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驚晝睡,問報睦州吏。手把一封書,上有皇甫字。
拆書放床頭,涕與淚垂四?;杌柽€就枕,惘惘夢相值。
悲哉無奇術(shù),安得生兩翅。
敲碎吟扉杳不聞,數(shù)聲犬吠谷中云。
幾番欲去重回首,立盡斜陽不見君。
敲火開香焙,書齋思漸清。
田翁新社長,巢燕舊門生。
學(xué)僻詩無味,心開語見情。
不愁無樂事,正與物俱榮。
敲門者誰子,二豪姜與鄭。
揚袖入長揖,掀髯略常敬。
于時月當(dāng)階,籟聲斷四聽。
展席交股坐,劇談飛舌競。
恃俠爭譽已,拈卷索分韻。
呼兒注老瓦,酒力快辛硬。
氈葷屏俗饌,梨栗錯村饤。
杯行無不釂,恐犯時壇令。
敲驢吟雪月,謫出國西門。
行傍長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攜過竹寺,琴典在花村。
饑拾山松子,誰知賈傅孫。
敲門驚怪有此客,清似金莖秋露盤。
名驥已超千里疾,老松甘臥故山寒。
共商今古須致極,遠(yuǎn)朔風(fēng)騷不作難。
從此頻頻相料理,案頭苜蓿對蘭干。
敲金扣石聲相凌,遙空冷靜天正澄。寶瓶下井轆轤急,
小娃弄索傷清冰。穿絲透管音未歇,回風(fēng)繞指驚泉咽。
季倫怒擊珊瑚摧,靈蕓整鬢步搖折。十六葉中侵素光,
寒玲震月雜珮珰。云和不覺罷余怨,蓮峰一夜啼琴姜。
急節(jié)寫商商恨促,秦愁越調(diào)逡巡足。夢入仙樓戛殘曲,
飛霜棱棱上秋玉。
敲冰冰未泮,塞河流玉段。
輕舸莫言遲,古城滄海畔。
春皋蘭蕙茁,晚井魚蝦亂。
時平無羽書,此樂異王粲。
敲冰汲水泉,炊玉釀霜醅。
忽然油成泓,失卻瓊作堆。
抱甕輸竹渠,挈瓶注銀杯。
銀杯不解飲,傾瀉入我懷。
酒圣凡五傳,道統(tǒng)到吾儕。
誰云孟氏醇,軻死不傳來。
醉鄉(xiāng)天張幕,糟丘麴為臺。
吾欲往相宅,今夕未擬回。
敲火發(fā)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傾紫盞,色味兩奇絕。
吾生眠食耳,一飽萬想滅。
頗笑玉川子,饑弄三百月。
豈如山中人,睡起山花發(fā)。
一甌誰與共,門外無來轍。
敲空作響人皆聽,聽聽之時非是聲。
海藏龍宮留不住,卻來個里現(xiàn)全身。
敲冰燒葉煮槍旗,一笑平生識面遲。
道上孔程傾蓋日,酒邊賀白解貂時。
飽參霽月光風(fēng)趣,似讀晴煙暖霧詩。
敲竹喚龜吞玉芝,鼓琴招鳳飲刀圭。
近來透體金光現(xiàn),不與常人話此規(guī)。
敲開敗籜露新竹,拾上落花妝舊枝。
敲磕門庭細(xì)揣磨,路頭盡處再經(jīng)過。
明明說與虛堂叟,東海兒孫日轉(zhuǎn)多。
敲冰汲淥洪茶鼎,撼雪梯薪給地爐。
圃有麥苗畦有菜,更於何地享膏腴。
敲門空過太史宅,曳杖卻上初陽臺。
雷從葛仙井底起,雨自黃妃塔上來。
官軍捷報銅鉈陌,山人酒瀉白螺杯。
憑誰得知詩句好,山東李勛今有才。
敲門俗子令我病,面有三寸康衢埃。
風(fēng)饕雪虐君馳去,蓬戶那無酒一杯。
漢字敲的釋義
敲
(形聲。從攴,高聲。攴,輕擊。象手(又)拿小棍輕擊的樣子。本義:敲擊,叩打)
同本義 [knock]?
敲,擊頭也。――《說文》
奪之杖以敲之。――《左傳·定公二年》。釋文:“擊聲也?!?
下見共王五伯,將敲其頭矣。――《呂氏春秋·當(dāng)務(wù)》
僧敲月下門。――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欲著敲字。
作推敲之勢。
作敲字佳矣。
敲剝天下。――清·黃宗羲《原君》
又如:敲撲(拷打);敲絲(銀子。古時銀錠上面都敲有圓紋,故稱);敲枰(下棋);敲翻(打斷)
推敲 [weigh]。如:敲一敲實(摸底;探虛實);敲句(推敲語句);敲吟(推敲吟誦詩句);敲推(推敲);
敲qiāo
⒈擊,打:~門?!尅!吂模ā从鳌祻呐詭腿苏f話)。
⒉訛詐騙取財物或抬高價格:~詐。~竹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