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袍寒旋整,圖事少曾諧。
挈屋來游浙,修弓欲渡淮。
家貧這遣妹,母老苦為懷。
深夜青燈坐,思君命亦乖。
布里關(guān)雎化襲宮闈,萬國人趨奉母儀。
壽繩索蟠桃千載實,年年天仗宴瑤池。
布布谷,哺哺雛。
雨苦苦,去去乎。
吾苦苦,吾苦苦,
吾顧吾姑。
布衣蔬食已平平,砌草墻花也自清。
醉抱竹根如意臥,十年無有唾壺聲。
布襪青鞋得遠尋,四邊臥石護清深。
從他照破千人膽,容我論交一片心。
布裘寒擁頸,氈履溫承足。
獨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
先除老且病,次去纖而曲。
剪棄猶可憐,瑯嗍?/p>
青青復(fù)籊籊,頗異凡草木。
依然若有情,回頭語僮仆。
小者截魚竿,大者編茅屋。
勿作彗與箕,而令糞土辱。
布衾紙帳餞殘冬,老眼俄驚曉日紅。
好夢追尋忘首尾,但聞窗外竹搖風(fēng)。
布衣藍縷曳無裾。十載苦看書。別有照人光彩,驪龍吐出明珠。天人學(xué)業(yè),風(fēng)云氣象,可困泥涂。隨著傳巖霖雨,大家濟潤焦枯。
布谷催春又一年,使君風(fēng)斾為翩然。
清冷徹處真無際,果見靈源發(fā)漏泉。
布囊懸蹇驢,千里到貧居。飲酒誰堪伴,留詩自與書。
愛眠知不醉,省語似相疏。軍吏衣裳窄,還應(yīng)暗笑余。
布谷聲中日又斜,石橋流水兩三家。
鄉(xiāng)村春色無人管,開盡棠梨幾樹花。
布谷飛飛勸早耕,
春鋤撲撲趁初晴。
千層石樹通行路,
一帶水田放水聲。
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令窮。
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布袋沒半邊,烏藤欠一橛。
手指空中底,要且不是佛。
是什麼,咄咄咄。
布衣所朱極封留,佩印歸來天倦游。
汗馬無功開上郡,鑄龜有意雇中流。
南巡空負黃圖恨,北望還興紫陌愁。
王國不煩謀主父,自憐支子亦通侯。
布鼓何堪付阿香,平生癡絕亦長康。
曲成下里安知宋,疏就中郎不姓常。
未許芳馨依杜若,遙窺光怪識干將。
秋風(fēng)一水空相望,留滯何時貢玉堂。
布袋頭開,喂驢喂馬。
要騎便騎,要下便下。
若到江西湖南,撞著焦尾大蟲,
切莫道在西峰度夏。
布衾失余溫,紙窗啟微明。
霜粲萬瓦白,江可一葦橫。
故園菊應(yīng)荒,郢岸梅且榮。
客游胡滯留,歲事行崢嶸。
布谷催春惜雨乾,白鷗江上未盟寒。
且傾客子酴醿酒,共享先生苜蓿盤。
我已懸車羞碌碌,公當鳴佩稱珊珊。
休文才思雖多病,可是空吟紅藥闌。
布被藜床醉即休,蛙聲聒聒屋檐頭。
驚回一枕瀛洲夢,碧樹啼鵑血未收。
漢字布的釋義
布〈名〉
(形聲。從巾,父聲。本義:麻布)
同本義(古時無棉布) [hemp cloth]
坤為布。――《易·說卦》
抱布貿(mào)絲。――《詩·衛(wèi)風(fēng)·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輻湊而常然。――左思《吳都賦》
商祝免袒,執(zhí)功布入。――《儀禮·既夕禮記》
許子必織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時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稱平為“布衣”);布槽(布制的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總(古代喪服,以麻布束發(fā))
棉、麻、苧、葛等織物的通稱 [cloth]
足纏白布。――明·魏禧《大鐵椎傳》
又如:土布(手工紡織的布);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