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被龜藏六,焞焞梨棗春。
不唯勻踵息,且以暖腰身。
捫虱閒尋句,聽雞怕及晨。
是中有真味,不羨北窗人。
烘錦花堤,鋪綿柳巷,曉來膏雨初晴。畫堂初建,碧沼映朱楹。最好芙蓉繡褥,交輝敞、孔雀金屏。那堪更,華裾滿坐,和氣動歡聲。冰清。真美行,棠陰善政,槐市高名。今朝消受得,茜服光榮。況是齊眉并壽,誰云道、樂事難并。相將見,飛鳧過闕,除目下彤庭。
烘簾晝暖,正飛花堆錦,風遲煙暮。綠葉成陰春又老,甲子誰能重數(shù)。梅已青圓,雪深猶記,曾拈疏枝否。須知物外,這些光景常駐。聞道江水東頭,同門相過,不作兒女語。醉墨凌波歌數(shù)闋,心跡都忘逆旅。胸次扶搖,壺中光景,肯與人同趣。棲塵功就,浩然俱待飛去。
烘柳日高花院暖,炷沉煙冷竹窗虛。
開編怕見傷懷事,不讀離騷讀四書。
烘簾微照自生光,吹面輕風與送香。
誰把金刀收絕艷,醉紅深淺上釵梁。
烘手熨笙簧,呵凍勻酥面。閑向梅花樹下行,拜月遙相見。何處托春心,樂府流深怨。卻拈寒窗傍綺疏,恨極東風遠。
烘焙幾工成曉雪,輕明百幅疊春冰。
何消才子題詩外,分與能書貝葉僧。
烘烘火色水中論,至寶須教鼎內(nèi)存。
點化自然常在手,區(qū)分道理有玄門。
莫將容易夸言說,盡入虛無是我尊。
天動地神邪可畏,丹能飛走似云奔。
烘林日動云霞雜,繞坐香通蘭惠分。
一局仙棋春院閉,不教聲利世間聞。
漢字烘的釋義
烘〈動〉
(形聲。從火,共聲。本義:燒,焚燒)
同本義 [burn]
烘,燎也。――《爾雅·釋言》
卬烘于歁。――《詩·小雅·白華》
又如:烘眼(角膜炎之類的眼病,俗稱“紅眼”);烘焰(光焰);烘騰騰(火旺盛貌)
烤干;烤熱 [dry by fire;roast]。如:烘火(烤火,向火取暖);烘咖啡豆;烘衣服;烘雞
襯托;渲染 [set off by contrast]。如:烘暈(烘托)
映照 [shine upon]。如:烘明(通明);烘霽(霽光映照);烘晴(陽光映照晴空);烘影(映照成影)
用同“哄”。人同時發(fā)出聲音 [roar]。如:烘堂(眾人同時大笑);烘然(喧鬧貌)
烘hōng
⒈烤干、烤熱或向火取暖:~衣服?!姘??!?。
⒉襯,渲染:~托。~云托月。
⒊迭用。〈表〉加強語氣:熱~ ~。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