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忽無常形,今古無常勢。
必有非常人,以制非常世。
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
譬如飲不醉,陶然有余歡。
君看龐德公,白首終泥蟠。
豈無子孫念,顧獨(dú)遺以安。
鹿門上冢回,床下拜龍鸞。
躬耕竟不起,耆舊節(jié)獨(dú)完。
念汝少多難,冰雪落綺紈。
五子如一人,奉養(yǎng)真色難。
烹雞獨(dú)饋母,自饗苜蓿槃。
口腹恐累人,寧我食無肝。
西來四千里,敝袍不言寒。
秀眉似我兄,亦復(fù)心閑寬。
忽然舍我去,歲晚留余酸。
我豈軒冕人,青云意先闌。
汝歸蒔松菊,環(huán)以青瑯?/p>
榿陰三年成,可以掛我冠。
清江入城郭,小圃生微瀾。
相従結(jié)茅舍,曝背談金鑾。
治不變俗,教不易民。
甘龍之說,亦或可循。
常人習(xí)俗,學(xué)者溺聞。
商鞅之說,異乎所云。
治象難言說,風(fēng)謠采道涂。
太平于此盛,曠古以來無。
腰笛童鞭犢,烹葵婦馌夫。
文如未見者,堯豈可名乎。
禮樂河汾策,衣冠洛社圖。
□□工黼黻,筆力若為模
治亂興衰甚可嗟,徒憐水調(diào)訴榮華。
開元盛事今何在,尚有霓裳寄此花。
治平嘉佑闡重光,熉幄龍鱗繡黼張。
圣德共知天與子,觚壇爟數(shù)世育臺萊。
治平天子,景至肇嚴(yán)禋。華玉禮威神。六龍齊捧鑾輿動(dòng),采仗轉(zhuǎn)鉤陳。歸來瑞氣滿清晨。金石舜韶新。樓前山鶴銜書下,天地已為春。
治命深衣斂,親題石像鐫。
精神傳巨扁,風(fēng)月掩遺編。
流落人間境,陶鎔物外天。
建安名教在,它日配先賢。
治煩方喜眾材同,坐嘯南陽郡閣中。
幾案有塵書檄簡,里閭無事稻梁豐。
衣冠濟(jì)濟(jì)歸儒學(xué),俎豆詵詵得古風(fēng)。
幸屈異能來助我,敢將顏色在蜚鴻。
治疾弭靈藥,爽然疾有瘳。
因茲涉方書,仙圣或可求。
豈疾乃可治,而生不可留。
吾將飛五金,息駕于蓬丘。
治兵戰(zhàn)六獸。
為邦命九官。
靈蛇及瑞羽。
分素復(fù)銜丹。
望就踰軒頊。
鏗鏘掩咸護(hù)。
九尾擾成羣。
八象鳴相顧。
象天則地化云布。
治生吾未能,學(xué)圃豈不惡。
秋風(fēng)雨如酥,畦土樹靈藥。
荒茨出神奇,高下粲花萼。
將期清百慮,豈獨(dú)健雙腳。
平生林下心,五鼎視藜藿。
常疑種玉誕,亦笑帶經(jīng)錯(cuò)。
黃金污吾鉏,矧肯白晝攫。
婦還勞卮酒,辛苦同為樂。
治教通夷俗,均輸問大田。江分巴字水,樹入夜郎煙。
毒霧含秋氣,陰巖蔽曙天。路難空計(jì)日,身老不由年。
將命寧知遠(yuǎn),歸心詎可傳。星郎復(fù)何事,出守五溪邊。
治圃我依浮石灘,筑臺君占白云山。
三秋一日登臨外,百里同風(fēng)咫尺間。
峰黛陰晴常黯黯,溜琴朝夕自潺潺。
休官誰道何曾見,林下如今兩處閒。
治化無深淺,要諸久始知。
遺民它日淚,太傅向來碑。
反袂緣何事,輕裘若在時(shí)。
勛名一片石,尸祝百年思。
不比山公醉,惟應(yīng)湛輩悲。
征南亦深刻,感慨者為誰。
治音安樂紹熙初,試聽咸韶可并驅(qū)。
鼗武磬襄奚足數(shù),作成從引不愁無。
治郡年才半買臣,青春天上送麒麟。
鼎來好事由陰德,曾活澄江十萬人。
治道區(qū)紜紛,齋閣簡應(yīng)接。
身閑意枕簟,慮靜厭圖牒。
孤芳媚深叢,幽哢出密葉。
物理茲領(lǐng)會,真境知可躡。
治定資神武,功成沒睿文。
貢輪庭實(shí)旅,朝會羽備分。
偃革千年運(yùn),垂衣萬乘君。
孰知堯舜力,明德日升聞。
治道精深日講求,唐虞功德本優(yōu)游。
欲知兆姓千官意,萬歲常瞻十二旒。
漢字治的釋義
治
(形聲。從水,臺聲。①本義:水名。②引申義: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義 [prevent flood by water control;dredge a river;rebuild;repair]
昔禹治洪水。――酈道元《水經(jīng)注》
民治渠。――褚少孫《西門豹治鄴》
遂治別院,使夫婦成禮。――《聊齋志異·小翠》
其后治裝行,東入海求其師云。――《史記·孝武本紀(jì)》
又如:治酒(置辦酒食);治步(修整儀容,舉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裝);治行(治嚴(yán)。整理行裝);治繕(修繕);治茸(修繕)
治理;管理;統(tǒng)治 [administer;govern]
治國無法則亂。――《呂氏春秋·察今》
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
治zhì
⒈管理:~理?!?。抓綱~國。
⒉處理,懲處、醫(yī)療、研究等:~喪。處~?!铩汀?。醫(yī)~?!??!珜W(xué)?!乐?。
⒊整理,修整:~裝?!健!!?。整~。
⒋太平,安定,跟"亂"相對:國~。天下大~。
⒌消滅病蟲害:~蟲?!取?
⒍〈古〉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縣~。州~。府~。
⒎[治安]社會的秩序:~安法規(guī)。
⒏[治本]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⒐[治標(biāo)]對表面的或顯露在外的毛病給予應(yīng)急的處理。
────────────────—
治yí 1.古水名。發(fā)源于山西省寧武縣。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內(nèi)的桑干河。下游東流入渤海。參閱《漢書.地理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