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姓源江左,來歸禹外家。
懿文吟柳絮,淑質(zhì)詠桃華。
蘭室雙芽秀,萱堂只影斜。
他年修郡志,遺范照三巴。
族廩規(guī)模大,鄉(xiāng)評德義尊。
家傳忠孝舊,國賴典刑存。
曷不登三壽,嗟誰起九原。
晚生長自恨,早失拜龍門。
族譜康成裔,先儒谷叔孫。
漢廷無表薦,魯壁有書存。
蓮幙翻留滯,萱堂廢凊溫。
吾衰慚宋玉,不解賦招魂。
族甲蒲鄞鮮擬倫,兒班玉筍婿朱輪。
析財遍及棣華子,艎粟均沾菜色民。
鄉(xiāng)飲酒希先酌者,洛英會失戴花人。
與君世世聯(lián)墻住,晚筑新阡亦卜隣。
族大徽音遠(yuǎn),年高福祚多。
生兒盡龍虎,封國裂山河。
象服驚初掩,埋文信不磨。
送車江郭滿,咽絕聽哀歌。
安輿遍西北,丹旐歷江湖。
存沒終無憾,哀榮兩得俱。
新封崇馬鬣,余福薦浮圖。
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族昔多名婿,今觀子更奇。
他年槐樹讖,早歲柏舟詩。
割股延姑壽,抽簪活眾饑。
事皆堪入史,何必墓傍碑。
族茂仙緱系,恩隆帝渚姻。
兩朝全寵遇,一節(jié)貫忠純。
敦說耽儒術(shù),沖和味道真。
樞庭十五載,當(dāng)寧倚良臣。
族云蓊郁溫風(fēng)扇。
興雨祁祁黍苗徧。
族亞齊安陸,風(fēng)高漢武威。煙波別墅醉,花月后門歸。
青海聞傳箭,天山報合圍。一朝攜劍起,上馬即如飛。
族出于仙住傍僧,羞為春事與時爭。
長專太白山涵潤,獨淹中秋月滲清。
色染真空如自失,香薰正覺若相成。
靈云有幸相遭遇,不要桃花作證明。
族派蟠桃譜牒存,三千歷歲物難群。
黠兒尚許三偷摘,可是年年不見分。
族姓甲休陽,夫人懿范彰。
奇男已南省,快婿更東床。
珍錫人加嘆,佳城神所藏。
平生陰德在,余慶尚難量。
族云行太虛,布置初狼籍。
彌縫天四維,俄頃同一色。
雨形如別淚,含惡示忍滴。
泥涂頗翻車,行者自朝夕。
中央成白道,裊裊踏蛇脊。
潺湲冒田水,去作澗底碧。
高林蔭清快,渴烏時一擲。
晚休張莊聚,涇草蒙古驛。
往時解鞍地,醉墨棲壞壁。
孤星探先出,天鏡小摩拭。
比鄰忽喧呼,夜磔魯津伯。
夢歸萱草堂,再拜悲喜劇。
問言勞如何,嗟我子行役。
平明看屋霤,兩鵲聲嘖嘖。
果逢南使還,馮寄好消息。
誰秣百里駒,肯稅不論直。
族類皆有偶,所偶各有方。
我本漢家女,遠(yuǎn)嫁烏孫王。
言語既不通,嗜欲寧相當(dāng)。
生肉以為食,膻酪以為漿。
毛卉襲衣服,蒜薤為馨香。
嗚嗚當(dāng)歌舞,跳躍紛低昂。
風(fēng)沙障白日,四野皆蒼黃。
逐獵射禽獸,藉草氈為墻。
喜怒不可測,貪戾過豺狼。
自為治宮室,僅能庇風(fēng)霜。
歲時一相見,但見眉目光。
東南望漢日,獨覺霜天長。
飛鳥戀故林,游子思故鄉(xiāng)。
而我被遐棄,失身投窮荒。
明明漢天子,一女奚足傷。
武威與文德,豈不在周行。
吾王居下國,奉上固所當(dāng)。
結(jié)親徒自辱,掩泣羞漢皇。
族姓朱陳盛,夫人事愈明。
老姑俱上壽,難弟各清名。
節(jié)行輝丹管,門閭照赤城。
寶鄰方有托,何忍送銘旌。
族孫買葉中山歸,惻然聞之矜爾疲。
長腰豚蹄亟送似,未暇問到而蠶饑。
此時此念難藏假,廄焚退朝遑恤馬。
馬非不愛愛我人,用違其才終土苴。
試問母今蠶幾筐,間關(guān)未必能補(bǔ)瘡。
我亦有蠶非條桑,他日天機(jī)云錦裳。
族緒彫零不計年,戶曹一眷更蕭然。
恨無收斂冠巾計,送汝安心穩(wěn)坐禪。
族望與淮俱遠(yuǎn),時名似蘭斯馨。
投老誤期懷祖,作公定類東亭。
族老今為海內(nèi)憐,清名多是布衣傳。
一封表乞從師郡,千里神寒覓句年。
水鏡照人前日政,雨比吹旐別時船。
離家憶值梅初白,梅未成陰失此賢。
漢字族的釋義
族
(會意。本義:箭頭)
同本義 [arrowhead]
族,矢鋒也。束之族族也。――《說文》。
家族,氏族 [clan]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書·堯典》。陸德明釋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凡九族?!?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時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選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決本族事務(wù),名為“族正”)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統(tǒng)的稱號 [surname]
亡秦族矣。――漢·賈誼《過秦論》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收:聚,團(tuán)結(jié))――宋·王安石《傷仲永》
繁衍之族。――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
族zú
⒈有一定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人群之總稱:家~。宗~。
⒉指民族,種族:中華民~。漢~。滿~。
⒊類,具有共同屬性的一類:萬物百~。芳香~化合物。
⒋滅族(〈古〉一種殘酷刑罰)。一人有罪,將全家或家族甚至包括母家、妻家的人全都?xì)⑺溃阂怨欧墙裾摺?
────────────────—
族zòu 1.節(jié)奏。
────────────────—
族còu 1.十二律中的律名。參見"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