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脫冠欹八尺床,竹陰槐影有余涼。
隨風花墮殘棋上,引睡書拋倦枕傍。
水長沙鷗向人熟,雨余巢燕哺雛忙。
尚嫌未愜幽情在,又喚漁舟渡野塘。
巾櫛侵殘夜,衣裳謁上官。
市心偏得熱,堤面自生寒。
水闊江湖小,川平象緯寬。
籃輿得佳夢,搖兀又驚殘。
巾山秋思俯晴江,樽酒懷人惜異邦。
千里誰能攜客枕,一燈還此對寒窗,
圣門莫忘心期遠,文鼎何妨笑力扛。
去去成名深自警,白云飛處倚門雙。
巾裹唐裝本布衣,平生唯識一鐘離。
此中養(yǎng)得嬰兒就,世上行尸有許悲。
巾履鮮明意氣洋,高門懸箔走如狂。
慣曾攜籌從崔贍,可但驅(qū)車造辟疆。
合五侯鯖為一饌,染公鼎指要先嘗。
寄聲窮巷長饑士,今代何人餉子桑。
巾履諸方遍,莓苔一室前。
萎花吟次落,孤月定中圓。
齋缽都人施,談機海外傳。
時應暮鍾響,來度禁城煙。
巾車初扣槿花籬,物物來前總要詩。
一句坐來模寫了,雨鳩飛下老梅枝。
巾屨長閑客,簾櫳薄暑天。
巢空重乳燕,葉密未鳴蟬。
壺箭看多算,圖書理斷編。
悠然已日夕,卻上采菱船。
巾山何亭亭,拔地蹲中城。
蒼龍擢雙角,盤空半孤?lián)巍?/p>
崇雉儼環(huán)抱,兼如在滌牲。
有時霽霧搴,插我堂東榮。
雖勞拄笏望,猶賒杖藜行。
值茲陽和候,鮮暉吐新晴。
擺去纏牽累,少暢窺臨情。
藉蘭得勝引,共此酒一盛。
詠余百憂集,樂極萬感生。
去國魂難招,懷人涕易盈。
雖無拓壑姿,宿昔芥塵纓。
寄言山中叟,未慕同幽貞。
巾冠墮城府,桔槔無休時。
胸脾貯黃埃,非復林壑姿。
涎流方外勝,秦人望軒羲。
萬金買閑日,駕言一紓眉。
冒踏眾俟場,更從百代師。
食魚得河魴,熊蹯佐其滋。
叆叆煙雨村,霜條出冰蕤。
烏鵲噪寒暝,玉立山差差。
置樽扶疎下,壽干虬蛟馳。
落蕊不動塵,初無犀駭雞。
公選擇對宣溫,云霧生攀躋。
能來玩墟落,匹馬卻蓋麾。
蟠胸萬螮蝀,區(qū)寰眇毫絲。
以茲接群動,白羽坐指揮。
笑彼豢外者,組紱為之鞿。
他年駟馬還,梅花當十圍。
記此黃公壚,下車挽客衣。
未覺邈山河,一醉固大奇。
巾子峰頭云開云合,龍翔江上潮落潮平。
師承底事,的的分明。
風前不必兄呼弟,見后毋勞弟應兄。
巾舄初隨入蜀船,風帆吼過洞庭煙。七千里路到何處,
十二峰云更那邊。巫女暮歸林淅瀝,巴猿吟斷月嬋娟。
來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滿錦川。
巾子山頭一枕風,皇華亭下水連空。
山靈不用回俗駕,儻有田園吾欲東。
巾子峰烏臼樹,微霜未落已先紅。
憑闌高看復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巾箱硯子何處得,溪翁用作待魚石。
博時不費杖頭錢,遂入余家掌文墨。
父祖相傳晚畀予,自幼相隨真莫逆。
七星象斗隱約明,一口如池方寸窄。
憶曾攜入對集英,僅畢春秋二三策。
后來隨宦落江湖,同上武昌題赤壁。
定交首尾三十所,晏子狐裘虞老屐。
村童唐突豈偶然,一角微傷真可惜。
大禹圭璽猶缺殘,因損不妨成友益。
靈光一殿亦偶存,小物本來甘棄擲。
贊經(jīng)禆史則已多,論議失中天賜謫。
敬追子產(chǎn)謝叔同,息黥補劓全吾璧。
巾舄行歌接梵筵,偶來松下草芊芊。
也知只在秋云里,潭水溪花到處禪。
巾舄同時下翠微,舊游因話事多違。南朝古寺幾僧在,
西嶺空林唯鳥歸。莎徑晚煙凝竹塢,石池春色染苔衣。
此時相見又相別,即是關河朔雁飛。
巾車入郭解愁顏,著我群賢俎豆間。
小隊出郊還許從,清詩首唱詎容攀。
溪風杜守吟秋浦,云月韋侯夸盛山。
何似赤城遺暑濕,東湖盡醉碧筒彎。
巾子峰頭艤釣船,初陽臺上坐鳴弦。
出云高樹明殘日,過雨蒼苔泣細泉。
絕欲誰能繼高躅,凌云我欲學飛仙。
還家正恐鄉(xiāng)人間,化鶴歸來知幾年。
巾染烏煙碧,衣拖曉露鮮。盈盈風骨小神仙。特地勾牽處士、夢巫山。星宿羅胸次,牙簽弄指端。憑君為算小行年。試問與伊結得、幾生緣。
漢字巾的釋義
巾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義:佩巾,拭布,相當于現(xiàn)在的手巾)
同本義 [towel]
巾,佩巾也。――《說文》
沐巾一。――《儀禮·士冠禮》
盥卒授巾。――《禮記·內(nèi)則》
布巾環(huán)幅不鑿。――《儀禮·士喪禮》
靜其巾冪。――《儀禮·特牲饋食禮》
兒女共沾巾。――《戰(zhàn)國策·魏策》
歸來淚滿巾。――宋·張俞《蠶婦》
巾短情長。――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花巾;小絲巾;巾櫛(梳洗用品,即手巾和梳子;梳洗打扮);巾帚(拭巾和掃帚);巾帨(毛巾)
纏束或覆蓋用的織物 [a piece of cloth]
巾袖無光。――唐·李朝威《柳毅
巾jīn用于擦、抹、包裹、覆蓋等的紡織物:手~。抹桌~。頭~。枕~。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