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地?fù)翁烊w用,夕陽影里不藏身。
有時(shí)獨(dú)坐孤峰頂,寂寂猶聞落葉頻。
拄杖不能倚靠,穩(wěn)跨布袋打坐。
莫怪噴嚏不成,鼻孔元來無竅。
拄杖鄰僧與,殊常不可名。一條黳玉重,百兩紫金輕。
有乳盤春力,無心合道情。惟宜高處著,將寄謝宣城。
拄杖當(dāng)年盛得名,一枝尚覺百金輕。
老人不復(fù)須春草,只要攜渠處處行。
拄拐蹣跚鬢雪明,向來小范亦分羹。
十年不見疑先死,一旦相逢似再生。
盡亂亦收詩卷上,長貧猶挾命書行。
試言何物妖星照,是處青山白骨橫。
拄杖掉頭徑去,新來常愛登臨。
小紅樓上六弦琴。
四圍山隱隱,萬古海沉沉。
眼下千秋事業(yè),生前幾寸光陰。
三千里外故人心。
倚闌良久立,北望一沾襟。
拄杖自拄杖,山僧自山僧。
庭空積深雪,池冷起冰棱。
樓上未吹新歲角,窗前且點(diǎn)舊年燈。
拄上山之上,騎下山之下。江州去日朱藤杖,
忠州歸日紫驄馬。天生二物濟(jì)我窮,我生合是棲棲者。
拄杖隨身入武夷,幔亭峰下雪花飛。
行從九曲山頭看,萬壑千巖翠打圍。
拄上高峰近日輪,四山端的見來親。
此身已在煙霾上,哥惜煙霾底下人。
拄杖倚床,默而成章。
夜月通犀角,秋空沒雁行。
清寫芭蕉雪,秀盛芙蓉霜。
青原價(jià)問盧陵米,會(huì)有知音句廝當(dāng)。
拄杖子,化為龍。
怒氣云攫霧,妙應(yīng)難窮。
霈然洪霔,四海皆通。
五谷結(jié)實(shí),萬物歸功。
鼓腹謳歌忘世事,太陽依舊海門東。
拄杖子,最超絕。
到頭到尾黑鱗皴,凜凜風(fēng)生堅(jiān)似鐵。
同我行,共我歇。
恣縱橫,任拖拽。
攪動(dòng)碧潭龍,打落天邊月。
有時(shí)拄到千峰頂,千峰萬峰俱迸裂。
有時(shí)攛入荒草中,潛藏影跡難別輥。
芭蕉有屈無人雪,大隨提起重漏泄。
而今老大懶扶持,信手拗來成兩橛。
拄入風(fēng)煙更一層,瘦藤對(duì)倚玉崚嶒。
左花右竹自昭穆,春鶴秋猿相友朋。
五畝園為終老計(jì),半間云住在家僧。
蹲鴟生奶菰如臂,莫道山翁百不能。
拄杖橫肩自如,醯雞無甕從渠。
著腳千巖萬壑,專心琳札青書。
拄天屹頁斷鰲根,臥草蒙茸伏虎痕。
想見山中明月夜,有人長嘯抱崑崙。
拄杖頭邊宇宙空,去留千圣覓無蹤。
直饒未舉知端的,猶隔白云千萬重。
拄天屹頁斷鰲根,臥草蒙茸伏虎痕。
想見山中明月夜,有人長嘯抱崑崙。
拄杖子,難摸索。
有時(shí)喜,有時(shí)惡。
攪動(dòng)滄溟,沖開碧落,
何如普化搖鈴鐸。
拄笏西山一笑中,掛帆猶及棟花風(fēng)。
此身可是屠羊說,馀事寧非失馬翁。
不問鬢毛成早白,免將癡面發(fā)羞紅。
故人新寄虔州布,歸制吟袍管釣篷。
漢字拄的釋義
拄
(形聲。從手,主聲。本義:支撐)
同本義 [support]
修劍拄頤。――《戰(zhàn)國策·齊策六》
又如:拄頰(以手支頰);拄頤(頂?shù)矫骖a。形容劍長);拄撐(支撐)
執(zhí)持;靠 [lean on (a stick,etc.)]
寶玉聽說,只得拄了一支杖,趿著鞋,走出院外。――《紅樓夢》
又如:拄杖(執(zhí)持;支撐著拐杖);拄墻(比喻依靠)
拄zhǔ支撐,用手將棍棒頂在地面或物體上,以支持身體的平衡和活動(dòng):~手杖。他~著拐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