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骨珊珊白雪清,千年世上頂凡成。
晴飛碧落秋空闊,露立瑤臺夜月明。
仙島云深歸有信,天壇花落步無聲。
時業(yè)華表何人識,依舊翻身上玉京。
毛羽曾經(jīng)翦處殘,學人言語道暄寒。
任饒長被金籠闔,也免棲飛雨雪難。
毛如霜雪眼如朱,耳角方齊三尺馀。
狀異不將耕曠土,性馴宜用駕安車。
水邊牧處龍能擾,月下牽時兔可驅(qū)。
從此洛陽圖{左巾右登}上,丹青人更著功夫。
毛穎歸余,楮生從我,陶泓三事奇瑰。陳玄不止,尚未得相陪。日夜搜神定思,在何處、多隱文才。誰堪訪。高明上士,唯有彥中來。渾材。如見慧,便教磨出,云浪恢恢。書靈任寶篆,救苦消災。愿使家家奉道,人人悟、總免輪回。成功行,前程路穩(wěn),同去宴蓬萊。
毛發(fā)落,丹左運行陽。胎色漸紅陰漸小,推移歲運助乾剛。育火養(yǎng)中央。成物象,五岳辨微茫。出入尚遲形尚小,晨昏天籟奏笙簧。常飲玉壺漿。
毛羽人將鶴品流,斜陽高處自遲留。
人言殺爾三年旱,應是巢成更不憂。
毛公明於詩,其系宜善續(xù)。
前示五長篇,大須傾幾曲。
豈特元和間,咳唾成珠玉。
毛穎從來意最深。江淹夢里莫生心。班超投處好追尋。放逸真閑攄雅致,詩詞不寫自高吟,這回撈出水中金。
毛子罵吳曦,蜀山渺孤憤。
五老急扣聘,延留如大賓。
龍分自眠地,惠帳饒珠蠙。
巖花開恨晚,谷鳥鳴先春。
吊古一沉思,千載多逸民。
登高一長望,萬里皆積云。
子勇書印歷,憂憤著彌綸。
曷不韋露布,從容靜風塵。
低頭汲澗曲,煮豆萁為薪。
沮溺士之恥,昔賢終賤貧。
毛潁摧鋒入墨池,白云窗下展烏絲。
乘君袖里孤山月,寫盡橫斜竹外枝。
毛褐斜肩背負經(jīng),曉思吟入竇山青。
峰前野水橫官道,踏著秋天三四星。
毛仙翁,毛仙翁,容貌常如二八童。幾歲頭梳云鬢綠,
無時面帶桃花紅。眼前人世閱滄海,肘后藥成辭月宮。
方口秀眉編貝齒,了然炅炅雙瞳子。芝椿稟氣本堅強,
龜鶴計年應不死。四海五山長獨游,矜貧傲富欺王侯。
靈通指下磚甓化,瑞氣爐中金玉流。定是煙霞列仙侶,
暫來塵俗救危苦。紫霞妖女瓊?cè)A飛,秘法虔心傳付與。
陰功足,陰功成,羽駕何年歸上清。待我休官了婚嫁,
桃源洞里覓仙兄。
毛女峰前郡,煙霞氣轉(zhuǎn)清。庭分靈掌影,窗度瀑泉聲。
蘚徑人稀到,松齋藥自生。常餐亦芝朮,閑客是公卿。
看水逢仙鶴,登樓見帝城。養(yǎng)生非酒病,難隱是詩名。
省署嘗連步,江皋欲獨耕。偶題無六義,聊以達微誠。
毛穎諸孫二十輩,千里相看誰與同。
有兩客卿變名姓,烏有先生亡是公。
毛羽生來便屬人,悔將體段斗精神。
寄言翡翠休驚訝,但是文章盡累身。
毛公委質(zhì)應時須,管子知心受以虛。
容到中書黃紙上,管教一字一華胥。
毛穎陳玄雖勝流,也須從事到青州。
重吟玉樹懷崔子,欲唱金衣無杜秋。
官柳正須工部出,園花猶為退之留。
籃輿自可煩兒輩,一笑來從樾下休。
毛錐自是今無用,鐵硯還知古可穿。
不惜日抄三萬字,勝儲百畝剡中田。
毛羽誠無取,禽中號善鳴。
能將一片舌,巧作百般聲。
元是因風氣,曾非出性情。
君看五月后,瘖默愧流鶯。
毛郎才涌似潮頭,莫比寒蟲泣夜秋。
要上蘭臺揖班馬,不聯(lián)石鼎玩侯劉。
定知有道能醫(yī)國,稍喜談禪勘趙州。
顧我雖無陶謝手,尚堪述作與同游。
漢字毛的釋義
毛
(象形。金文字形?!懊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從“毛”的字多與皮毛有關。本義:眉毛、頭發(fā)、獸毛)
同本義 [hair;feather;down;wool]
毛,眉發(fā)之屬及獸毛也。――《說文》
不獲二毛。――《禮記·檀弓》。注:“二毛,鬢發(fā)斑白?!?
王燕則諸侯毛。――《周禮·司儀》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問·欬論》
其動物宜毛物。――《周禮·大司徒》
毛馬而頒之。――《周禮·校人》
以啟其毛。――《詩·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將焉傅?――《左傳·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韓非子·五蠹》
與旃毛并咽。――《漢書·李廣蘇建傳
毛máo
⒈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羽~。?!x啞h凌巳~背面有絨~。
⒉特指頭發(fā):鬢~。
⒊像毛的東西:
①指莊稼草木等:不~(未開墾,不長莊稼等)之地。
②東西上長的霉菌:久沒見太陽,皮鞋上都長~了。
⒋皮的,毛織品:~貨?!€衣。
⒌粗糙,沒有加工的:~糙?!?。
⒍粗略,估計的:~重。~利。
⒎慌忙,急躁:~ ~騰騰。~里~躁。
⒏驚慌,恐懼:她嚇~了。他心里發(fā)~。
⒐小,細:~孩子。正下~ ~雨。
⒑我國貨幣"角"的別稱:五~錢。
⒒[毛難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
────────────────—
毛mào 1.人體和動植物表皮上所生的絲狀物;鳥禽類的羽毛。 2.特指須發(fā)。 3.借指獸類。 4.指帶毛的獸皮。 5.(又讀mào)謂選擇牲畜的毛色。 6.去毛。參見"毛炰"。 7.指地面所生的植物。多指農(nóng)作物。 8.特指物體上長的霉菌。多呈絲狀,叢生。 9.比喻多而細碎。參見"毛舉"﹑"毛起"。 10.小,微不足道。多用于貶義。 11.未經(jīng)加工的;粗糙。 12.模糊。多指物象。 13.粗略的;不純凈的。 14.粗率,不細心。參見"毛手毛腳"。 15.無。 16.方言。謂貨幣貶值。 17.見"毛腰"。 18.謂驚慌。 19.副詞。大約;約摸。 20.通"牦"。牦牛尾。 21.方言。惱怒,發(fā)火。 22.古兵器名。 23.中國輔幣"角"的俗稱。 24.中醫(yī)學術語。指較浮的脈象。 25.周畿內(nèi)采邑名。姬姓。文王子叔鄭為始封之君,世稱毛公。西周時其地在今陜西岐山﹑扶風一帶,東遷后在今河南洛陽附近的宜陽。參閱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僖公二十四年》。 2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