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府迢迢癉海城,掾曹三語藹蘭馨。
歸郵托信梅華暖,仙劉蠲疴薏子靈。
蚌月射樓吟思苦,雞潮驚枕醉魂醒。
外臺誰舉沈僚俊,編著黃堂有政經(jīng)。
督郵面上多赪紅,如此娬媚非真容。
向來清白不受來,正氣本自天和鐘。
爾來施朱學時樣,調(diào)羹亦復(fù)資濃豐。
急須破甕覆殘滓,勿以軟美宜新菘。
督府春移檄,江城晝撤花。
好書如隔世,久客似無家。
畏路多言虎,荒村半是鴉。
道逢西北客,揮淚問京華。
督亢陂荒蔓草生,廣陽宮廢故城平。
秋風易水人何在,午夜盧溝月自明。
召伯封疆經(jīng)幾換,荊卿事業(yè)尚虛名。
黃金不置高臺上,似怪年來士價輕。
督賦停勾赤,開倉體詔黃。
舊唯優(yōu)附郭,近乃略諸鄉(xiāng)。
天意終深恤,人謀豈盡長。
要須梅雨歇,快放麥風涼。
督郵行縣豈徒哉,指點虛無作禍媒。
料得淵明知此意,懸拋印綬賦歸來。
督府繁華久已闌,至今形勝可躋攀。
山橫天地蒼茫外,花發(fā)池臺草莽間。
萬井笙歌遺俗在,一◇風月屬君閑。
遙知為我留真賞,恨不相隨暫解顏。
督帳行趨建業(yè)東,壯哉迎敵氣如虹。
勸君猛舍一腔血,莫學檀公誤乃翁。
督郵一見未為辱,不暇稅冕為膰肉。
棲隱閣上字猶新,堪嘆五湖去不速。
督府監(jiān)軍重,清時握節(jié)榮。
長云抱漢壘,殘月偃邊兵。
戍霧漁撾疊,衢風鶴蓋平。
不應(yīng)煩暑路,河朔趁飛觶
督府養(yǎng)兵如養(yǎng)子,帛堆其家粟崇庾。
少不如意出怨言,恃功偃蹇驕其主。
道旁老甿哭告予,未被賊苦被軍苦。
嗚呼四歌兮歌始宣,悲風為我吹塵寰。
督制堂常兩重臣,駐師移府夾江濱。
資糧扉屨多多辦,更有舟車乞與鄰。
督郵不敵客愁濃,那更秋宵一笛風。
公子何曾知許事?曠懷也解與人同。
督郵有良馬,不為君所奇。
顧收紙上影,駿骨何由歸。
一朝見縈策,蟻封驚肉飛。
豈惟馬不遇,人已半生癡。
督府由來十六秋,幾回祈去幾回留。
人稱姬旦三朝輔,誰羨鴟夷一舸游。
葛嶺春風天地醉,蕪湖夜月古今愁。
平生心事青編在,身與皇家共戚休。
督運晚宿明堂川,鑿冰飲馬沙岡窟。
風沙正面立不得,驍騎輕兵忽馳突。
密雪擁渡無定河,河帶血流侵人骨。
帳中令下星騎來,半夜促行更倉猝。
漢字督的釋義
督
(形聲。從目,叔聲。本義:察看督促,監(jiān)督)
同本義 [superintend and direct]
督,察也。――《說文》
禁督逆祀命者。――《周禮·春官·大?!?
植中樞,立督慮。――《太玄卷一周》
行督責之術(shù)。――《史記·李斯傳》
離婁督繩。――《漢書·王褒傳》
督責大臣。――《漢書·公孫賀傳》
聞將軍有意督過之。――《漢書·高帝紀》
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三國志·諸葛亮傳》
又如:
督郵(官員。系漢時代表太守督察下屬縣吏政績優(yōu)劣、宣講教會等的佐吏);
督責(督察處罰);
督過(督察責罰);
督訓(xùn)(督察教育);
督參(督察參驗);
督 dū
①〈古〉中央;中間:緣~以為經(jīng)。(《莊子·養(yǎng)生主》)
②監(jiān)視督促:~戰(zhàn)、總~。
【督促】監(jiān)督催促。
【督撫】總督和巡撫。明清兩代的最高地方官。
【督軍】官名。最初由三國時魏置。歷朝皆為軍事長官或領(lǐng)兵將帥。北洋政府時期,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
【督政府】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的資產(chǎn)階級共和制政府。1795年11月3日建立。由5名督政官組成。曾鎮(zhèn)壓了王黨叛亂和平等會起義。對外推行擴張政策。政局十分不穩(wěn)定。1799年11月被執(zhí)政府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