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祠太一館清真,望秩名山固有神。
斜日苑門人不到,靈風(fēng)自掃石床塵。
齋罷雞志轉(zhuǎn)午天,地虛人寂境蕭然。
兩三衲子自來去,時取茶芽煮澗泉。
齋前收拾行香火,供養(yǎng)饑貧。當(dāng)辦辛勤。決定於中隱好人。莫相輕。我今已得真消息,說與人聽。須要虔誠。恭謹如同祭祀神。遇真真。
齋心問易太陽宮,八卦真形一氣中。
仙老言余鶴飛去,玉清壇上雨蒙蒙。
齋中乃無紙,柿葉平籬根。
稍取書點畫,帶此朝露痕。
識字有何補,隨爾憂患繁。
姓名總不記,適有古意存。
惜哉結(jié)繩后,事始于乾坤。
先生晚始悟,無術(shù)鳩田園。
齋前兩柏樹,其大皆十圍。
我初營屋時,正與兩柏期。
其一傍北亭,其一近南籬。
相去十步間,當(dāng)夏無炎曦。
我翁時來游,對此顏貌怡。
群從來其間,或飲或賦詩。
賓客來其間,顧盼屢解頤。
桃李幾番春,不逐物態(tài)移。
霜雪苦侵刻,曾不顏色衰。
亦知堅貞性,凜凜不可期。
夫何今年秋,予來自京師。
哭親苫聲間,喘息絕自持。
忽見南籬柏,索索但枯枝。
徘徊柏樹下,終日懷嗟咨。
家人對我言,柏死已經(jīng)時。
今年春夏交,老翁初見之。
悲傷復(fù)愛惜,不忍加斧斯。
意謂糞壤間,所處非所宜。
材已中棟梁,安得死茅茨。
為此感慨久,子豈盡得知。
我既苦聞言,不覺重紛洟。
豈為小輔內(nèi),失此歲寒姿。
蓋念天與人,響答良不疑。
方夏巨柏死,致秋哲人萎。
豈不明告人,象類來不遲。
所以翁對此,泫然雙淚垂。
大廈將營度,固非一木支。
奈何如此材,終死不得施。
芃芃叢生者,樸樕良已卑。
槐老未及仞,露勝夏明離。
東邊一畦菊,豈足充朝饑。
樹蘭徒九畹,不能比蕪蘼。
蕭蕭數(shù)竿竹,空勝利何為。
此外雜花木,不復(fù)較雄雌。
譬如麟失藪,駑馬從競馳。
鸞鳳要高翔,巢卵可用窺。
於懷久衡慮,追數(shù)苦費詞。
枯柏復(fù)枯柏,汝其亦長思。
齋居惟少睡,露坐得論文。
涼夜如清水,明河似白云。
宿禽翻樹覺,幽磐度溪聞。
欲識他鄉(xiāng)思,斯時共憶君。
齋壁值墨竹,文蘇兩先生。
移根今何殊,初度風(fēng)雨聲。
妙識前日意,歡見此時情。
家山幾千里,客恨倏以傾。
歸期恨今晚,像此葺茅楹。
故知江海夢,常共月華清。
齋余睡思生湯餅,紅顆分甘愜下茶。
如夢泊船甘柘雨,芭蕉林里有人家。
齋館蕭然靜,從容得晝眠。
夢魂隨栩栩,晝腹任便便。
不把分陰惜,能令雜慮捐。
覺來神觀爽,依舊閱陳編。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青藹近當(dāng)行藥處,
綠陰深到臥帷前。風(fēng)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齋禁雖嚴異太常,蕭然高臥意何長。
煙含欲暝宮庭紫,日映新秋省闥黃。
壯節(jié)易摧行踽踽,華年相忠去堂堂。
追攀坐嘆風(fēng)塵隔,空聽鈞天夢帝鄉(xiāng)。
齋宮前日滿三旬,酒榼今朝一拂塵。乘興還同訪戴客,
解酲仍對姓劉人。病心湯沃寒灰活,老面花生朽木春。
若怕平原怪先醉,知君未慣吐車茵。
齋楹邃嚴,夜憬藻清。
文物炳彪,禮備熙成。
帷宮載敞,佩珩有聲。
帝復(fù)對越,將受厥明。
