棲鴉過別村。
寒霙飛斷九門深,日上扶桑海氣沈。
初見云端浮紫闕,忽驚塵外列瑤林。
芝封詔墨春生潤,綺結官錢夕帶陰。
官職聲名君自有,何妨更絕郢中吟。
寒侵病骨笑支離,爐撥通紅小放圍。
風運六花侵幾席,云移萬杵碎瓊璣。
從渠窮巷回車轍,休羨朱門點舞衣。
造物想憐為學苦,分光先許到書幔
寒云江上渡,去住總超倫。
落盡風鳴葉,窺殘月傍人。
下簽諸品徹,析難一言中。
映帶河山色,孤帆處處新。
寒星萬點御香飄,和氣潛回積雪消。
盈耳嵩呼聲不絕,熙熙春意入簫韶。
寒圃蕭蕭雨氣收,斂房障葉似凝愁。
情知邊地霜風惡,不肯將花剩占秋。
寒食春過半,花秾鳥復嬌。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
斗敵雞殊勝,爭球馬絕調。晴空數(shù)云點,香樹百風遙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舊燒?;是閻奂喂?jié),傳曲與簫韶。
寒澗流不息,古藤終日垂。迎風仍未定,拂水更相宜。
新花與舊葉,惟有幽人知。
寒意沁疏欞,閑階草尚青。
市朝人自醉,泉石我常醒。
桂寫月標客,蘭傳秋典刑。
何妨為老伴,相與兩忘形。
寒食清明節(jié)令佳,禁煙遺俗渺天涯。
清醇只向丹田暖,料峭猶煩翠幕遮。
長短驟看森雨筍,高低難覓旋風花。
小齋寂寂誰為伴,水底初聞兩部蛙。
漢字寒的釋義
寒〈形〉
(會意。金文外面是“宀”,即房屋;中間是“人”;人的左右兩邊是四個“草”,表示很多;下面兩橫表示“冰”。寒冷是一種感覺,人們雖能感覺到,但是卻看不見。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個形體來創(chuàng)造這個字,人踡曲在室內,以草避寒,表示天氣很冷。本義:冷,寒冷)
同本義 [cold]
寒,凍也。――《說文》
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列子·湯問》注
乾為寒。――《易·說卦》
若不可尋也,亦可寒也。――《左傳·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傳·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風。――《呂氏春秋·有始》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寒hán
⒈冷,涼:~冷。數(shù)九~天。防~大衣。
⒉貧困:貧~,清~。舊時謙詞:~門?!?。
⒊中醫(yī)學指體外的一種致病因素:~邪。風~。
⒋[寒心]灰心。
⒌[寒噤]因受冷或受驚而顫抖:打了個~噤。
⒍[寒暄]見面時的應酬話,客套話。如問候生活起居,談天氣冷熱等。
⒎[寒酸]形容文人貧苦或不大方。
⒏[寒磣][寒傖]
①丑陋,難看。
②丟臉:真~磣。
⒐[膽寒]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