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查詩詞
榻上一琴橫,中函太古聲。
丹砂燒已死,芝草種初生。
道勝魔軍破,方靈疾豎平。
明朝有蜀使,細(xì)字報(bào)青城。
榻有何人下,君能此夜過。
寒蟬吳客賦,衰鳳楚狂歌。
雨氣千江入,秋聲萬木多。
明朝寒浦望,搖落有漁蓑。
榻前一疏犯龍顏,身在危難進(jìn)退間。
自是直言難見售,卻於大義頗相關(guān)。
孤忠力為朝廷計(jì),眾望公歸臺(tái)省班。
畢竟名高人所忌,且移別眼看青山。
榻前鼓吹蛙一部,榻上古木吟風(fēng)雨。
客來相倚竹根眠,免令不解陳登去。
榻上殘書已倦攤,幅巾藜杖出柴關(guān)。
卜居宿鷺眠牛處,覓句殘?zhí)J敗葦間。
心逐間云橫碧落,眼隨飛鳥度青山。
忽然信步苔磯上,又得漁翁作伴還。
漢字榻的釋義
榻〈名〉
(形聲。從木,聲。本義:狹長(zhǎng)而較矮的床形坐具)
同本義 [couch;long,narrow and low bed]
移我琉璃榻。――《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蕃在郡不接賓客,唯稚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懸之。――《后漢書·徐稚傳》
一榻。――清·周容《芋老人傳》
對(duì)坐榻上。――清·梁?jiǎn)⒊蹲T嗣同傳》
喜置圍榻上。――《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榻登(厚毯。置于大床前,上榻上,用以登床);榻布(質(zhì)料粗厚的布);竹榻;藤榻
幾案 [long large table]
乃獨(dú)引肅還,合榻對(duì)飲。――《三國(guó)志·魯肅傳》
榻 〈動(dòng)〉
睡 [sleep]
舍間離此不遠(yuǎn),何不草榻一宵?
榻tà窄而低的床。泛指床: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