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冊東皋下,從人笑未玄。
傳真秧馬帖,參透牧牛篇。
列岫窗前月,平湖塢外煙。
似蒙稽古力,鐘鼎豈其然。
挾海懷山謁紫宸,擬將忠孝報君親。
忽從華表聞遼鶴,卻抱遺經(jīng)泣魯麟。
喪亂行藏心似鐵,蹉跎勛業(yè)鬢如銀。
萬言椽筆今無用,閑向林泉紀(jì)逸民。¤
挾策端平偶見遺,不旋踵已遇嘉熙。
雖聞棲楚叩墀語,不見陽城伏合時。
下殿君能和富范,上房吾愿讓夷夔。
或疑廉藺曾相避,知兩翁心更有誰。
挾書律重火猶光,天下巖搜不敢藏。
圯上老人無見者,一編親寫授張良。
挾策博塞殊,愚智相千萬。
反躬誠且樂,此事要早辦。
挾策窮鄉(xiāng)滿鬢絲,陂田荒盡豈嘗窺。
未應(yīng)谷口終身隱,正合菑川舉國推。
握手百憂空往事,還家一笑即芳時。
柘岡定有辛夷發(fā),亦見東風(fēng)使我知。
挾策考休微,巫甘邁何追。
君亦布靈草,乃復(fù)探其微。
載觀河洛書,今也休明時。
天高鳳鳥翔,擊拊遨以嬉。
挾策干時任轉(zhuǎn)蓬,壯夫曾悔學(xué)雕蟲。
荒年有客愁炊桂,薄俗何人惜爨桐。
士到出山誰不賤,術(shù)惟游世最難工。
長安官道原如發(fā),只有狂生嘆路窮。
挾弩隱衣袂,入林群鳥號。
狗屠一鳴鞭,眾吠從之囂。
殺機翳胸中,粲然若懸杓。
吾聞螳螂蟬,能變琴者操。
至人秉慈尚,虎象焉足調(diào)。
因果茍無征,視斯亦已昭。
與其啖群生,寧我吞千刀?!?/p>
挾冊相從只一童,林間終日飽松風(fēng)。
小窗面野容山入,曲甽分溪與沼通。
定有裔孫尋遠(yuǎn)祖,盡教智叟笑愚翁。
絕憐樗里無標(biāo)致,一暮何須夾二宮。
挾策能傷性,捐書可盡年。
弦歌無舊習(xí),香火有新緣。
白土長岡路,朱湖小洞天。
望公時顧我,於此暢幽悁。
挾瑟叢臺下。
徙倚愛容光。
佇立日已暮。
戚戚苦人腸。
露葵已堪摘。
淇水未沾裳。
錦衾無獨暖。
羅衣空自香。
明月雖外照。
寧知心內(nèi)傷。
挾策漳濱兩韶稚,君后南隨州計吏。
相逢冠歲璧池頭,頓覺詞華使人惴。
謂宜云路恣騰踏,豈料霜蹄多蹶躓。
君才視我十倍加,蓄積那堪五經(jīng)筍。
已窮孟軻不動處,得喪窮通歸一致。
每懷會合未曾款,輒復(fù)鴻燕春秋異。
寸莛才欲撞舂容,不盡之音耳空記。
去年邂逅得所原,千里過我少停轡。
圍爐燒栗忘放分,蹙雪訪梅喜春至。
窺園細(xì)看百卉動,陟榭滿挹千峰翠。
讀君舊詩黃鐘律,觀君新德清廟器。
默求至善不近名,下視群愚非飾智。
常虞涉世傷坦率,見語躬行合謹(jǐn)細(xì)。
值君隱憂方食蓼,而我美疹如紾臂。
飛觴引滿不復(fù)能,戰(zhàn)飲吳門夢中事。
采菊聊同茗碗清,丸艾時歸藥婆利。
忠言贈公豈肉骨,益友貺予真補劓。
浮云聚散古則爾,人生出處孰無累。
聞道雙珠已候門,便乘一葉同插翅。
朱樓婉娩托旅夢,江樹霏微攪離思。
一區(qū)衡山勿負(fù)約,三絕麟經(jīng)更涵粹。
得時而駕諒不免,有使且寄相思字。
挾術(shù)有如子,那須要我詩。
曲江何處住,全廣是人知。
未宦中都者,猶期大貴誰。
今言他日驗,人口勝于碑。
挾瑟為君撫,君嫌聲太古。寥寥倚浪絲,口祭口祭沉湘語。
賴有秋風(fēng)知,清泠吹玉柱。
挾彈飛觥跡已陳,賞心事去負(fù)芳辰。
