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花洛下開,馬馱金餅買將回。
西施自是越溪女,卻為吳王賺得來。
第五橋通曲港船,直搖春水到門前。
休官久作漁竿客,扶老來尋鶴氅仙。
疇曩歡娛如昨日,今吾衰颯最高年。
舊墳新冢石羊馬,且舉殘杯莫愴然。
第一峰頭逢九日,振衣直上莫躊躇。
丹梯苔冷仙人跡,只樹云深帝子居。
圖畫天然看不厭,嘯歌自得意何如。
茱萸醉插游絲倦,雁影參差夕照余。
第一逢春管物化,率先桃李被褒嘉。
明朝又數(shù)日為狗,回首猶驚歲在蛇。
香聚椒盤縈彩字,春生茶碗結(jié)瓊花。
層城獨秀東風(fēng)里,嚇瞰川流脈脈斜。
第四排筵在廣寒,葡萄酒釀色如丹。
并刀細割天雞肉,宴罷歸來月滿鞍。
第三筵開在蓬萊,丞相行杯不放杯。
割馬燒羊熬解粥,三宮宴罷謝恩回。
第門行馬護清埃,拂席時時宴具開。
安石風(fēng)流今日是,平津賓客幾人來。
幄中謀熟君籌在,川上身閒汝檝回。
絕俗新章滿都紙,向時疏傅定無才。
第七筵排極整齊,三宮游處軟輿提。
杏漿新沃燒熊肉,更進鵪鶉野雉雞。
第八筵開在北亭,三宮豐燕已恩榮。
諸行百戲都呈藝,樂局伶官叫點名。
第八峰高是桂林,安期曾度馬明生。
個中自有通仙路,拂袖天香影里行。
第九筵開盡帝妃,三宮端坐受金卮。
須臾殿上都酣醉,拍手高歌舞雁兒。
第一橋邊住,柴扉傍釣磯。
天晴扶杖出,寺近與僧歸。
粱燕穿簾去,沙鷗入屋飛。
幾回吟苦處,獨立對斜暉。
第九筵開盡帝妃,三宮端坐受金卮。
須臾殿上都酣醉,拍手高歌舞雁兒。
第四鋪前風(fēng)雨急,搭河過盡不憂灘。
卻愁蓬漏沾征橐,始信人間行路難。
第二頭分悟破迷,快須攃手舍筌蹄。
功兮未盡成駢拇,智也難知覺噬臍。
兔老冰盤秋露泣,烏寒玉樹曉風(fēng)凄。
持來大仰辨真假,痕玷渾無貴白珪。
第八筵開在北亭,三宮豐燕已恩榮。
諸行百戲都呈藝,樂局伶官叫點名。
第一傷心是別離,別來三度寄征衣。
更嫌春夢無憑準,夢里言歸又不歸。
第五華筵正大宮,轆轤引酒吸長虹。
金盤堆起胡羊肉,御指三千響碧空。
第一迦葉首傳燈,百萬人天聳耳聽。
金色頭陀聞不會,拈花起處笑尖新。
第一山前路半蕪,憑欄小立捻吟須。
云橫紫塞無來雁,冰斷黃流不渡狐。
此日都梁聊共醉,向來夷甫可長吁。
淮山那管人間事,依舊青青出畫圖。
漢字第的釋義
第
(形聲。從竹,弟聲。本寫作“弟”。本義:次第,次序)
同本義。有時也用于數(shù)字前表示次序 [order;grade]
第,次也。――《小爾雅·廣詁》
書稱題亦言第,因其第次也。――《釋名·釋書契》。按,用于書冊次弟字,故又加竹?!?
楚國第。――《左傳·哀公十六年》。釋文:“次第也?!?
然臣輩惜程藝天下第一。――宋·王儻《唐語林·雅量》
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又如:等第(名次等級);第次(等級;次第);第老的(排行最小的);第三本《詩經(jīng)》(指宋朱熹編注的《詩經(jīng)傳》);第六感覺(指眼、耳、鼻、舌、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