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石漱流俱可意,濯纓濯足且隨時。
到江莫作滔天浪,妨我輕舟理釣絲。
漱罷寒泉弄月明,浩然風(fēng)露欲三更。
曲闌干畔踟躇久,靜聽空廊絡(luò)緯聲。
漱玉亭邊百尺橋,游人平步玉虹腰。
憑欄下眠清淵底,秋水無塵浸碧霄。
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
因脫水邊屨,就敷巖上衾。
但留云對宿,仍值月相尋。
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
漱齒汲寒井,理發(fā)趁涼風(fēng)。先生畏暑晨起,笑語聽兒童。說道今年重午,節(jié)物隨宜稍具,還與去年同。己喜酒尊冽,更覺*盤豐。愿人生,常醉飽,百年中。獨(dú)醒竟復(fù)何事,憔悴佩蘭翁。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經(jīng)三載,療病不無功。從此更多采,莫遣藥囊空。
漱壑淘林殷戶雷,冥冥松際失崔嵬。
山窗五月寒如水,知是湖橋暮雨來。
漱齒冰溪遠(yuǎn),聞蟬雪屋深。
漱石穿崖落落,隨流截流自瞞。
窮到不知源處,風(fēng)枝雨葉蕭然。
漱玉鳴珠七里灘,到今猶照客星寒。
盧奴有水徒千頃。未得高賢一瞬看。
漱石先生難可意,嚙氈校尉久無朋。
應(yīng)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diào)李陵。
漢字漱的釋義
漱
形聲。同本義 [gargle;rinse]
漱,盪口也。
咸盥漱。――《禮記·內(nèi)則》
凡內(nèi)外,雞初鳴,咸盥漱。――《禮·內(nèi)則》
又如:漱盂(盛漱口水的器皿);漱流(以流水漱口。比喻隱居生活);漱盥(漱口盥洗)
洗滌 [wash]
冠帶垢,和灰清漱。――《禮記·內(nèi)則》
又如:漱滌(洗滌);漱澣(洗滌);漱浣(洗滌);漱濯(洗滌)
沖刷;沖蕩 [erode]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
善溝者水漱之。――《考工記·匠人》
石泉漱瓊瑤。――左思《招隱詩》
沈液漱陳根。――張協(xié)《雜詩》
又如:漱石(沖刷巖石);漱石枕流(枕石漱流。比喻士人的
漱shù含水蕩洗口腔:~口。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