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得戀樵漁,全家湖畔居。遠無潮客信,閑寄岳僧書。
野白梅繁后,山明雨散初。逍遙向云水,莫與宦情疏。
豈是幽人眼,從來可慣山。
有時才得見,覓句不曾閒。
野日光尤暖,溪梅信尚慳。
飯余行便去,休待暮云還。
豈有頭風(fēng)筆下痊,浪成蠻語向初筵。蘭亭舊趾雖曾見,
柯笛遺音更不傳。照曜文星吳分野,留連花月晉名賢。
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驪歌又幾年。
豈無飲食奉歡樂,亦有賓客相追游。
宿酲在枕或時起,俗話入耳令人羞。
偶隨賢友訪仙子,一臨花檻斟瓷甌。
塵埃何處是浮世,松竹此地長清秋。
古來擾擾富且貴,天下茫茫公與侯。
蓋棺事了何足數(shù),乘興嘯傲真良籌。
豈無五尺桐,所貯徒豐囊。
惟君匣中材,古韻涵混茫。
高山與流水,雅趣深可長。
古人寶清英,今君豈殊揚。
鏘然出金石,振厲如歌商。
毋惜一蓮軫,冰雪置我腸。
豈曰無衣,不能素裳。
縫齊有鏘,直韍以方。
豈曰無衣,不能素履。
絇以為戒,夙夜以無擔
素裳戔戔,誰涉不褰。
素履幾幾,誰涉不止。
始也何所為,我推我宗。
惡余之無從,睢盱以為恭。
今也既宣我力,群心慝慝。
毀予以自德,曾莫肯己直。
爾我目矣,何為而眊。
聰亦云聽,曾莫有告。
謀及於道,佛且乩以笑。
謂白蓋黑,或者亦以赤。
行何必有足,巧言以成跡。
以我有常,從爾罔極。
翩翩者舟,在河之涘。
人待不至,亦以自濟。
嗟爾君子,歸歟予遲。
豈是交親向我疏,老慵自愛閉門居。
近來漸喜知聞斷,免惱嵇康索報書。
豈是於回果弗如,只緣聞處尚多疏。
右還真?zhèn)€能聞一,安得其他更有余。
豈獨年相迫,兼為病所侵。
春來痰氣動,老去嗽聲深。
眼暗猶操筆,頭斑未掛簪。
因循過日月,真是俗人心。
豈無和靖詩,亦有廣平賦。
多為花寫真,終難盡佳處。
豈芑詒謀,建爾元子。
揆禮行年,筮寶敬事。
八音克諧,嘉福至止。
于以冠之,成其福屐。
豈無城中居,高墻圍大屋。
愛此原野間,山靜溪水綠。
人家買良田,歲取十千谷。
我耕山下土,所獲亦以足。
藜羹佐淵魚,晨炊買樵木。
客來好風(fēng)日,濁酒醉籬菊。
主人去微官,歸意常欲速。
畫圖隨行李,林囿日在目。
公卿為之賦,佳句滿瑤軸。
年來請便郡,旦暮戒童仆。
乘霜歸荒徑,趁雨添新斸。
應(yīng)恨公未歸,公貧猶待祿。
豈為無心求上第,難安帝里為家貧。江南江北閑為客,
潮去潮來老卻人。兩岸雨收鶯語柳,一樓風(fēng)滿角吹春。
花前不獨垂鄉(xiāng)淚,曾是朱門寄食身。
豈論春夏及秋冬,事事皆由造化工。
誰道一生無好運,何緣三月見芙蓉。
騷人猶恐東風(fēng)誤,醉眼真疑芍藥紅。
便是重陽開未晚,且傳好意取歡容。
豈憚河湟遠,男兒效主恩。
窮邊人不到,孤戌自分屯。
馬放胡沙暖,烽傳塞日昏。
軍前初謁帥,戎服走轅門。
豈知城闕內(nèi),有地出紅塵。草占一方綠,樹藏千古春。
馬嘶游寺客,犬吠探花人。寂寂無鐘鼓,槐行接紫宸。
豈惟藏兩蜀,亦自限三巴。
豈弟更三郡,題評冠一鄉(xiāng)。
繩愆御史疏,補闕諫臣章。
直嘆牙弦絕,明嗟魏鑒亡。
皇情應(yīng)震悼,追賁盛龍光。
豈伊東合里,無似督郵賢。
直把孝行薦,今人少孟堅。
豈離而今這皮袋,心法無形如大海。
汪洋不宿死尸骸,萬古騰輝無變改。
漢字豈的釋義
豈
同“愷”。安樂 [comfort;joy]
王在在鎬,豈樂飲酒。――《詩·小雅·魚藻》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詩·小雅·蓼蕭》
豈
(形聲。從壴省,微省聲。壴,陳列樂器。本義:回師時獻功之樂)
“豈”假借作虛詞,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問。
相當于“難道”,“怎么” [how]
豈非計久長。――《戰(zhàn)國策·趙策》
豈若吾鄉(xiāng)鄰。――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明·劉基《賣柑者言》
豈獨一琴哉。――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又如:豈奈(何奈,無奈);豈不爾思(怎能不思念你);豈有他哉(表示沒有其他原因)
相當
豈(豈)qǐ
⒈助詞。是否,怎么,難道(用于疑問或反詰句):~愿見乎?~敢違抗?~有此理!
⒉〈古〉通"愷"、"凱"。柔和,快樂。
────────────────—
豈kǎi 1.和樂。參見"豈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