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勝山前感物華,卻乘清興過僧家。
樓臺消廢無人問,今古傳聞只自嗟。
云擁斷崖埋石筍,泉沖涼雨落金沙。
憑君識得尋幽趣,只管高譚至日斜。
形如枯木倚巖隈,不擬天庭降蟄雷。
忽遇東君行正令,曇華獨頭一枝開。
形名未兆,早涉戈予。
是非鋒起,徹底風流。
左旋右轉,海印全收。
枯木堂前,徒話會無。
明山上,任優(yōu)游,
君不見,一葉落時天下秋。
形透日,七轉任飛騰。幽入深巖圖宴坐,息無來去使神凝。卻粒著奇能。生神火,返本氣清澄。九候浴時開地戶,月中取火日求冰。五內換重新。
形容初不類魚蝦,偏稱蘆蒿與荻芽。
獨物可憐空怒腹,吃人無計漫聱牙。
子排金粟真堪畏,乳溜玉酥何足夸。
從此烹鮮督庖吏,只將鲇鱯假名它。
形骸飫饜城市勞,思得遠去與俗逃。
借來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連綿半日走十堠,急雨隨濕衣與袍。
到家覓火烘衣濕,亟書名紙揮墨毫。
由來道同志易合,顧人謂我此可交。
形穢向逢珠在側,聯(lián)坐愧用狗續(xù)貂。
喜愛常令對面目,招延不許他有庖。
玄談直抵世不到,大論許致君為堯。
喧呼脫落笑絕倒,中樂不肯旁誚嘲。
久孤得聚氣遂振,張目視人皆麼幺。
促席捉手坐接膝,不肯放去逾分宵。
平明懶睡未及起,稠疊仆足煩見招。
披囊示我文數(shù)紙,晚霞爛漫新晴霄。
魂迷心醉不敢議,畏伏縮若鼠見貓。
同騎疲馬遠眺望,獨止不進須連鑣。
江東山水雅豈富,熟視若在圖書杪。
嶙峋高疑地作限,浪渺遠若天不包。
是時高秋鱸可鱠,愛欲棄綬同魚舠。
直道有知私自賀,生平郁結數(shù)日消。
笑顏快意面改色,食飲愜足腸生膋。
今之腐儒不可洽,欲近俗氣先腥臊。
尋常語我我不聽,視如秋月鳴蜩蟧。
數(shù)日忽得正叔語,溫玉摐擊金相敲。
胸懷坦儻氣焰大,天馬斷轡鯨橫濤。
惜乎偶會復促別,歸鞭行袖相交飄。
還家日益無聊賴,口久不語如著膠。
畏人常先走木猭,得食每後殘?zhí)殷?/p>
飄風西來歲月晚,寒壓天面低不凹。
一夕濃霜死群翠,病若火逼毛發(fā)焦。
鳴鴻南飛地得暖,鴉烏暮去林有巢。
使人對之亦自感,平時乃此窮途號。
百憂叢侵方寸亂,頂發(fā)不癢手自搔。
時時強酒期自醉,不忍把筆私成騷。
近嫌文字不足學,欲出簡札臨淵拋。
惟思邊堠愿得到,耳靜意若聞金刀。
安得鐵馬十數(shù)萬,少負弩矢加矛腰。
力在快戰(zhàn)不愿守,直令疻斗而血鏖。
東西南北四問罪,使人不敢誣天驕。
增尸為城骨筑壘,滴血釁地塵不囂。
歸來再拜賀太平,亟出敵首都城梟。
如何壯志不可遂,窮愁壓挫朱顏雕。
因君佑我故道此,以代面語相喧呶。
形骸鶴瘦復松枯,況是新霜滿鬢須。
醉似在家狂道士,愚于識字老耕夫。
敢言萬里封侯事,但問縱文入口無?許我年如伏生比,逢時猶解誦唐虞。
形容淹白晝,意向落清樽。
客榻猶移雨,鄰園自掩門。
秋高江一色,風起月多痕。
忽忽孤生感,真難薄俗論。
形模粗野已堪羞,況復駑頑滑似油。
常笑石鄉(xiāng)才不逮,有何功業(yè)便封侯。
形影更誰親,應懷漆道人。片言酬鑿齒,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經燒,蒿萊寺過春。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遺塵。
