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游天漢地,復泛清漢流。
我本襄漢人,對酒集百憂。
是時云氣昏,雪片迷汀洲。
沉沉百丈潭,坐看漁子游。
重裘憫渾脫,得雋憐深投。
舞空清渚迥,遍積修篁幽。
山川疑舊里,歌舞迷新游。
薄暮理歸棹,中流任夷猶。
忽驚在鄉(xiāng)社,誰辨陰成樓。
欻知非舊邦,汍瀾涕難收。
既言一日歸顏子,王者如何必世仁。
若論仲尼期月可,斯言乃是反其真。
既翦二盜,圣武烜耀。
荊潭蜀吳,如拔腐草。
既漸夫子教,罔有不分均。
何復間多取,齊言彼有親。
既投古廟覓藜羹,三五樵夫不識名。
僮子似知予夢惡,生柴燒火到天明。
既老心愈空,新涼體差健,登山每嗔扶,對案亦強飯。
平生百事嬾,惟酒不待勸,迨此桑落時,一醉適我愿。
羸然云水身,本非朱紫楦。
少猶恥枉尺,老敢欺方寸。
但令死瞑目,余事何足論。
不見鹿門翁,全家事潛遯。
既安能適復何疑,小筑重營即舊規(guī)。
狡兔反為三窟累,鷦鷯終遂一枝期。
種成水際芙蓉徑,鑿得亭前菡萏池。
客有可人尊有酒,四時風月總相宜。
既老又不全,始得離邊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時日一百,來時月一程。??值缆放裕跅壓脡L。
所愿死鄉(xiāng)里,到日不愿生。聞此哀怨詞,念念不忍聽。
惜無異人術,倏忽具爾形。
既夕風猶進,凌空月故遲。
明宵縱當滿,今夕可乖期。
少壯欣逢節(jié),年侵意自悲。
平生一杯酒,即事五言詩。
既離湖口縣,未至落星灣。
舟中三兩程,程程見廬山。
廬山遮半天,五老云為冠。
朝看金疊疊,暮看紫巉巉。
瀑布在山半,仿佛認一斑。
廬山忽不見,云雨滿人間。
既負天下望,必憂天下責。
每聞諫諍辭,苦意多矯激。
心存義勇赤,氣與虹霓白。
所論言必從,豈若水投石?
陰邪日已銷,事理頗已得。
莫將經(jīng)濟術,抑郁向胸臆。
既不辱國,幸免辱身。
世食宋祿,羞為北臣。
妾輩之死,守於一貞。
忠臣孝子,期以自新。
既就良工雕琢,何妨出手扶持。
抓著衲僧癢處,賞伊一枚荔枝。
既得希夷樂,曾無寵辱驚。
泥空終日著,齊物到頭爭。
忽忽閑拈筆,時時自寫名。
誰能苦真性,情外更生情。
既是文章可得聞,不應此外尚云云。
如何夫子言天道,肯把文章兩處分。
既見章江水,重逢懷玉山。
匆匆成履躧,草草僅荊班。
遙想獻觴后,應多對雨閒。
期君好兄弟,并轡古人間。
既將茅覆檐,復有松為蓋。
五里入山時,憩此得寒籟。
曾無康樂游,但見云衲會。
既多九穗穀,復有三秀芝。
芝以保萬壽,穀以慶東菑。
既將茅覆檐,復有松為蓋。
五里入山時,憩此得寒籟。
曾無康樂游,但見云衲會。
既自科名就,方勤問學為。
一官寧恨晚,萬里此其基。
晁魏通家舊,沅湘識面遲。
高懷每傾倒,勝日共追隨。
要擬維熊什,慚無黃絹辭。
乃翁松柏茂,驥子渥洼姿。
漢字既的釋義
既
(會意。甲骨文字形,左邊是食器的形狀,右邊象一人吃罷而掉轉(zhuǎn)身體將要離開的樣子。本義:吃罷,吃過)
同本義 [eat up]
既,小食也。――《說文》。羅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許訓既為小食,義與形不協(xié)矣?!?
君既食。――《禮記·玉藻》
不拜既爵。――《義禮·鄉(xiāng)飲酒禮》
食盡。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eclipse]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桓公三年》。杜預注:“既,盡也?!?
其合相當如襲辟者,日既是也。――漢·王充《論衡》
完畢;完了 [complete;end]
既而曰。――《公羊傳·宣公元年》。注:“事畢也?!?
既jì
⒈盡,完了,終了:語未~。食~(指日蝕、月蝕的蝕盡)。
⒉副詞。已經(jīng):~成事實?!痪?。
⒊副詞。不久,后來:~而縫合。
⒋連詞。常跟"且"、"又"、"也"等連用〈表〉兩種情況并存:~矮且小。~做得快,又做得好?!獢?shù)量多,也要質(zhì)量高。
⒌[既然]連詞。常跟"就"、"還"、"則"等連用:你~然一定要走,我就不留你了?!坏酱?,還是規(guī)矩些好。有時也省作"既": ~來之,則安之。
────────────────—
既xì 1.贈送人的谷物或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