簞瓢不厭久沉倫,投著虛懷好主人。
榻上氍毹黃葉滿,清風(fēng)日日坐陽春。
此君少與契忘形,何獨(dú)相延厭客星。
苔滿西階人跡斷,百年相對眼青青。
簞瓢氣已壓膏粱,不傍朱門味更長。
細(xì)看高人忘寵辱,始知吾輩可憐傷。
巖扃勾漏新丹灶,香火匡廬古道常
剩欲與君堅(jiān)此約,他年八十鬢眉蒼。
簞瓢不失生涯在,詩酒何當(dāng)習(xí)氣除。
欲倩雕弧落新雁,足間尋覓子卿書。
簞瓢曾不飽顏回,何事新茶轉(zhuǎn)海來。
八餅尚懷經(jīng)幄賜,一苞聊對嶺云開。
分君要使?jié)矔?,待客?yīng)須罷酒罍。
自笑玉川空兩腋,清風(fēng)無夢到蓬萊。
簞瓢吾道在,此樂語人難。
遺卻形骸累,始知天地寬。
遠(yuǎn)山不辨樹,高屋易生寒。
數(shù)夜雪風(fēng)忽,編蘆壁未完。
簞瓢門柝不堪貧,奴婢甘心自屈身。
駟馬高車光郡國,看來等是乞墦人。
簞瓢虛道不堪憂,閉戶方從造物游。
安樂本因無事得,功名常忌有心求。
洗除仇怨忘蠻觸,收歛光芒靜斗牛。
兒報(bào)床頭春甕熟,人間萬事轉(zhuǎn)悠悠。
簞瓢久已甘顏巷,筆橐先曾侍漢廷。
杜視王侯等螻蟻,坡輕名利比蝸蠅。
更無薦鮪儀登俎,時(shí)有求羊炬入陵。
老矣終身作傖父,諸公努力佐中興。
簞瓢未改安貧性,鳧繹猶傳直道余。
不見失官愁戚戚,但聞高臥起徐徐。
居中舊厭軍容講,補(bǔ)外仍遭城旦書。
此去將身置何許,秋風(fēng)未免憶鱸魚。
漢字簞的釋義
簞
(形聲。從竹,單聲。本義: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
同本義[a bamboo utensil for holding cooked rice]
簞,笥也。從竹,單聲。――《說文》
簞,小筐也。――《漢律令》
苞苴簞笥。――《禮記·曲禮》
櫛實(shí)于簞。――《儀禮·士冠禮》
簞食與肉。――《左傳·宣公二年》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又如:簞笥(盛飯竹器);簞瓢(簞:食器;瓢:飲器。比喻家境貧寒,生活清苦)
盛物件的小筐 [small basket]
與之一簞珠,使問趙孟。――《左傳·哀公二十年》
簞食
[cooked rice in basket]∶裝在簞笥里的飯食
簞 dān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簞食壺漿】原指百姓用酒飯歡迎軍隊(duì)。現(xiàn)多形容正義之師受人民歡迎的情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