相思恨相遠,至理那時何。道笑忘言甚,詩嫌背俗多。
青苔閑閣閉,白日斷人過。獨上西樓望,荊門千萬坡。
彼此無消息,所思江漢遙。轉聞多患難,甚說遠相招。
老至何悲歡,生知便寂寥。終期踏松影,攜手虎溪橋。
形若性,皆天與。
常用汝,不為虎。
非詩苦,瘦如許。
以貌取,失子羽。
形骸違學宦。
狹巷幸為閑。
虹回或有雨。
云合又含寒。
橫湖韻鶴下。
回溪狹猿還。
懷賢為榮衛(wèi)。
和緩惠綺紈。
形骸在此,其人何在。
乃知一靈,不屬皮袋,
形模雖入婦女笑,風味可解壯士顏。
寒蒲束縛十六輩,已覺酒輿生江山。
形容唐事片言中,元子文猶有古風。
莫管看碑人指點,寫碑人是太師公。
形枯面冷住山人,仿佛錢塘老惠勤。
寺窶不充黃粟飯,佛寒添繡碧苔紋。
秋聲茅屋三間雨,野色松巖幾樹云。
嚼菜薰香清語久,一燈明來夜將分。
形跡雖拘檢,世事澹無心。郡中多山水,日夕聽幽禽。
幾閣文墨暇,園林春景深。雜花芳意散,綠池暮色沉。
君子有高躅,相攜在幽尋。一酌何為貴,可以寫沖襟。
形骸土木佛燈前,黃閣情深有夢牽。
喘似吳牛初見月,瘦如遼鶴不沖天。
詩題半作逃禪偈,酒價都為買藥錢。
知己未酬徒骨立,一生孤負佩龍泉。
形枯豈是持齋叟,貌古遷非入定僧。
馬又不成驢不是,當頭一著得人憎。
形勝崤潼在,英豪趙魏多。
精兵連六郡,要地控三河。
慷慨鴻門會,悲傷易水歌。
幾人懹此志,送老一漁蓑!
漢字形的釋義
形
同本義 [shape;form]
形,象形也。――《說文》
物成生理謂之形。――《莊子·天地》
雷雨之動滿形。――《易·屯》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禮記·樂記》
形色天性也。――《孟子》
形者,生之具也。――《史記·太史公自序》
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列子·說符》
形似酒尊。――《后漢書·張衡傳》
鳥獸之形。
形若土狗。――《聊齋志異·促織》
因勢象形。――明·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形物(有形之物);條形;線形;方形;圓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邊形;口形;體形
形體,實體 [body]
可以隱形。――三
形xíng
⒈樣子:~狀。方~。地~。
⒉體,實體:~體。~影相隨。又指容色,容貌:面~。
⒊表現(xiàn),表露:喜~于色。
⒋對照,對比:相~見絀。
⒌[形成]發(fā)展成為:~成好風氣。
⒍[形態(tài)]
①形狀和神態(tài):~態(tài)生動。
②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的表現(xiàn)形式:物質~態(tài)。
⒎[形式]
①事物的狀態(tài)、結構:~式優(yōu)美。
②只圖表面,不顧實際、效果:流于~式。
⒏[形勢]
①地勢。
②事物發(fā)展的狀況和趨勢:國內外~勢。
⒐[形容]
①形體容貌。
②對事物的描述:難以~容。
⒑[形容詞]〈表〉人或事物的特征、性質、狀態(tài)等的詞。如高、低、多、少、美、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