檣頭語燕底匆匆,滿幅蒲帆送客風(fēng)。
合與仇謀從此逝,病兼貧至向來同。
紛紛時(shí)事愁眉上,咄咄人情醉眼中。
頗覺田園歸去好,固應(yīng)馬首未渠東。
檣似鄧林江拍天,越香巴錦萬千千。
滕王閣上《柘枝》鼓,徐孺亭西鐵軸船。
八部元侯非不貴,萬人師長豈無權(quán)。
要君嚴(yán)重疏歡樂,猶有河湟可下鞭。
檣烏逐風(fēng)不停飛,尾燕掠水東復(fù)西。
蠻弦金撥竅私語,行富轉(zhuǎn)頭聲更悲。
擾擾云吹寶鬟綠,新妝半隱朱簾曲。
無限柔情指下生,誰道彈比不如竹。
谷兒指法來帝城,曹供奉傳新曲名。
香山居士家有此,何況更聞上聲。
路轉(zhuǎn)溪回雙櫓咽,彈盡胡笳十八拍。
山頭日落暮潮平,一帶荷花自秋色。
檣頭飛去烏,夜夜啼聲碎。
猶不如水禽,雙棲向煙外。
煙外少分張,渚間多翳薈。
休同八九子,反哺人誰愛。
檣烏映高柳,晚泊近晴川。
野日離煙樹,風(fēng)霜斷夕天。
牛羊知?jiǎng)e塹,燈火認(rèn)鄰船。
獨(dú)客歸何晚,平蕪遠(yuǎn)更連。
孤城飛鳥外,春水片帆前。
蕭瑟孤征恨,更深獨(dú)未眠。
檣烏猛作朝天去,君到長安著腳初。
若訪西湖問西子,朋游應(yīng)亦念其余。
檣拂南云艤帛蘭,再麾湖外嘆違顏。
封君比籍千頭橘,瑞祝標(biāo)祠九向山。
迎吏出郊驅(qū)駑箙,齊兵下席掩刀環(huán)。
漢條緩布褒書降,后乘蒸青幾兩還。
檣頭五兩搖空飛,船頭百丈牽何遲。
數(shù)篙塘水清可涉,故鄉(xiāng)千里歸何時(shí)。
檣上烏啼月滿灘,月和殘雪耐人看。
半爐爇盡沉香火,消受篷窗一夜寒。
檣燕檣烏繞楫師,樹頭樹底挽船絲。
村邊處處圍桑葉,水上家家養(yǎng)鴨兒。
檣燕驚三疊,刀魚送兩旗。
雨籬花淡泊,風(fēng)岸柳參差。
晚并知名寺,同尋沒字碑。
摩挲幾來者,澡泝總何之。
檣竿日日春風(fēng)轉(zhuǎn),渺渺孤舟數(shù)家縣。
朝來雨暗隔淮村,白浪卷沙吹斷岸。
渡頭楊柳濕青青,橋下涓涓野水生。
滿尺白魚初受釣,斷行歸雁故能鳴。
平生行止任遲速,篷底欠伸朝睡足。
從來江海有前約,老去塵埃無可欲。
曉天暖日生波光,桃杏家家半出墻。
春日春波好相待,短帆輕櫓可須忙。
檣烏送我入蠻鄉(xiāng),天地?zé)o情白發(fā)長。
萬里回頭看北斗,三更不寐聽鳴榔。
平生正出元子正,此去還經(jīng)思曠傍。
投老相逢難袞袞,共恢詩律撼瀟湘。
檣烏啼罷紙灰飛,神去神來人不知。
惟有金沙堆下水,東西南北任風(fēng)吹。
漢字檣的釋義
檣
(形聲。從木,墻省聲。本義:桅桿)
同本義 [mast]
檣,杋柱也。――《埤蒼》
檣傾楫摧。――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檣竿(船桅桿);帆檣如林
借指船只 [ship]
靈檣千艘,雷輜萬乘。――《宋書》
檣櫓
[masts and oars] 檣與船槳
檣櫓灰飛煙滅。――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檣(檣、艢)qiáng船上的桅桿。也指風(fēng)帆或帆船:帆~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