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盡柳成空,春去花如掃。窗外枝枝海石榴,特為幽人好。密葉過疏籬,薄艷明芳草。剪得花時卻倚闌,樓上人垂手。
絮香來醉夢中。夢回幽賞惜匆匆。只道南枝開未半。誰喚。等閑都逐晚云空。瀟灑小溪新雪后。唯有。蕭蕭霜葉臥殘紅。幾欲問花應有恨。休問。爭教不肯嫁春風。
絮飛絲墮滿春陰,嘆息流光節(jié)物深。
雞鞠自喧游俠地,鶯花空思長年心。
寂寥功業(yè)看孤劍,淡薄清懷寄素琴。
我亦新來有華發(fā),并須攜酒白頭吟。
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緊且深關。
顛風無賴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
不去掃清天北霧,只來卷起浪頭山。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
絮花弱。吹滿斜陽院落。秋千外,無數(shù)小舟,綠水溶溶帶城郭。流光漫暗覺。辜卻。鶯呼燕諾。歡游地,都在夢中,雙蝶翩翩度簾幕。憑誰問康樂。又粉過新梢,紅退殘萼。闌干休倚東風惡。憐瑟韻空在,鑒容偷改,青青洲渚遍杜若。故交半廖寞。漂泊。鎮(zhèn)如昨。念玉指頻彈,珠淚還閣。孤燈隱隱巫云保奈別遽無語,恨深誰托。明朝何處,夜?jié)u短,聽畫角。
絮帽曳絲云帶雨,瓊梳環(huán)髻水圍山。
江村五月黃梅過,十里人煙渺莽間。
絮風絲日颺新晴,望柳前川學大程。
浪不起花澄沼徹,云無留葉太虛清。
林間整屐聞鶯語,竹外搘筇數(shù)蟻行。
底事春愁都減盡,新來不似舊鐘情。
絮飛飄白雪,鲊[1]香荷葉風。
且向江頭作釣翁。
窮,男兒未濟中。
風波夢,一場幻化中。
絮盡花空碧漲當,幅巾藜杖度前林。
提壺有我煩三請,拚與長瓶臥綠陰。
絮花挼雪小橋寒,渾是蘇堤柳下看。
愁去不知春袖濕,晚風吹雨入闌干。
絮如柳陌三春雨,花落梨園一笛風。
百尺玉樓簾半卷,夜深人在水晶宮。
絮花飛起雪漫漫,長得宮娥帶笑看。
絮飛春減不成年,老境同乘下瀨船。
藍尾忽驚新火后,(白樂天《寒食》詩云:三杯藍尾酒,一碟膠牙餳。
)遨頭要及浣花前。
(成都太守自正月二日出游,謂之遨頭,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
)山西老將詩無敵,洛下書生語更妍。
共向北山尋二士,畫橈鼉鼓聒清眠。
絮帽蒙頭太白峰,忽然霹靂起虛空。
遁庵強出本心退,荼毒高遷好樣同。
南北云山十年夢,東西浙水一家風。
無邊福量如何說,龍象都歸禽縱中。
絮云初未前成衣,笑踏青莎橋上歸。
詩灑堪過春日永,鶯花卻恨海山希
竹間弄笛留人住,麥外游絲絆鳥飛。
滿院東風不收拾,山僧何事苦相違。
絮糅瓊霏浩滿空,平明騎馬入春風。
九重城闕寒光外,百萬人家喜氣中。
不學閉門徒自潔,且欣攜酒與君同。
柳梢花甲從今始,便好尋芳下苑東。
絮風花雨一春殘,未厭茲亭夜倚闌。
隱隱三山抱江月,清涼境界露松寒。
絮狂飛作團,梅小不多酸。
共惜余春好,更窮今日歡。
清流入花底,翠嶺出林端。
嫩筍玉縈著,新櫻珠照肋。
邀迎嘉客易,會合故人難。
寄語門前仆,驊騮任解鞍。
絮花如雪草如茵,寒食清明處處春。
惆悵錢塘門外路,今年人哭去年人。
絮被蒙頭曉日高,厭聞處處殺官曹。
古人言盡致御術,今日興言盜是招。
漢字絮的釋義
絮
(形聲。從糸,如聲。本義:粗絲綿)
同本義 [thick silk floss]
絮,敝綿也。――《說文》。按,好者為綿,惡者為絮。
絮三斤。――《漢書·高帝紀》。古無木綿,以絮納袷中,謂之裝褚,曰袍。
剖其中,干若敗絮。――明·劉基《賣柑者言》
敗絮其中。
又如:絮衣(綿衣);絮繒(絲帛之類的總稱)
經過彈制的棉花胎 [(cotton) wadding]
他們的嬰孩沒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茅盾《“戰(zhàn)時景氣”寵兒――寶雞》
又如:絮帛(棉絮與布帛);絮棉;絮縷(棉絮與絲縷。泛指微細之物)
像絮一樣輕柔、潔白的東西 [sth. Resembling co
絮xù
⒈粗絲棉,棉花的纖維:~衣。吐~。棉~。
⒉像絮的東西:蘆~。楊花飛~。
⒊在衣被等內面鋪絮:~被子。一夜~征袍。
⒋連續(xù)重復,令人厭煩:~語?!珶!叮ㄔ挾啵瑖Z叨)。
────────────────—
絮chù 1.調拌;調制。
────────────────—
絮nǜ 1.姓。漢有絮舜。見《漢書.張敞傳》。