齋中獨何物,持之想見君。
惟茲玉塵尾,信美而有文。
夫子善談道,亹亹詞如云。
在握昔同色,傾坐今離群。
況托懷袖好,曾親蕙蘭薰。
常許助閑放,于焉探典墳。
既乃阻清燕,復(fù)屈驅(qū)虻蚊。
自殊白團扇,未畏秋葉紛。
齋宿虛閒只凈明,俗氛暫洗覺身輕。
半山云腳炊煙濕,一枕松聲澗水鳴。
對語老禪真法器,譯經(jīng)新諦出僧檠。
歸翻貝葉蓮花頌,猶帶招提月影清。
齋余衣缽收,心外更無求。
法王灌頂子,離相性優(yōu)游。
齋國饋時堪出走,東山攜處未生憎。
道人莫謂全無念,行樂須知此日曾。
齋合寒麝薰,書帙映斜景。
偶來樽俎同,延此笑言頃。
宮線添尺余,朝來日未永。
一醉解語花,萬事畫地餅。
要似虎頭癡,何須樗里癭。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連亙?nèi)?,各各為玉京?/p>
自非心至誠,必被神物烹。顧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曠侶,同作幽憂行。其門才函丈,初若盤薄硎。
洞氣黑昳目穴,苔發(fā)紅鬇鬡。試足值坎窞,低頭避崢嶸。
攀緣不知倦,怪異焉敢驚。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橫。
忽然白蝙蝠,來撲松炬明。人語散澒洞,石響高玲玎。
腳底龍蛇氣,頭上波濤聲。有時若服匿,偪仄如見繃。
俄爾造平淡,豁然逢光晶。金堂似鐫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云漿湛不動,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減算,酌之必延齡。愁為三官責(zé),不敢攜一罌瓦。
昔云夏后氏,于此藏真經(jīng)。刻之以紫琳,秘之以丹瓊。
期之以萬祀,守之以百靈。焉得彼丈人,竊之不加刑。
石匱一以出,左神俄不扃。禹書既云得,吳國由是傾。
蘚縫才半尺,中有怪物腥。欲去既嚄唶,將回又伶俜。
卻遵舊時道,半日出杳冥。屨泥惹石髓,衣濕沾云英。
玄箓乏仙骨,青文無絳名。雖然入陰宮,不得朝上清。
對彼神仙窟,自厭濁俗形。卻憎造物者,遣我騎文星。
漢字齋的釋義
齋
(形聲。從示,斎齊省聲。本義:齋戒,舊指祭祀前整潔身心)
同本義 [fast;abtain from meat,wine,etc.]
齋,戒潔也。――《說文》
王齋日三舉。蓋王日一舉。――《周禮·膳夫》
日中及夕則馂余齋,則每食一太牢也。――《周禮·太牢》
齋必變食,至不多食。――《論語》
秦王雖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遂許齋五日
秦王齋五日。
專意齋醮。――《明史》
又如:齋宿(先一日齋戒,以表誠敬);齋沐(齋戒沐浴);齋事(齋戒祭祀的事);齋舍(古人齋戒時的居所);齋牛(供祭祀用的牛)。又指佛教的進餐用語。小乘禁過午食,以午前、午中進食
齋(齋)zhāi
⒈迷信者祭祀前整潔身心:~祭?!溷逶?。〈引〉信奉佛教、道教等人吃的素食:吃~。
⒉施舍飯食給僧人:~僧。
⒊書房或?qū)W舍或某些商店名稱:書~。東~。榮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