數(shù)經(jīng)風(fēng)雨花尤厄,試說關(guān)山柳亦顰。
人到蒼皤方覺老,天無紅綠不成春。
近來未有池塘夢,誰道先生意尚新。
挾筴度春水,絮飛花易闌。
吾衰聊玩世,子壯且勤官。
雨后半篙綠,風(fēng)生孤棹寒。
殷勤酌雙井,為試茗芽看。
挾策讀書計糊口,故人南箕與北斗。
江南江北萬重山,千里寄書聲不還。
當(dāng)時朱弦寫心曲,果在高山深水間。
沽桐滿腹生蛛網(wǎng),忍向時人覓清賞。
廖侯文字得我驚,五岳縱橫守嚴(yán)城。
萬夫之下不稱屈,定知名滿四海非真榮。
富於春秋已如此,他日卜鄰長兒子。
一丘各自有林泉,扶將白頭親燕喜。
秋風(fēng)日暮衣裳單,深巷落葉已如彈。
數(shù)來會面復(fù)能幾,六龍去人不可攀。
短歌溷公更一和,聊乞淮南作小山。
挾笙吹鶴度瀛州,霧濕云窗玉女留。
夜半酒醒人不見,滿庭明月桂花秋。
挾弓持矛八人者,暮出永寧循白馬。
袁村飲酒呼主翁,主翁倉皇問以弓。
朝飯南山民獻(xiàn)彘,主人贈刀其姓李。
道逢兩夫捕鷹隼,脅之以威使從己。
晚投民居迫之饋,坐有三夫愿從事。
其徒新故十有三,驅(qū)使兩夫前探伺。
諜知小水無徼巡,彎弓長呼蒼市門。
傳聲市人恣誘脅,擾擾坐致幾千人。
一盜登床坐而視,四盜執(zhí)兵環(huán)以衛(wèi)。
八夫露刃入民居,斂聚金珠致之帥。
搜羅抉剔凡八戶,淫污婦女累其主。
烹羊致酒來紛紛,錢幣滿前隨賜與。
一盜揚聲集市人,我憐市人常苦貧。
居民積財尚余羨,恣爾攫取舍無嗔。
市人聽令喜且舞,肩負(fù)囊擔(dān)誰復(fù)數(shù)。
須臾散去閭里空,犬逝雞逃無敢語。
八盜連謀詔其五,為我鳴金南取路。
人聞金聲謂盜南,八盜西馳下山去。
長吏飛書呵有司,坐欲捕獲如吾期。
洛陽大牓如匹帛,一百萬錢賞能獲。
一朝兩卒扣吾門,自言有密人不聞。
我知小鼠群偷地,二盜今居洛之涘。
立呼吏兵給戈弩,期以朝擒夜馳去。
可憐鼠子不知逃,猶復(fù)持矛起相拒。
一士揮刀身首離,復(fù)取傍盜如攜兒。
八夫獲二亡其六,盡取黨人付諸獄。
漢字挾的釋義
挾
(形聲。從手,夾聲。本義:用胳膊夾住)
同本義 [hold sth. Under the arm]
挾,俾持也。――《說文》
挾其槍。刈耨鑮。――《國語·齊語》
右掖曰挾。――《管子·小匡》注
挾經(jīng)秉枹。――《國語·吳語》
何馮弓挾矢。――《楚辭·天問》
左挾彈,右攝丸。――《戰(zhàn)國策》
挾太山。――《孟子·梁惠王上》
騎馬挾矢。――明·魏禧《大鐵椎傳》
操刀挾盾。――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挾匕首。――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又如:腋下挾著一本書;挾槍;挾弓;挾尺
挾制 [coerce]
今有奸雄曹操,挾寡人行勢,當(dāng)識也。――《
挾(挾)xié
⒈用胳膊夾住。
⒉攜同:~帶。
⒊憑借權(quán)勢或抓住對方弱點,強迫人服從:~制。要~。
⒋懷著,藏著:~怨。~不信之心。
────────────────—
挾jiā 1.同"夾"。夾?。粖A住。 2.通"浹"。通達(dá);和洽;周遍。 3.通"梜"??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